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妍+吳艷梅
摘 要 新聞記者是社會的守望者,是時代的瞭望者,本文就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展開討論,認為當前社會現實條件下,新聞記者的職業屬性包括3個內容,分別是:正義的守望者、信息的傳播者和時代的記錄者。本文提出,著眼于記者的職業屬性,但當前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應該包括以下3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采訪能力、創作能力和辨析能力。基于以上論述,本文認為,新聞記者肩負的社會責任包括以下3個方面,分別是堅持傳播客觀真實的新聞信息、堅守普適通用的社會價值、堅信公理和公平正義。本文意在通過有益的探索和討論,為同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聞記者;素養;社會責任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98-0025-02
1 當今社會新聞記者的職業屬性
1.1 正義的守望者
記者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是一個社會發展進程中反省的力量。在當今社會條件下,新聞記者所扮演的角色更為復雜,但是從宏觀上來看,記者作為一個國家和一個社會的信息傳播者,充當著向社會傳遞信息的重要職責,而傳遞信息的屬性,決定了記者在日常工作的過程當中,能夠對善意大加頌揚,也能夠對丑惡大加鞭笞。這樣的現實基礎給了新聞記者守望公平正義的前提條件,也讓記者成為一個社會反省的力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力量。隨著媒體商業化運營時代的到來,當今時代,有越來越多的新聞單位開始朝著商業化的路徑轉型。盡管如此,新聞記者的職業屬性沒有變,新聞媒體本身信息傳播的方式的本質也沒有變,這兩個前提條件決定了新聞記者依舊是這個社會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1.2 信息的傳播者
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新聞記者同時還是信息的傳播者。新聞記者作為信息傳播者,是記者這個行業的本質屬性。就一個記者來說,他的日常工作就是作為信息的搬運工,將那些受眾應該知道、受眾需要知道的信息形成新聞作品傳遞給受眾。作為信息傳播者的新聞工作者身上肩負著非常沉重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新聞記者傳遞信息的真實與否,決定了社會整體接受信息的真實與否,這對于一個社會能否持續穩定運行、能否持續和諧,都將產生深刻的影響。
1.3 時代的記錄者
記者是時代的記錄者。正如中國青年報所提到的那樣,新聞是歷史的底稿。從新聞行業的歷史沿革上來看,新聞行業快速發展的進程當中,對我們整個社會的發展進行了大量的記錄。這種記錄實際上是社會發展進程的一個集中的反映,在此以前,沒有任何一個行業能夠像新聞行業這樣,全面真實深刻的記錄和反映一個時代的發展和變遷。
2 著眼于記者的職業屬性,當前新聞記者職業素養的主要內容
2.1 采訪能力
著眼于新聞記者的職業屬性,當前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的第一個內容,就是記者需要具備采訪的能力。采訪的能力,實際上是描述一個記者在日常工作的過程當中獲取信息的能力。但是從記者的工作實踐上來看,我們談到記者獲取信息,并不僅僅簡單的要求記者在一問一答的過程當中獲得信息內容,還需要記者能夠調動起全身的感官因素,通過觀察、思考、查閱資料,以及與新聞當事人進行對話等等方式,來獲得真實有效的新聞信息。因此,獲取信息的能力實際上對記者的要求是全方位的,是綜合性的。其一方面需要記者能夠具備與他人進行順暢溝通的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求記者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通過查閱資料來獲得更多更有效、更客觀的信息。而這些從書本上和資料上獲得的信息,往往是新聞工作者在所創作的新聞作品趣味和底蘊的來源。
2.2 創作能力
新聞記者所應該具備的第二個素養,就是他需要具有創作的能力。創作的能力實際上就是整合資料的能力。新聞呈現的過程,是對現實素材的一個加工和重組的過程。任何一個新聞都不是對事件本身的平鋪直敘,而是要通過新聞信息的整合和排列,向讀者傳達觀點、意念或者一個態度。因此,記者本身就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作能力。
2.3 辨析能力
辨析能力是新聞記者所需要具備的第三個素養。我們處在一個情況復雜,觀點多樣,訴求多元的社會當中,不同現實情況的社會主體,他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的利益訴求是不同的。這會導致一旦出現某些新聞事件,不同的利益主體會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給新聞記者提供種種真假難辨的信息,而作為新聞記者,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是他們所必須要堅持的。而為了完成這樣的任務,就需要記者本身需要具有一定的邏輯辨析能力,要對已有的海量的信息進行去偽存真,目的是給受眾提供更優質的新聞信息。
3 新聞記者肩負的社會責任
3.1 堅持傳播客觀真實的新聞信息
新聞記者肩負的第一個社會責任就是新聞記者需要堅持傳播客觀真實的信息。信息社會當中,信息的流通和信息本身,在社會發展和社會運轉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而作為信息傳播的使者,新聞記者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也越來越重大。堅持傳播客觀真實的新聞信息,實際上是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一個良性發展的社會,需要每一個人去共同維護它,而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和橋梁,就是真實信息的交互。而這種交互應該是基于真實性的。從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現實狀況上來看,我國現在仍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相關體制還處于建設和完善當中。而經濟社會的平穩運行,實際上是需要商家和企業都能夠秉持誠信的原則的,在誠信的規矩并不能夠深入踐行的當下,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是缺乏法律保護的。缺乏立法的環境,需要新聞記者秉持著嚴格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理念,堅持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聲音,用輿論來引導社會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3.2 堅守普適通用的社會價值
上面提到了,所有的新聞,實際上都是基于一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進行創作的。完全意義上的客觀是不存在的。因為新聞就是記者通過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已有的材料進行加工,并且輸出的。因此,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創作的過程當中所肩負的第二個社會責任,就是他必須要堅守普世通用的社會價值。因為新聞記者的這個職業,它實際上是一個社會的守望者和瞭望者,它所起到的作用是要彌合社會矛盾,為社會的良性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因此,新聞記者在進行新聞創作核心操作的過程當中,絕不可以標新立異,而是要本著社會普通適用的原則,向社會提供合理合法,符合普世價值觀的信息。
3.3 堅信公理和公平正義
新聞記者的第三個社會責任體現在新聞記者需要再進行新操作的過程當中,堅持公理和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光輝。新聞記者就是這樣一群站在陽光之下,為整個社會伸張正義的人。作為社會信息的傳遞者和社會公理的守望者,新聞記者在進行職業操作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種種誘惑,而獲取不當利益的途徑就是要出賣公共利益,利用公共傳播平臺,為一些私人牟利。但是基于記者工作的社會公共屬性的角度而言,新聞記者不應該為了個人或者一部分群體的私利而放棄對于公平正義的守護和守望,堅持公理和公平正義是記者需要堅守的社會責任。也是一個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必備前提和基礎。
4 結論
分析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有利于幫助新聞記者本身正確的認識自己的職業,并且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有自己明確的規劃,這無論對于新的記者本身的發展,還是新的行業的長遠發展而言,都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李培光.新聞傳播發展趨勢預估[J].南昌理工大學學報,2013(8):45-46.
[2]趙中照.新形勢下新聞傳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新聞學苑,2013(5):78-79.
[3]謝家成.基層新聞采編事業[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3):15-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