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花
摘 要:能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保持興趣更加重要。興趣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人格塑造的過程。
關鍵詞:學習興趣;激發;保持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4-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59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的理念。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學會自覺地學習。要達到這一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顯得至關重要。下面我就激發和保持學生數學興趣做一簡單探討。
興趣的內涵是指人的一種心理需求,是基于精神需要而對于事物產生的喜好或者關切的情緒。對于學習者來說,興趣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習者自身,提高學習的效果。
為何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因為數學本身是一門內容抽象而枯燥的學科,加之國內數學無論課程內容還是學段設置難度都比較大(雖然近些年難度有所降低)。據統計,數學學科已經成為除英語之外中小學生課外補習率最高的學科。而從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來看,數學學習興趣的缺失成為他們成績較弱的主因。所以,能否讓學生對數學課感興趣,是關系到提高教學效果一個重要環節。如何能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養。這就需要在小學階段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習興趣進而喜歡學數學為目標,來充分調動學生,切實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
一、重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們學的雙向過程,需要雙方的密切配合。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因為親其師才能夠信其道。師生關系和諧,能夠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們因為對教師的愛進而喜歡這門學科,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來說更是如此,他們的情緒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習,所以教師要關注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我班有位學生,父親長年在外經商,由母親一人照顧。該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小到課堂上的一次發言,大到學校組織的活動,都顯得毫無興趣。通過進一步地觀察和交談后,我進行了家訪,發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父親常年在外,平時缺乏跟孩子交流談心,父子之情逐漸淡薄甚至敵對,這使孩子的性格孤僻、暴躁;而母親為了補償孩子,反其道而行,對孩子一味溺愛,對于孩子物質上的要求盡全力滿足,但對于學習品行基本不提。針對這種情況,我馬上和家長保持聯絡,隨時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的表現,要求學生的父親與孩子多聯系、多溝通,同時提醒學生的母親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成長,負起應有的責任,不能夠一味溺愛,避免學生走極端化的道路。我經常對他進行心理輔導,學生對我非常親近,上課興趣有所提高,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起色。
二、讓學生充分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作為基礎學科,是一切科學得力的助手和工具。我上課時經常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總結與數學相關的知識,買東西算錢需要數學,做衣服量尺寸需要數學。學生無論將來干什么,都要有淵博的知識,只有從小學開始好好學習,付出不懈的努力,愿望才能成為現實。學生正確認識到數學的作用和學習它的意義后,就會從內心產生對學習數學的需要,從而保持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
三、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好好地把握住短短的課堂40分鐘至關重要,所以教師要注重落實每一個教學環節來激發學生興趣。
(一)在課題導入時激發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在一開始就引導學生集中精力投入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以三年級數學廣角為例。
1.創設生活情景,引出圖示法
今天,數學王國的小精靈到數學廣角去看看,讓學生認識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學習新的數學方法。
師:請同學們看一下表格里面的數據,認真觀察,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師:數一數,語文小組有多少人?數學小組有多少人?兩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師:對,數出來一共有14人,但計算出來的結果卻是17人,這是什么原因呢?
2.引發沖突,激發探究欲望
師:你們說得都有道理,請看:(在黑板上畫兩個橢圓)兩個橢圓分別表示語文小組和數學小組,將兩個小組成員的名字填入所在的小組中。
師:誰能找出哪些人既在語文組中又在數學組中?
師:再畫兩個相交的橢圓,一個橢圓上面寫上“語文小組”,另一個寫上“數學小組”,并提問,誰上來在圖中相應的位置寫上小組同學的名字?
師:大家完成得很好。這種類型的圖是數學家韋恩發明的,因此叫韋恩圖。下面請大家想一想,這幅圖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左邊表示的是只參加語文小組的學生,右邊表示的是只參加數學小組的學生,中間表示的是同時參加兩個小組的學生。
師:大家回答得很好!現在請大家想辦法通過列式求出兩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這時學生自己便會積極思考起來,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二)延續數學學習興趣
一節好的數學課不僅是上課伊始調動學生的興趣,而且還要在課堂結束時,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數學是知識連貫性最強的學科。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個又一個的問題為下節課的學習創設懸念,由此起到了延續學生興趣的作用。
四、差異化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對存在學習障礙的兒童更是如此。對于學習沒有主動性的學生,采取降低學習難度的措施比較適宜,也就是要為他們創造一些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機會,使他們能重新建立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給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立足于學生需求,真正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千方百計的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一定能夠為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軍.淺議小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金色年華(下),2009(8):127.
[2] 李霞.論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教導刊,2015(7):93-94.
[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