付思雨 王翠娟 齊瑞強
(黃河交通學院 河南焦作 454950)
從經濟學分析我國優秀退役運動員的經濟補償①
付思雨 王翠娟 齊瑞強
(黃河交通學院 河南焦作 454950)
運動員報酬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國家對優秀退役運動員進行的經濟性補償。該文通過從經濟學角度對我國優秀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進行分析,就是為了探討市場經濟體制下優秀退役運動員安置的一般規律,了解優秀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的內涵及其本質。對我國優秀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解決對策。
優秀運動員 退役 經濟補償 經濟學分析
我國關于運動員退役問題的相關研究起步相對來說較晚,其研究多數是從運動員退役的原因、意識、心理表現,運動員退役政策與措施的研究,有的是理論研究,有的是實證研究。以上研究成果對優秀退役運動員的安置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優秀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的理論研究相對較少。例如,周慶生認為應該建立一些安置基金, 將“分配安置” 用“貨幣安置”來代替,開通多種分流渠道,建立就業培訓制度,優秀退役運動員通過市場進行自主擇業。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1]。聞又文從管理學、社會學、社會保障等理論對我國優秀運動員安置貨幣補償辦法的必然性、目標性的基本原則、經費來源、標準以及補償的具體實施進行了分析研究[2]。但這方面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但局限于這些補償大都是條條框框的各種規定和辦法,理論研究深度有待提高,對優秀退役運動員的經濟補償的深度研究仍然處于探索階段。
1.1 優秀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的內涵
優秀運動員是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正式進入國家或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優秀運動隊參加運動訓練和競賽,享受國家體育津貼、獎金制的在役運動員“即國家隊和各省區市體工隊(運動技術學院)正式在編的運動員”[3]。
運動員退役經濟補償是指國家依據一定的法律和規定,在運動員退役時,為了加強優秀隊伍的建設,拓寬優秀退役運動員的就業渠道,建立運動員培養的良性運行機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經濟補償辦法》制定的辦法。自主擇業退役運動員是指由于身體、技術、年齡等諸多原因,已經不能夠繼續從事專項訓練,經批準或者解除聘用合同,退出運動現役,并且不參加組織計劃安置、未受到開除或者刑事處分的退役運動員,自行選擇工作去向的運動員。對那些自主選擇就業的退役運動員除了按照國家規定的補償以外,進行一次性的經濟補償。運齡的計算辦法按國家相關規定計算。
1.2 優秀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的本質
對補償的經濟學解釋是受害者恢復到與其受損害前本應享有的相同的效用曲線或利潤曲線。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及人事部等聯合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中“安置”實質就是“補償”,但是由于我國現在受經濟體制的影響,之前對這些優秀的退役運動員的補償方式是以“崗位補償”為主的。但是在現在的這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顯然這種補償的方式與其現有的矛盾越來越突出,計劃安置難上加難,這就對補償的方式需要盡快的改革,要向以“經濟補償”為主轉變。其本質上也就是將他們的勞動以勞動力價格的形式進行轉換,是運動員工資的延伸和補充。
1.3 對優秀退役運動員經濟補償的必要性
經濟補償主要就是指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后,用人單位依法進行一次性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上的補助。優秀退役運動員的經濟補償可以從勞動貢獻補償分析,勞動貢獻補償也就是說對優秀運動員為國家體育事業建設發展做出的貢獻給予的物質補償,是對運動員勞動成果的肯定,因此補償的金額應與其基礎安置、運齡和獲得成績獎勵等掛鉤。
2.1 經濟補償標準偏低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運動員的待遇比以前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運動員退役后的補償并不能滿足運動員在退役后的安家、再就業、醫療等生活需要。退役后需要面臨各種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等,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他們的經濟補償標準相對更低。
2.2 經濟補償項目補償不合理
退役運動員進行自主選擇就業的,政府可以進行一次性經濟補償費、發放到位。補償費費用要根據其參加運動隊的年限、在役期間取得的成績和本人退役前的工資待遇等諸多因素,由當地的人事部門、財政以及體育行政部門結合該地區的實際情況研究最終確定方案,進行一次性補償。基礎安置費主要退役運動員的基本安家費以及職業技能學習培訓費等。運動年齡補償主要是對退役運動員在訓期間挑戰生理極限而帶來的身體傷害的一種補償。成績獎勵就是對退役運動員所取得一系列成績給予一定的獎勵,以鼓勵運動員多出成績,多作貢獻。
2.3 運動員人力資本構成的特殊性
人力資本是指能夠帶來現期和未來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識、技能和體能的投入存量。何世權認為,人力資本應該包括三個環節:人力資本形成、人力資本自身和人力資本的效果。運動員人力資本是指在整個運動生涯和全部生活區間上能夠帶來現期和未來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識、技能和體能的投入存量[4]。運動員的運動生命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的知識也相對單一,也就是說運動員在一定的時間里只能掌握專業性的知識。而如今社會對人的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迫使運動員只能在一個專業領域有所發展。對于體育普及性較差的運動項目,當前的經濟補償政策應當照顧到這類退役運動員。
2.4 經濟補償辦法未能以法律形式確立
從《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運動員就業安置工作的意見》的具體內容看,一些問題都只是作了原則性規定,相對來說不夠具體、明確,使用了“相應、酌情、盡可能”等彈性較大的詞匯,并沒有對一些內容做出進一步的具體解釋。這就可能造成理解上存在偏差,具體操作起來較難,所以其保障功能也相對較差。另外,有資料顯示,相當一部分優秀退役運動員不了解相關文件內容,更加不知道具體的補償辦法。因此,國家應該以法律的形式對其管制,各個條款具體、明確,做到公平公正等。
3.1 提高經濟補償額度
受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這種安置方式與現在的經濟發展不相適應,而經濟補償的標準是優秀退役運動員安置方式的核心,優秀退役運動員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培訓等實行職業轉換,因此應適當加大對優秀退役運動員的補償額度。
3.2 完善經濟補償結構
對于政府安置的優秀退役運動員的經濟補償結構主要是基本補償、運齡補償及成績獎勵,這些主要用于緩解將優秀退役運動員安置到地方套改地方工資標準而降低收入水平的矛盾。但是由于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在各方面的條件明顯不同,體育總局可以分別對全國的地理經濟進行深入的研究,包括物質消耗、精神、生理壓力等方面的差異,進一步細化地區范圍,分別制定出不同等級的優秀退役運動員的安置補助費用,使得安置補助費標準制度更加科學合理。在此基礎上還應增加傷病補償、醫療等。
3.3 擴大經濟補償范圍
經濟補償方式為國家和政府減輕了很大的壓力,很多省份已經頒布實施了自主擇業安置的具體辦法,并且一些發達省份也已增加經濟補償的額度。對于一些不能成功二次就業的優秀退役運動員,體育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廣泛宣傳自主擇業,盡最大可能地降低政府安置人數。首先要提高優秀退役運動員自主擇業的待遇,縮小與當地其他職工平均收入的差距。其次政府可以從政策上協調好兩者的比例,必須限制政府計劃安置人員的范圍,逐步實現取消政府安置方式。對于一些由于身體原因不能進行自主擇業或者確實有困難的優秀退役運動員,地方政府需給予安排工作和職務。其經費來源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不足者也可以通過社會捐助,體育彩票公積金等建立一個多元化的籌集安置資金的渠道。
[1]周慶生.從無情退役到有情安置:對退役運動員的人文關懷[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9-11.
[2]聞又文.優秀運動員退役安置貨幣補償實施辦法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6):72-74.
[3]劉崢.我國退役運動員安置制度變遷研究[D].西南大學,2008.
[4]何世權.論我國運動員人力資本的形成和特征[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8):1016-1020.
G80-05
A
2095-2813(2017)06(a)-023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6.239
付思雨(1989,10—),女,漢,河南鄭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