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山
【摘要】開展實訓教學改革,建立以授課教師為主導的課程實訓室建設與管理制度,根據課程建設需要,搭建理實一體化教學環境,配備和更新實訓設備等教學資源,校企合作開發實訓指導手冊和綜合實訓項目,激發授課教師跟蹤汽車技術應用的積極性,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和教學能力。開展教考分離試點,推動實訓教學的標準化、規范化,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實訓教學改革 課程實訓室 建設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1-0242-01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很多院校汽車類專業借鑒德國雙元制的成功經驗,開展校企合作,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逐步構建企業與學校雙主體育人機制,但是從面上看,經費投入和實訓設備還相對不足,實訓教學管理模式還相對滯后,不能有效滿足專業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和職業能力對接企業崗位的需要。
一、國內相關現狀分析
1.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技術技能型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國家開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但因為我國的底子薄(投入不足,設備陳舊落后),師資力量弱(原有的師資均為以理論教學為主培養的本科院校畢業生,動手能力差),企業對學生的需求旺盛,且學校對擴大生源有著天然的欲望(生源的數量決定學校的生存),這就造成生師比、教學資源與學生數量比嚴重超標。
2.國內汽車專業的實訓教學特點
大部分學校,受到經費投入不足和師資隊伍數量不足、實踐能力較弱的制約,實訓設備數量較少、設備陳舊,教學改革流于形式、難以落實,實訓教學由實訓部管理,未實行教考分離。專業課理實一體化程度較低,甚至仍然延續理論課、實踐課分家,教師模擬演示,學生分組訓練處于一人干、多人看狀態。
二、課程實訓室建設管理機制
2015年我校《高等職業教育汽車類專業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被立項為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獲得了省財政資助究,從2015年5月開始研究實踐,建立了運行機制,在教學中得以應用。
1.主講教師負責制
改變以往由實訓教學部主導、實訓管理員負責運行維護的管理方式,建立以主講教師為主導的課程實訓室建設管理責任制度。根據專業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提前一年利用暑假期間,組織專業課程主講教師開展行業企業調研,結合課程建設計劃和教學改革需求,提出課程實訓室的維修維護和設備更新的采購計劃及經費預算,經過系院和學校審定后安排次年度招標采購。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配套工具的使用和保管,實訓室的衛生環境清掃,皆納入主講教師的工作職責,并由實訓部定期檢查執行情況,檢查結果作為教學質量考核的內容之一。
課程實訓室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量進行核定,一般折算為6—10個課時,計入課程主講教師團隊。
2.優化教學資源配置
按照理實一體化導向,設備和工具的配備,跟著課程走,資源的配備得到優化。推動主講教師積極跟蹤汽車技術發展與應用,提前謀劃課程內容更新和教學項目開發,課程改革的計劃性和前瞻性得到提高。責權利相統一,改善了以往教師為設備與課程不匹配叫苦、實訓部修設備落實不到責任人的被動局面。
3.制定實訓指導手冊
根據課程實訓內容和設備使用說明書,由主講教師和合作企業、設備供應商共同開發課程實訓指導手冊。推動任務工單和項目實訓的規范化、標準化,便于學生自學和教師輔教。同時積累了優質教學資源,可以申報立項院本實訓教材,作為教師的教學成果予以認定。
4.開發綜合實訓項目
對于專業核心課程,鼓勵與合作企業開發綜合實訓項目,用于學生實習上崗的技能鑒定和畢業前的綜合技能考核。一個專業按照2—4個開發綜合實訓項目,每個項目適合2—3人一組,一小時可以團隊協作完成為標準。經過遴選,確定了汽車檢修、汽車電子、汽車營銷、車身維修四個專業10個綜合實訓項目,我系按照行動課題予以立項,每個項目支持5000元研究經費。
三、運行中遇到的問題與思考
1.對綜合實訓項目的開發機制、課程實訓室建設管理制度、教考分離考試模式、實訓教學質量評價辦法等還需要進行深入研究,長期探索,逐步優化。
2.專業教師在建設和管理的過程中,特別是開發實訓指導手冊和綜合實訓項目,付出了大量的智力和精力,無法合理計算和發放勞動報酬,會影響到后續工作的積極性。、
3.推廣應用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學校的政策和保障機制的制約,影響到課程實訓室的建設和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景克:《汽車專業綜合實訓項目化教學模式的實踐嘗試》,《職業》, 2015。
[2]陳宇鵬:《<汽車電路綜合實訓>課程項目化教學實踐》,《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