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要】數學課程教學中老師主要起到引導的作用,我國在課程教育改革中不斷強調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綜合學科能力的培養,因而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需要老師根據教學要求和課程標準一方面注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另一方面則是加強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必要性和應用方法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體驗式 教學 數學 應用 方法 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132-01
數學學科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課程類型之一,在教學中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加強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引導,鼓勵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是指應用情境教學法等幫助學生思考和探究,促使學生在實踐交流中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和效率。
一、體驗式教學法在教學中應用內涵及必要性
體驗式教學法主要是指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相關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更加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和思考完成對數學問題的探究。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中由于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夠牢固,在數學問題解答過程中難以形成相對完善的解題思路,通過體驗式教學是讓學生充分的融入到數學情境中,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確問題概念和解題目標,賦予學生數學課程學習充分的主動權,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1]體驗式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實際的知識掌握程度,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情境,將數學問題或概念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連接,促使學生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學習交匯,提高數學學習的自主探究能力。體驗式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學習效率和數學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學生數學思辨能力的強化。
二、體驗式教學法在教學中應用的方法和作用
(一)確立體驗目標
體驗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為了促使學生傳統的學習模式轉變,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水平,因而在實際教學中關于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首先需要確定體驗目標。老師在教材內容分析的基礎上綜合了解教材中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確定教學目標后為學生設計教學體驗情境。[2]例如在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關于“有理數”章節,教學要點是正數、負數、有理數、無理數、絕對值和相反數等,在體驗式教學設計中老師要明確不同數學概念的區別性和聯系性,建立數軸后為學生進行兩兩比較,再結合生活情境或案例為學生進行聯想式分析。應用體驗式教學法先確立體驗目標,有助于老師對課本內容有充分的掌握,從而實現因材施教。
(二)豐富體驗形式
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能夠有效促進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因而在體驗式教學形式上應該不拘一格。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應用教具等為學生進行教學現象的講解,在體驗式教學中老師可以給予學生自主研究和動手實踐機會。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形式既可以是課堂演示,也可以是學生動手實踐,還可以是學生自由小組合作或情境角色表演等,教學體驗形式多樣,則學生的學習體驗感觸增加,繼而實現多向式學習。
(三)情境創設
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內容中加強對原問題的思考,體驗式教學中關于情境創設是在一定數學問題基礎上設計與之相適應的情境內容,通過問題引導啟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蘇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關于一次函數內容的講解,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是一次函數的概念和圖像,關于一次函數教學可以與二元一次方程結合,應用“雞兔同籠”等類似的生活化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令學生在問題思考中確定未知量和已知量,再利用函數關系建立數學公式。[3]最后在一次函數問題解答中可以根據二元一次方程公式變形,獲取解答思路和方法。
三、結語
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屬于過渡階段,學生需要通過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數學基本能力的培養,為高中或后期更高級別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針對初中生數學學習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法,是根據課程設置內容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在聯系生活實際中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概念,在體驗式學習中加強自我感悟和思考,提高學生實踐探究能力,強調數學學習中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沈炎.體驗式教學:理想數學課堂的應然選擇[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04:18-19.
[2]董杰.體驗式教學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2,14:176.
[3]李紅鮮.探討體驗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和實施[J].衛生職業教育,2010,04:7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