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莉夢桃 歐懿坤
[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已成為現階段熱門交易模式。物流作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石,對電子商務環境下市場經濟的穩定和快速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本文通過研究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行業存在的弊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提出改進和完善符合當前國情的物流管理新模式。
[關鍵詞]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模式創新
引言
電子商務,即現代信息技術在商務領域的應用。是以Internet為技術手段,以商品交換平臺為中心,將傳統交易模式網絡化、虛擬化的一種交易模式。
物流管理,是在物流運輸過程中,對物流過程進行預先計劃、組織、監督,以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為目的的科學管理方法。根據提供服務的主體不同,物流可以分為代理物流(即第三方物流,3PL)和生產企業物流。
在“互聯網+”及實施大數據戰略的背景下,電子商務和物流管理有著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完整的電子商務系統不僅包括四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也由網絡用戶、網絡市場、網絡銀行、認證中心和物流中心五部分組成。電子商務的普及促進物流業的成熟,物流管理的成熟化、體系化也為電子商務良性、健康地發展提供保障。
一、我國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的發展現狀
在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電子商務迎來其系統性擴展階段。電子商務與快捷物流病毒式地“入侵”到平常百姓生活,便利的生活方式、快捷的信息交換速度使人們享受這種產物的成果,但電子商務交易量的持續增加,也對物流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網絡購物盛行環境下,物流管理為電子商務提供夯實的基礎,但物流企業與客戶間信息不對接、地域物流發展滯后等問題成為了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相比于物流體系較完善的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物流企業缺乏完善的物流網絡基礎,不能為顧客提供更為創新及多樣化的物流服務。
二、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問題
得益于相關政策的有力支持,物流業發展水平已有明顯改善,但當前物流行業仍不能完全適應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其中物流信息傳遞不流暢、物流基礎設施及技術落后、物流專業人才缺乏、行業發展小散亂等問題一直禁錮著物流的發展,并導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當前物流行業存在的問題表現如下。
(一)物流信息鏈系統不健全
現有物流信息傳遞不及時,存在配送過程松散、對全程跟蹤控制不完全等問題。對消費者來說,手中的快遞單號并不能完全保證客戶對物流信息的需求,造成物流企業與客戶信息不對接,使得消費者產生信任危機。以第三方物流為例,客戶在某網絡平臺購物后,后臺物流信息顯示一直為“暫無物流信息,等待更新”,說明該物流中心信息傳遞不及時,企業、物流公司及消費者三方間形成的不平等關系阻礙了物流信息的有效傳遞。
(二)物流基礎設施及物流技術落后,物流運作成本高
完整的物流系統由運輸、包裝、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和信息處理等有機子系統組合而成。城市道路建設不足導致物流盲區的形成,從而限制了當地電子商務的發展。包裝技術的落后造成包裝效率低下,且快遞包裝破損及產品質量遭到破壞降低了客戶滿意度。倉儲設備不足使快遞收發過程受到阻礙,貨物囤積情況嚴重,導致物流成本增加。
RFID技術、GPS技術、GIS技術的運用不足阻礙物流信息的有效傳遞,致使物流過程中的調度與控制不及時,且延緩了物流信息在企業與客戶間的傳遞速度。VPN技術可通過在公共網絡上建立專用網絡來高效地、低成本地管理物流信息以降低差錯率,但先進VPN技術的缺乏導致物流企業內部信息共享不及時、管理成本增加并形成管理缺陷。
(三)物流風險
物流發展面臨信息泄露和快遞丟失、破損的風險。在物流配送過程中,客戶身份信息未能得到有效保護,隨時裸露的信息可能對消費者造成威脅,如某物流公司因配置不當導致數萬訂單信息泄露。同時,建設進度緩慢的智慧物流體系,使快遞丟失、破損的頻數增加,且冷鏈技術發展緩慢造成生鮮快遞變質情況嚴重。
(四)物流專業人才缺乏
由于物流企業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育系統,在崗物流員工缺乏專業的物流管理知識和相關素質培訓,缺乏市場洞悉力及處理應急事故的能力,從而無法為物流企業提供有效的創新方案。同時,現聘物流人員學歷不高,物流人員缺乏專業素養,無法為顧客提供更完美的購物體驗,再之物流行業勞動強度大、員工保障體系不完善,人員流失情況嚴重。
(五)物流企業規模小且散亂
較低的市場進入壁壘使大多數物流企業規模小,從而缺乏對整個市場的控制能力。企業市場定位不明確、服務對象多且縱向幅度大,導致市場上物流企業發展散亂,服務多而不精。此外,龍頭企業綜合實力的不足,使其無法對物流行業實現有效整合。
三、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健全信息鏈系統,內部管理一體化
提升快遞跟蹤功能,使每一單快遞都有相應的負責人,從而保證實時跟蹤的準確性、有效性。此外,還可建立客戶評論機制,根據客戶的評價等級對相應配送員給予相應的獎勵或罰金,對物流人員形成激勵或約束。同時要及時更新并修復后臺信息系統,確保客戶獲得及時、準確的信息,提高客戶購物體驗。
(二)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充分運用物流技術
首先,要加強城市道路的建設與維護,創新配送模式。對快遞下鄉難的問題,政府可與各物流公司協商,在鎮級或市級點設置匯總中轉站,消除物流盲點。其次,要提高產品包裝技術,根據產品特性設計差異化包裝以保護內部商品的質量。最后,要加大倉庫維護力度與庫存力度,與擁有空庫的企業合作,避免造成貨物積壓。
推廣并普及RFID技術、GPS技術、GIS技術等在物流行業的運用,培育技術研發團隊,增強定位技術在物流配送中的運用,為顧客及時準確地提供物流信息。通過外聘VPN技術專家或學習優秀企業VPN技術來提高企業內部信息管理能力,促進內部協調、高效的運轉,增強企業管理能力。
(三)加大信息保護力度,設置快遞險
定期對后臺信息系統進行維護,對快遞包裝上的個人身份信息進行封條保護以加強消費者信息保護力度。收寄快遞時嚴格執行身份確認工作,由快遞單號形成的取貨碼和身份信息雙重唯一確定取貨人,保證人、物一致。此外,物流企業應設置快遞險業務,客戶可在丟件、物件破損的情況下,向物流公司索賠相應金額,實現自身權益的維護。
(四)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培養專業人員
物流公司應劃入教育資金,對員工進行專業培訓,增強員工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技能,提高其服務能力。為保證優質人員的輸入,為顧客帶去優質的服務,企業可通過與各高校合作的方式引入具有職業素養的畢業生作為員工,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為讓員工實現自我價值最大化,企業應在政府的引領下建設完善的員工保障體系,減小人員流失率。
(五)整合并規范物流行業的發展
物流企業應在良性競爭中不斷增強其核心競爭力,同時還應將非核心業務外包,專注于核心業務。此外,物流企業間可通過合作交流,使目標市場層次化、差異化,以提高物流企業專業性、規范性,以改善零散的物流發展現況。實力雄厚的物流企業還可通過并購的方式將散亂的企業進行整合,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
四、結語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了電子商務交易量的不斷擴大。滯后的物流行業無法滿足適應高速發展的電子商務?;诖?,本文從建立健全物流信息鏈系統、創新物流配送模式、增強物流基礎設施等方面提出建議,以促進物流業的發展,滿足當前互聯網環境下電子商務的需求并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物流服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