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椿
[摘要]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經濟管理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本文對影響企業經濟發展的常見因素進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經濟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企業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對策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既能夠清晰的體現企業管理思想和主旨,還能有效的維護企業的核心利益,并能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企業經濟管理體系能夠幫助企業科學化系統化的對企業生產、經營、質量、財務和銷售等環節進行統籌安排。并加強企業資源的集中管理和有效利用,讓企業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的同時,促進企業穩定發展。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經濟管理受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經濟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此要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從多方面著手,提高企業的經濟工作的規范化程度,使得企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的發展。
一、影響企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分析
(一)企業經濟管理組織較為落后
企業經濟管理組織是企業創造經營效益的重要因素,經濟管理組織的落后,將直接導致企業經濟效益滑落。從實際來看,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的落后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在管理的組織模式上,表現出過于單一的情形。當前,一些企業的管理組織中,對瞬息變化的經濟市場缺乏正確的認識,以至于企業的發展方向不明確、前景不明朗。第二,企業內部管理體系不完善,存在體系縱橫交錯的現實問題,這樣一來,企業的領導決策存在模糊性,并出現信息流通不順暢等問題。第三,企業管理幅度呈現偏寬的特點,一些企業領導者自身對管理不精通,而身居管理決策的高層。
(二)企業經濟管理方式存在明顯的滯后性
我國企業經濟管理起步較短,且長期處于傳統經濟管理理念的支配和影響,傳統企業經濟管理最典型的變現就是經濟管理方式的粗放型,其主要特征表現為局限性。傳統企業經濟管理方式往往只注重經營規模的擴大和投資力度的增加,以此,獲取短期的經濟效益。傳統經濟管理方式或許在短期內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發展對經濟管理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顯然是不合適的,這就需要企業強調管理的與時俱進。我國許多企業由于不重視企業經濟管理,導致其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不斷下滑,卻又尋不到問題的出處。因此,重視企業經濟管理方式的審視與轉型,是謀求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
(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較為有限
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之間關系到企業經濟管理的水平,關系到企業競爭力的強弱。現階段,我國許多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較為粗放,致使企業人員流動較為頻繁,人才流失現象嚴重,給企業各項工作的進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帶來較多的困難,使企業其他各項管理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員工培訓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對員工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員工的業務能力。我國許多企業為了降低企業成本,采取漠視員工培訓的做法,造成新進員工業務能力普遍較低,核心員工上升空間較小,當員工在企業無法謀求發展時,他們會選擇跳槽,這樣便會造成企業人才流失,嚴重的影響到企業的持續發展。
二、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的策略
(一)樹立全員創新意識
一個公司新產品成功的可能性取決于許多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企業在支持創造活動和阻礙創造性活動這一矛盾中平衡的能力。企業內部的職工自己都有找出自己所從事行業問題、缺點、前景和更有創造性的可能性。盡管他們有時沒有合適的辦法和缺乏對其前景的預測,但是他們都具有為解決問題而盡微薄之力的潛力,關鍵是企業如何挖掘利用這種潛力。讓大多數人在企業的人力、財力、物力、技術及管理等方面各盡所能,都對其產品創新有影響。企業領導者應充分發揮企業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積極推動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發展。
(二)加大企業改革和重組力度,整合和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
以產權主體多元化為目標深化企業改革和重組,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逐步實現由經營資產到經營資本的轉變,打造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充分利用資本集中管理的優勢,推進企業之間的產業整合,設立建設性投資集團。如整合資源,建立供銷一體化的貿易集市:形成資源互補的運輸網絡,建立一體兩翼的交通板塊:采用與其他市屬商業物業市場化方式合作,提高商業物業使用效率。與此同時帶動相關產業,實現全市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發揮企業影響力和社會責任感。
(三)加大力度,深化改革,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
通過產權多元化,實現股東之間的相互平衡和制約,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監督機制,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逐步實現由經營資產到經營資本的轉變。此外,要結合特許經營改革和戰略引資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推進公汽、供水等公益性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和特許經營改革,有效提高運作的效率和質量。
(四)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加快培育企業上市
利用資本市場打造企業優質上市板塊,既能使企業通過上市融資得到較快的發展,同時又能提升企業資本化的程度,通過控股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放大資產價值,進一步增強經濟影響力和帶動力。加強骨干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培育工作,加快完成骨干企業的股份制改造、上市輔導等前期準備工作,在時機成熟逐步推向資本市場,利用資本市場打造企業上市板塊工作。
(五)樹立企業形象,突出企業的社會責任
明確企業的社會責任,健全企業社會責任監督機制。企業被動的承擔社會責任并不是改革的主要目的,而是要企業建立主動履行社會責任的機制,只有在形成內在動力的前提下,企業才會主動履行社會責任,而企業治理模式的改變,是形成企業主動履行社會責任內部推動力的重要源泉。
三、結束語
企業只有重視經濟管理工作,積極進行經濟管理觀念的轉變,構建合理的經濟管理制度,形成科學的組織機構,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運營中不斷發現并解決管理中所產生的問題,最終提高企業經濟行為水平,增加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