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翊薇
[摘要]本文對國內外費用粘性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旨在提出未來費用粘性的研究方向。
[關鍵詞]費用粘性;研究成功;未來展望
一、費用粘性概念
費用粘性,屬管理會計范疇。在傳統成本分析中,無論業務量如何變動,成本隨業務量變動呈現出對稱性。而費用粘性則是一種異常的成本變動,它指的是業務量增加時費用的增加量大于業務量等額減少時費用的減少量。也就是說,當費用隨業務量變動不呈現對稱性,是一種異常的費用變動。
二、費用粘性存在性
(一)國外對費用粘性存在性的研究
Banker et al.(1993)以美國航空業公司為樣本研究發現,費用的增減幅度與收入變化存在不對稱性,認為其增減變動與收入的變動方向有關,并第一次對費用與業務量之間線性關系的傳統觀點提出了質疑。Noreen和Soderstron(1997)研究發現實際的成本變化與傳統成本函數模型不符,成本變化幅度與業務量的變化方向有關。在認定費用表現出粘性特征的基礎上,他們提出管理層不同的調整手段可能會導致費用與業務量之間的非對稱與非線性關系。Anderson et al.(2003)以1979-1998年7629個美國上市公司共64663個樣本數據為研究對象,對營業收入的變化引起企業三大費用的變化進行理論分析和實證檢驗,研究發現,當營業收入每增加1%,三大費用增加0.55%:而當營業收入每減少1%,企業三大費用僅減少0.35%,充分揭示了美國上市公司業務量在不同方向等額變化時,費用不呈對稱性變化,且費用向上波動的幅度明顯高于其向下波動的幅度,由此,Anderson借用經濟學中“粘性”的概念,首次提出了“費用粘性”這一名稱。
(二)國內對費用粘性存在性的研究
國內對費用粘性的研究起步稍晚。孫錚、劉浩(2004)在總結了國外學者的研究后,首次提出了我國上市公司銷管費用在整體上也呈現費用粘性行為。他們選取了我國292家上市公司1994-2001年的數據進行實證研究,發現當收入增長1%,銷管費用之和增長0.5597%,而當收入下降1%,銷管費用僅下降了0.0578%,營業收入增加時費用增長的比例是營業收入下降時費用下降的9.68倍,證實了我國上市公司中費用粘性的存在性,且我國上市公司費用粘性程度比美國上市公司更嚴重。
三、費用粘性影響因素的后續研究
(一)國外對費用粘性影響因素的研究
繼Anderson(2003)之后,許多學者也對費用粘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Subramanian and Weidenmier(2003)在對費用粘性研究時選用了行業變量,研究不同行業中費用粘性的差異性,通過研究發現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和商品流通業這四個行業的費用粘性存在差異性,其中制造業費用粘性程度最大,金融和服務業粘性程度居中,商品流通業費用粘性程度最小。Kenneth Calleiia(2006)考察了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四個國家的費用粘性情況。研究發現,四個國家的總樣本具有粘性特征。在各個國家的分樣本檢驗中,發現法國和德國公司的費用粘性程度比英國和美國的公司要大,作者認為可能是由各國公司治理模式及法律制度環境的差異造成的。
(二)國內對費用粘性影響因素的研究
從外部環境和公司屬性來看,我國學者從時間、宏觀經濟、資本密集度、行業、產權性質等進行了研究。孫錚、劉浩(2004)在證實我國上市公司中費用粘性普遍存在的基礎上,發現費用粘性確實在以后期間出現反轉。在時間長度拉長的情況下,費用粘性明顯下降,這說明中國上市公司經營管理還有一定效率,但效率不高。在這篇文章中,他們加入了“宏觀經濟變量”和“資本密集型”兩個變量,發現這兩個變量對費用粘性的增強效果不明顯。劉武(2006)發現不同行業公司的費用粘性程度不同。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業的費用粘性程度最高,而房地產等行業的費用粘性相對較弱或不存在。孔玉生(2007)發現,隨著時間范圍越長,費用粘性水平越小,即反轉性。并且費用粘性程度與業務量變動幅度有關,隨著收入大幅度下降,成本粘性變小,即反向性。王明虎、席彥群(2011)從控股股東產權性質的角度,考察了費用粘性的程度,發現國有產權控股股東比非國有產權控股股東更容易導致上市公司費用粘性。除產權性質外,控股比例也會對費用粘性有一定影響,第一大股東控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費用粘性程度越低。
從公司內部治理環境來看,國內學者也從公司治理變量和自由現金流量兩個方面進行了考察。劉武(2007)以1999-2005年的上市公司財務數據與公司治理結構數據,得出了上市公司董事會規模、外部獨立董事比例、少數大股東聯盟、股權制衡度等公司治理變量有利于抑制費用粘性,改善公司費用治理的結論。王明虎、席彥群(2011)探討了自有現金流于費用粘性的關系,發現自由現金流是產生費用粘性的前提條件。營業收入增加時,自由現金流量與費用粘性正相關;營業收入減少時,自由現金流量與費用粘性負相關。
從公司資本結構的角度來看,于瑞鵬(2012)認為負債能夠降低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從而抑制費用粘性,企業負債比例越高,費用粘性的程度就越低,且流動負債比長期負債能夠對費用粘性產生更強的抑制作用。
從外部審計視角,羅宏(2015)發現高質量的外部審計有助于緩解企業的代理沖突,從而降低管理層機會主義引發的費用粘性。同時由于產權性質不同,外部審計降低費用粘性的效果也不同,國有企業相較于費用非國有企業,費用粘性較大,因此,外部審計降低費用粘性的效果更顯著。
四、未來展望
我國在該領域研究起步晚,且研究主要集中于存在性和影響因素方面,對于費用粘性的經濟后果的研究較少。我國關于費用粘性的文章實證數據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對于中小企業的研究較少。中小企業在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國民經濟的穩健發展。在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下,制度背景不同于歐美等西方國家,將中國特色的體制與費用粘性相結合,更加適合中國國情,使研究更有意義,將是未來研究的一個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