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傳紅+郭嘉琳
【摘要】認識實習是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理論聯系實際、增長實踐知識的重要途徑。在實踐創新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校材料系圍繞認識實習教學內容的拓展與延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教學基地的多元化建設等環節,建立起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認識實習教學體系,在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對高校教學改革和實習教學體系的建設具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材料科學與工程 認識實習 體系設計 建設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236-01
1.認識實習教學體系設計
根據“教育部關于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和“教育部關于開展本科教學工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重點圍繞認識實習教學內容的拓展與延伸、認識實習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認識實習教學基地的多元化建設以及學生認識實習成績評價等關鍵環節,建立起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認識實習教學體系,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2.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與運行
2.1多元化認識實習教學基地建設
實習基地是認識實習順利開展的保障,也是建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積極探索與實踐,建成了如下多元化認識實習基地。1)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有先進發電技術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機械工程、綜合工程訓練2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成為材料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的主要實踐教學基地,以各專業實驗室和省部重點實驗室為依托,以工程實踐為主要方式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更加豐富,形成了工程實踐、大學生科研訓練、個性化實驗多模塊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2)依托學院擁有的仿真模型實驗室,結合專業特點,建立起有效的仿真模型輔助認識實習基地,包括能源電廠、金屬結構及相圖、增材制造等40多套仿真模型。3)依托學科建設與相關企業的緊密關系、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校友的聯絡,在武漢市及周邊城市建立了一批校企共建集中式實習基地。4)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院系嚴格審核的個性化點式認識實習基地。個性型點式實習基地,是實習基地建設的又一有效形式。
2.2研究型認識實習項目建設
在具體實施研究型認識實習項目中,以學科優勢為依托,發動材料系骨干教師開展認識實習項目建設,具體要求為:由教學、科研的一線教師承擔研究調查型認識實習項目的組織與指導工作;項目以研究調查課題為背景,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成果;項目要體現工程應用要求,難度適中,可操作性強;項目由若干個子題目組成,當參加的學生較多時,避免出現題目重復現象。這些項目成為研究型認識實習的主要載體。
2.3實習考評方式方法探索
為避免傳統“聽—看—記”單向灌輸為主的被動學習方法,在去企業認識實習之前,理論教學中已經為學生做好知識鋪墊和準備。學習本專業的焊接、鍛壓、鑄造、熱處理生產過程及檢測技術,以及生產過程所涉及的原輔材料和產品。預先使學生對認識實習單位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包括實習單位歷史、組織結構、典型產品、生產過程及重要設備等,并設置一些問題待學生參觀后討論,企業人員和學校老師分組對學生邊參觀邊講解,為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認識實習企業為參觀學生設立體驗區,并與專業技術骨干及往屆校友舉行座談會。
增加專業討論會,改變課程考核方式。企業參觀、體驗和交流后,把學生分組召開專業討論會。每位同學總結自己的專業認識實習收獲,并就企業實習前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根據學習到的知識和現場的參觀體驗來思考回答,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實踐效果及成果延伸
學生工程實踐活動的受益面逐漸加大,針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院系增加開設了多種創新性人才培養環節。部分學生以學院組織的科技創新實驗、暑期社會實踐或直接進入教授課題組為平臺,繼續結合認識實習研究型課題進行深入研究與調查,取得顯著成績的研究團隊可參加學院社會實踐和創新實驗獎學金的評選或申報更高級別的獎項。
在2016學年,材料系對學生開出的各類創新人才培養實驗達到20余個,獨立性的、創新性的實驗環節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對教學實踐環節的積極性,并且穩步提升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近年來我專業本科生在全國性大學生科技競賽中獲獎達10人次,成功獲批10余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發表高水平期刊文章8篇,申請專利23項。
畢業論文(設計)環節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獨立完成任務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的的重要環節,據統計近年來本專業的畢業選題90%來源于真實的科研項目,畢業論文要求嚴格做到一人一題,通過嚴格的過程管理,學生的畢業論文的質量穩步提升,論文的學術性和創新性大大加強,推薦評選省優畢業論文的成功率達90%。
正是在本專業實踐創新教育環節的改革背景下,學生形成了篤實為學、勇于拓新的良好學風和班風,班集體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團隊精神。在2013和2014年度,本專業連續有兩個班獲得武漢大學十佳先進班集體稱號。
4.結語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構建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認識實習教學體系并取得了成功運行。實踐教學是每個學生必修完成的教學環節,學生在認識實習教學過程中自主地確立了主導地位,積極性得到發揮,實踐能力也得到培養與鍛煉,而且從科學研究的整個環節培養學生從事科研的能力,了解學科的前沿發展,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教學改革與實踐在培養學生工程素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滿足了培養具有時代特征的高素質科技人才的需求,對高校教學改革和實習教學體系的建設具有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黃伯云,易丹青,汪明樸等. 材料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體系的綜合改革與實踐[A]. 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