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慧
[摘要]“十三五”規劃中將農業作為重點領域進行發展,要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強化現代農業發展的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然而現代農業的發展卻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初創期的農業企業。這就需要政府設立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來解決現代農業融資中的“市場失靈問題”。文章首先分析現代農業發展中的融資困境,在此基礎上分析設立現代農業引導基金的必要性。
[關鍵詞]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市場失靈
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還是會受到資金問題的限制,投資于農業的風險投資資金與投資于其他行業的資金量相比明顯不足。而且即使有投資,大多數資金也都集中于成熟期的農業企業,因此農業風險投資存在一定的“市場失靈”。這時就需要建立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引導社會資金的投入來消除“市場失靈”的問題,同時利用商業化的運營模式提高收益。
一、我國現代農業發展中的融資困境
(一)信貸結構存在缺陷
首先,貸款投放量不足,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的資金需求。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科研技術的研發與農業機械設備的制造,以及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但卻未得到與之發展相匹配的貸款數額,金融機構還是以發放化肥、種子貸款為主,資金配置出現缺口。
其次,農業貸款大多數發放給了農戶,而農業企業得到的貸款相對較少。真正需要資金的農業企業并未得到支持,貸款效率低下。
除此以外,貸款的期限結構也與農戶的實際需求不匹配。農信社等金融機構雖然開辦了抵押貸款業務,但其抵押率較低,而且期限較短。這不光無法滿足農戶及企業的資金需求,而且也沒考慮到農業生產周期長的特點。
(二)財政支農效率低下
農業的生產周期長、受環境影響大、投資風險高,先天具有弱質性使得農業的發展必須要依賴財政資金的支持。現代農業的發展更是離不開財政資金的支持。然而我國的財政支農資金依然存在一定缺口,結構不合理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國財政支農資金的績效較低。在發展現代農業的背景下,財政支農資金的績效亟待改善。
(三)農業風險投資存在“市場失靈”
2015年,中國創業風險投資年度投資金額主要集中在通信設備、其他行業、軟件產業、金融保險業、新材料工業,這五個行業集中了47.9%的資金投資。中國創業風險投資年度投農業產業風險投資占我國全部風險投資的比重呈現逐年遞減趨勢,主要表現在投資金額和項目數量上。2013年我國創業風險投資產業投資項目在農林牧副漁的投資額百分比為63%,而2015年卻為1.9%。
除了投資比重下降,風險投資對農業項目的投資階段大多也都集中于擴張期和成熟期。
2015年我國風險投資投資于擴張期的投資金額占比為42.74%,成熟期投資額為23.95%,相比之下投資于種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資金額占比為33.32%。
透過數據可以看出,農業方面風險投資的資本投入不足,而且投資階段較為集中,處于種子期和起步期的農業企業不能得到足夠的資金規模發展壯大,反之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潛能,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市場在資金配置方面的“失靈”,這時就需要政府出面,讓處于初創期的農業企業得以發展。
二、建立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的必要性
(一)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可以滿足創業早期農業企業和農業相關高新技術企業的資金需求
農業生產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生產周期長、投資回報期長以及風險較大。同時,在我國農業從傳統經營方式向現代農業轉型過程中,需要培養各種市場要素,同時也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因此,農業領域內的資金需求規模也是巨大的。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能夠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作用,引導社會資金進入創投領域,從而克服了財政支農資金不足,以及初創企業貸不到款的窘境。
(二)矯正市場失靈和防范政府失靈
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不以營利為目的,但運作過程中堅持政策性原則,將社會資金引導到有資金需求而又市場缺位的農業創業企業中去,不參與充分競爭的市場領域,不與市場爭利,從而矯正風險投資市場失靈,同時也避免了政府對民間資本的“擠出效應”。
雖然現代農業引導基金是具有政策性的公共財政資金,但基金在運作過程中,投資程序完全按照商業化原則進行。因此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雖為政府引導,但并不是政府主導。它市場化的運作不但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而且還提高了投資收益,有效的防范了政府主導產生的政府失靈。
(三)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可以促進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
為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必須建設和完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強化農業物質裝備和技術支撐。現代農業創投引導基金的政策性便會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政府號召的領域,使得農業科技企業具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科學研究與開發。其次,負責引導基金運營的商業性創投企業為了提高投資的成功率,會派出專業的投資家對項目的技術、市場需求、風險收益等等進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專業性的意見,保證項目的技術符合市場需求。另外,由于資本的逐利性,引導基金的市場化運作為了追求收益,會充分的挖掘具有商業價值及產業化潛力的農業科技成果,將其轉變為現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