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
[摘要]本文對于財務風險及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建議。
[關鍵詞]百貨公司;財務風險
一、財務風險及形成原因
(一)外部因素
在宏觀社會中,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是導致財務風險發生的一部分原因。自然環境因素影響包括自然災害的發生,如地震、洪水、債務人的死亡導致款項無法收回。社會因素包括國家政策變化、政治、法律、市場的搖擺性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企業的利潤,嚴重的可能會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
(二)內部因素
就如今而言,相信很多企業還在實行經驗決策談,這是很不恰當的做法,市場時時刻刻都在變化,自身的經驗只能是輔助決策,并不能作為決策的依據,否則無法適應多元化的社會。企業無法償還債務或者預期收益下降甚至無法收回是大部分公司陷入經營危機的常見現象,因此做好科學決策是每個企業都迫在眉睫的問題:大多數公司都會面臨負債經營,負債經營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在籌資過程中負債償息換來企業發展的機會,面臨的危機不僅是企業未來有無能力償還,還有負債經營帶來的壓力,如果經營失敗,企業將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一種客觀的意識,財務人員風險意識淡薄和應對風險能力不足容易導致風險發生。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對資金的分配不科學,使企業應對財務風險能力較弱。資產、負債、權益的結構不當也是財務風險形成的潛在因素。
二、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
(一)存貨積壓過多
存貨變現能力雖穩定但是情況并不明朗,存貨積壓過多會導致公司的現金流周轉不靈,特別是針對百貨商業這一塊,如果貨物賣不出去這將是致命的打擊,如何使存貨不呈現積壓狀況,公司管理需要積極尋求措施改善這一情況。
(二)短期借款增加
短期借款的增加導致應付利息的增加,但是凈利潤卻與之相反較上一年都在減少,說明公司舉債經營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短期借款增加導致公司負債增加,盈利反而不好,負債經營帶來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公司可能面臨財務風險,至于重組之后帶來的具體收益還要看后續影響。
(三)各種社會因素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再加上網絡電商沖擊,實體零售業壓力倍增。就2015年來說,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顯示,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一年度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百家重點大型百貨企業零售同比下降0.1%,增速相比上一年回落0.5個百分點,是自2012年來增速連續四年下降。業內的情況下滑當然也包括茂業商業。另外就是電商對實體百貨店的沖擊,部分企業都紛紛探索轉型。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4年網絡購物市場規模已達2.79萬億元,網絡滲透率達56%,同比上年增長0.2%,可以預測網絡滲透率趨于飽和,網絡購物趨勢會放緩。雖然電商對傳統零售業的沖擊猛烈,但是近年網絡購物的放緩也會給實體零售業喘息的機會。公司需要抓住這個機會,對公司現狀進行改革,如何在電商沖擊下轉型,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迎合現代發展潮流,讓公司能在這種環境里奮勇向前,甚至大放異彩。
三、解決財務風險問題的建議
(一)增加銷售業績
公司一定要想辦法提高銷售業績,比如培養銷售人員及服務人員的素質,做到微笑服務,雖然百貨行業的消費人群大多數是零散個體,不同于其他銷售行業,但服務質量依然很重要,現如今居民生活基本都趨于品質化,如何能讓顧客變成回頭客是很重要的問題。另外超市物品區的擺放設置要簡潔明了,各種指示牌都不能少,針對嬰幼兒可以專門開設兒童游樂專區,有些家長購物時不方便帶著孩子的可以交由游樂專區的工作人員幫忙照管,所以關于游樂專區的工作人員素質必須經過層層篩選,不能馬虎,在兒童的問題上如果出了事就得不償失。
(二)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公司要合理配置資金管理,如果持有資金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與閑置,增加機會成本:如果持有資金過少,可能會使公司面臨經營危機。公司持有資金可以往各方面發展,不一定要全部專注百貨行業,也可以進行二級市場融資。另外要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就要保證資金的流動性,比如說壓縮庫存商品,提高存貨周轉率。嚴格把關應收賬款的回收,避免壞賬損失。盡量降低各項成本費用的支出,壓縮三項費用的支出達到資金利用效率的提高目的。
(三)培養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公司內部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也很重要,能不能預測到公司的潛在財務風險就是看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高低。財務人員的自身素養非常重要,一個高素質的財務人員對公司帶來的利益是巨大的。針對財務人員,公司可以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觀,提高他們的風險預警能力。另外,公司可以建立獎金激勵制讓財務人員能夠自主學習提升自我,使公司能夠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整體趨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