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要]在互聯網普及的信息時代,高校大學生作為使用互聯網的主要群體,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必然也受到互聯網及互聯網思維的影響。文章在明確了互聯網思維的含義,著重探討其對大學生的經濟價值觀、政治價值觀和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產生的影響,同時討論了在互聯網思維下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需要注意的問題,并針對新時期大學生價值觀教育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 大學生 價值觀 影響
如今,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同時,互聯網思維也滲透在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大學生作為一個社會的有生力量,能夠快速接受社會巨變產生的新興事物,作為互聯網的重要參與者,他們的價值觀念也深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要在利用互聯網思維優勢的同時,發現其中對大學生價值觀存在的不利影響,引導大學生走上積極健康的成長道路。
一、互聯網及互聯網思維
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于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展成就,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納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互聯網思維強調民主、開放、參與,互聯網的發展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很明顯互聯網及互聯網思維已經深入到廣大民眾當中,尤其是影響最深的大學生群體。
互聯網思維,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21世紀,互聯網思維滲入人們的思想理念。“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數據思維,平臺思維,跨界思維”。這九大思維組成了互聯網思維。
二、互聯網思維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的影響
21世紀,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順利的進入了信息時代,整個地球變成了一個“地球村”,遠隔萬里的人,因為互聯網的連接,仿佛近在咫尺。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與之相伴而生的互聯網思維,它也對社會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大學生價值觀產生深刻的影響。
(一)互聯網思維對大學生經濟價值觀的影響
由于互聯網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學生逐漸成為其消費主體,他們自身具備的時尚性與潮流性推動了許多行業的發展,同時,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大學生的經濟價值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崇尚快捷方便的消費模式,比如網上購物成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捧的對象,足不出戶便可以享受優質的服務;一些理財軟件的出現幫助年輕人管理自己的生活。更多的學生突破了傳統的思維模式,接受新的經濟價值觀。
但是,大學生的經濟價值觀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大學生之間存在嚴重的攀比現象,導致許多大學生在消費的時候選擇了超前消費,但是他們并沒有能力賺到足夠的消費資金或者償還貸款的能力;在消費時不夠理性,面對電商的各種促銷活動,大學生往往不能克制自己消費的沖動,買了多需多余的商品,并且在購物的時候也超出了自己的經濟實力;在消費過程中的鋪張浪費現象嚴重等等。
(二)互聯網思維對大學生政治價值觀的影響
政治價值觀是主體對政治世界的根本看法及價值評價,對指導主體進行政治角色、政治態度、政治決策的衡量選擇具有重要意義,深刻影響社會政治文明的發展。大學生的政治價值觀則把政治評價的主體特定為大學生。大學生在經過學習實踐之后,有了基本的政治認知,明確的政治情感和正確的政治評價,對政治的認知趨于穩定并且有自己的看法,大學生的政治價值觀由此形成。
互聯網的發展,拓寬了大學生了解國家大事的渠道,突破了先前的電視媒體以及在課堂上單一地了解國家大事的途徑,通過網絡的新聞聯播,相關的微信公眾號以及一些APP(如人民日報)來了解國家大事,大學生能隨時隨地獲取最新消息。
但是,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帶來的信息全球化,使良莠不齊的信息沖擊著大學生健康的政治價值觀,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諸多不良影響。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先進的信息技術,他們利用已有的龐大的信息平臺,大肆宣傳其社會意識形態,這些觀念不利于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空間各種思潮泛濫,而大學生正處于成長期,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缺乏有效保護自己的能力。
(三)互聯網思維對大學生文化價值觀的影響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們發現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的文化思維拓寬,評價方式多樣化,對于事情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創新意識更加活躍等,這都是傳統的思維模式無法實現的。
首先,互聯網有著極大的信息量,為大學生帶來了大量的新鮮事物,為年輕一代創建了良好的信息和知識接收平臺。其次,互聯網具有跨區域性和即時性的優點,完全不會受到空間和時間因素的影響,通過互聯網的電子技術,學生可以便捷的獲取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和崇高精神。
然而,互聯網也是一把雙刃劍。互聯網上雖然有著優秀、先進的文化,但是其中也夾雜著糟粕,這些糟粕文化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學生的文化價值觀。在互聯網的全球化發展下,互聯網思維逐漸被大學生接受,當代大學生處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時代背景之下,特別是西方文化的沖擊,會無形中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不良的影響,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幫助大學生在健康的道路上發展自己。
三、互聯網思維下大學生價值觀教育需關注的問題
互聯網思維下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必然呈現出與傳統時期不同的特征,同時也面臨較大的困境與挑戰。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其價值觀的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應當引起注意,從而為社會提供合格的接班人。
(一)主導性與針對性相統一
互聯網思維下,教育應注重主導性與針對性相統一。所謂主導性,就是要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其在價值觀教育中的主導作用。互聯網及互聯網思維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應統籌國家、社會和個人多方面的力量,使之同向發揮作用。就國家和社會層面而言,要在倡導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鼓勵青年大學生積極利用互聯網學習知識,增長才干,具備互聯網思維,積極探索和利用“互聯網+”的新模式,抓住“雙創”的機遇,開拓創新。就個人層面而言,應堅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準則,自覺克服互聯網帶來的不利影響,樹立正確的價值觀。endprint
俞敏洪說:“我認同在線教育對于傳統教育是一種挑戰,但我更認為是對傳統教育的互補而不是取代。做教育要把教育精神和互聯網精神結合才能真正做好。”我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導下,要針對大學生的不同情況,解決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規律性與新常態相契合
“新常態”特指在互聯網模式下,大學生的思維和價值觀念呈現的新特征,這是由過去的狀態向一種新的相對穩定的常態轉變。在以往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思想影響至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的懶惰思維方式,在互聯網思維下,創新思維模式愈加活躍,大學生應積極利用互聯網深廣的涵蓋面及支持知識儲備,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潛力,提升自身素質。
時代在改變,發展方式在改變,價值觀模式在改變,教育規律也會順應時代有所改變,但是人類的發展規律是不變的。我們必須注意到客觀規律性在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讓教育順應人類發展規律,在符合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汲取互聯網帶來的先進的知識技術,開拓思維,引領時代潮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體系,成為積極向上的社會青年。在把握好客觀規律性的前提下,同時還應緊緊抓住大學生發展的新常態,依托互聯網思維的強大作用,挖掘大學生自身的潛力,努力實現大學生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使其終身學習,不斷進步。
(三)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結合
互聯網思維的出現同樣可以推動教育的前進,但是互聯網思維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也要尊重其客觀發展的路子,也就是說在教育的過程中要釋放大學生的天性,充分發展其個性,同時要注意到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制定恰當的學習方法,保證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借助網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快速傳播與協同建設,不斷提高教育的質量;不斷完善本國的數據庫,以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創新,積極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發展新型教育。
隨著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思維也應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這個前提下,我國社會要求大學生全面發展,我們應該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經濟價值觀、政治價值觀、文化價值觀和人生價值觀,使得學生完成全面發展額目標。在明確了發展主流的前提下,依托互聯網的優勢,尊重學生的發展個性,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方式,促進多元發展的局面,但是要警惕外來價值觀的沖擊,解決學生發展過程中的自身弱點,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體系,指導自身健康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