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東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建筑施工項目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態勢,在這個過程中,建筑施工造價因為不同因素形成一定差異在所難免,但是相關的審計工作必須進行有效落實,論文結合實際情況對建筑施工中工程造價審計的重要性及相關問題進行簡析。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show a "blowout"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this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different factors, but the relevant audit work must be effectivly implemente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on cost audit and related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關鍵詞】建筑施工;工程造價;審計
【Key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audit
【中圖分類號】TU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11-0043-02
1 建筑施工中工程造價審計的內容及作用
在建筑施工項目中,按照預算來執行具體的工程施工是比較常見的,但是其預算造價是否合理就需要通過工程造價審計來確定。按定額計算規則和圖紙計算出來的實實在在的工程量是工程造價審計人員對量的基礎,先要把量算對算準,這需要工程造價審計人員準確理解定額的計算規則和定額解釋。其次就是在核對好的工程量上組價,這包括定額的套用和材料價格的把握。定額的套用需要經驗的累積:考慮自身所在立場對定額子目進行選用,定額子目包含的工序、定額組價的單價與市場單價的對應關系,材料價格就是信息價和市場詢價了。
對于大多數建筑施工項目來說,先要明確成本確認方式,建筑施工項目是屬于自建還是外包?實際發生還是完工百分比?若成本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歷史復雜,土地成本、拆遷成本高;有可能融資成本高;也有可能企業把該費用化的都扔進成本了;有可能虛增成本……建筑工程造價審計第一步,先要有個成本明細,然后才能逐一分析各項成本的合理性;要能根據工程部分合同臺賬,了解大致成本歸屬。
2 建筑施工中工程造價審計面臨的問題
對于不屬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外行人來說,往往將建筑施工工程造價審計與單純的財務審計工作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一種不恰當的理解,因為建筑施工過程中,工程造價審計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對于工程造價本身而言是極為關鍵和重要的。而與之明顯相反的是,有些業內人士在極為精通工程造價程序與內容的同時,擅自變更建筑施工造價信息,給正常的審計工作帶來了諸多的障礙[1]。
其一,企業業主單位抵觸建筑施工項目工程造價審計工作。按照會計的相關規定,在建工程在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一年后應轉入固定資產,實際操作中如果竣工驗收、決算及審計未及時進行,會計上會先做一個預轉固的處理。轉固涉及到幾方面的問題:首先,項目的竣工驗收、竣工決算審計的時間要求;其次,組織轉固的牽頭部門,在建工程一般會有項目組,項目經理,但是這個轉固的工作到底由誰負責并不明確,如果上級領導未指派具體負責人,會出現相互推諉的情況;最后,調控利潤,即在建工程借款利息資本化、相關費用資本化及折舊問題。
其二,其它開始列支在在建工程預算中現象較為突出。在建工程直接將存貨成本轉入了在建工程成本。首先,商品不進營收,企業不會因此再交稅,就有動力去增加固定資產。其次,避免了在建工程和固定資產價值虛高,在以后進行折舊時折舊費用不會虛高,避免人為影響利潤[2]。正常經營的公司,按現行的準則,就是資產減值損失了,做管理費用執行的是老準則。這里就有個費用化還是資本化的問題,費用化就入當期,還是減值損失,資本化就進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沒有資產減值損失這樣的二級科目,所以入在建工程的管理費用也沒錯,管理費用再設三級科目沒有硬性要求,單列資產損失也可,金額不大進其他也行。那問題是費用化還是資本化呢?這里還是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做個判斷,一般來說,企業發生這類壞賬不是建設期正常的損耗,而在建工程是有項目預算的,在建工程下設的管理費用開支范圍也有明確規定,把非正常的損失列入在建工程并不合適,有隱藏損失的嫌疑。
3 建筑施工中工程造價審計的糾偏措施
梳理建筑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其實不難發現,從表面上來看,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客觀因素造成的造價存在所謂的“虛高”現象,屬于干擾性因素造成的,但是在本質上來說,建筑施工中工程造價審計工作之所以難以有效開展,與相關責任人沒有將建筑施工工程造價審計上升到意識形態的高度進行重視有直接的關系[3]。他們認為提高建筑施工工程造價能夠合理規避一些所謂“非正常開銷”,其實這已經是一種嚴重的違規甚至是違法行為。基于此,必須引起相關負責人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需要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一是,明確建筑施工中工程造價審計的“責任審計”原則。對于建筑施工項目開展一系列的審計工作,工程造價審計是首當其沖的,這是因為所有的開支都與建筑施工項目的預算造價有直接的關聯,這也是大多數人都將其視為財務審計的原因。但是在現代化的建筑施工造價審計工作中,已經完全脫離了單純的財務審計,向效益審計轉型,這之間就形成了一個責任關系,項目經理和監理工作人員是這個責任審計中的關鍵性人物,而規劃設計人員,尤其是造價師則是建筑施工審計中的核心人物。如果客觀環境允許,且完全有必要的話,可以采取跟蹤審計的方式來完成相關的工程造價審計工作[4]。所謂跟蹤審計,在某些情況下是隸屬于第三方,建設方和出資方不同時,出資方委托造價咨詢機構對項目進行跟蹤審計。比如某政府辦公樓需要施工,建委負責找第三方機構進行招標,審計局負責對資金的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審計,最后國家審計局還要對一批項目進行抽檢。工程竣工造價結算審核是工程造價整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是合理確定工程造價實現對工程造價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工程竣工造價結算審核階段,審核人員一定要認真做好工程竣工造價結算審核的工作。目前的工程審計主要有跟蹤審計和竣工決算審計。跟蹤審計是在施工過程中的審計,戰線比較長,適用于大型工程和隱蔽工程比較多的工程。竣工決算審計是現在工程審計中比較常見的審計方式,工程進行竣工驗收之后開始審計,通過投標的商務標,提供的決算,圖紙,還有現場勘察來進行審計。對合同內工程量清單中的工程量和施工過程中工程變更的量進行核實。
二是,規范和完善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相關體系。之所以有人明知道建筑施工項目中需要開展工程造價審計,但是仍然故意在其中動手腳,甚至是明目張膽地采取一些所謂的變通措施來增加造價和預算,主要是因為審計工作的相關體系,特別是一些流程上仍然不規范所致。基于此,就必須采取相關措施來彌補。首先,審計最基本的要處理好三方關系,被審計方,委托方,審計報告的閱讀對象。對于建筑工程造價外部審計而言,被審計方,是業主單位,委托方一般是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是其它第三方機構,閱讀對象一般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內部審計的話被審計方是預算造價人員,委托方也是管理層,閱讀對象則一般是管理層。審計報告并不對外公布。側重點也不同,外部審計主要集中在財務報告的審計(也會涉及內控,但并非重點),而內部審計側重于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只有完全理順三方關系,才能從根本上完善建筑工程造價審計的相關具體工作。
4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工程造價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僅關系到建筑工程項目的支出,而且還對區域性范圍內的建筑工程行業規范起到敦促作用,因此相關單位和部門要秉承積極的態度密切配合相關人員的工作,引導建筑工程造價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顧華軍. 新時期建筑工程造價的審計造價方向[J].綠色環保建材, 2016(01)10:11.
【2】鄒向向.淺析建筑工程造價審計的方法[J].江西建材,2015(23)26:28.
【3】劉彥.建筑工程造價審計方法探討[J].山西建筑,2015(09):109.
【4】楊倫振.建筑工程造價審計方法的探討[J].科技風,2013(09):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