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 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誕生,教育界也開始廣泛地關注此項技術的運用,面對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為創設高效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優質人才,需要落實好小學基礎教育,讓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帶來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4-014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4.087
微課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屬于信息時代重要的產物,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使得教學的內容得到了有效的整合,體現出短小精悍的特點,通過獨特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出更加高效的課堂。但是目前來看,微課教學尚未被廣泛推廣,分析出現此類問題的原因是教師的重視程度不足、傳統教學方式的禁錮、微課自身的缺陷等。新時代背景下,每一位語文教師都應該積極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學習先進的技術措施,用微課資源輔助教學,鼓勵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
一、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特征
(一)微
“微”是微課最重要的特征,主要是體現在微課視頻的錄制時間上,通過短時間的視頻錄制,將課程的重難點呈現在學生的眼前,教師需要格外重視微課視頻的錄制過程。在實際錄制微課件的時候,應該及時地對相關的內容加以整合,通過對其精致的規劃,凸顯出重難點問題,由此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二)一對一
微課憑借著獨特的優勢,體現出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之處,相較于傳統的授課方式,微課可以滿足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同時體驗一對一講解的優勢,這樣的特性使得學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特別是對于自制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這種作用更加明顯。通過一對一的講課模式,可以使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對于課上不懂的問題課下及時處理。
(三)傳輸性
在傳統的課堂之上,教師會受到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的影響,無法合理地控制講課的速度,以至于出現了時快時慢的情況,這對于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若是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消化,將無法更全面地理解知識體系,從而進入到誤區之中。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若是學生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將會對后續的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微課本身具備著互聯網的傳輸性,教師可以及時地將微課教學模式交給家長,使他們可以在家中鼓勵學生積極地學習并觀看,通過適當地理解并鞏固所學知識,提升整體的教學水平。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微課對于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打造優質課堂模式等有著極大的幫助,鼓勵了學生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多是缺乏對微課制作的基本經驗,因此還是應該重視學習的意義,適當地改進教學方法,對這種模式充分利用起來。
(一)融合課堂,提升課堂趣味性
微課教學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來說,體現出新穎、趣味性特點,只有充分利用微課資源,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積極地融合至課堂氛圍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語文知識真正的喜歡,才能從內心深處接受它,這樣便能逐漸培養起學習興趣,更加投入地探索并研究知識內涵。教師在開展微課教學的時候,應該適當地注入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比如通過動畫片、圖片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逐步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樹立堅定的自主學習意識。
(二)結合實際,開展多樣化教學
小學語文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最基礎的學科,在這個啟發階段,需要教師重視教學的主要目標,關注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和感受,通過梳理知識體系,讓學生對漢字的認識更加清晰,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根基。教師在開展微課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生活實際,適當地引導學生積極觀察,鼓勵他們結合生活的實際情況學習語文知識,同時需要教師預備圖片文字,為學生適當地展示出來,保證學生更加深刻地感悟知識內涵,從而對整體的教學質量提供可靠地保障。
(三)關注自身,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教師的水平層次有著明顯的差異,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要求教師具備最基本的教學經驗,雖然大部分教師具備了這個條件,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對他們的影響深遠。面對新的課程改革,教學設備和教學模式的更新讓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接受并適應,甚至于出現了排斥心理。還有部分教師資歷尚淺,但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很容易在短時間內適應新型教學模式的需求,但是實際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困難,影響到微課教學的開展。要求每一位教師重視自身的綜合素質,迎合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拋棄傳統陳舊的教學理念,努力學習新型教育體系,接受新型教學方式,通過師生間的互助交流,在同事相互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微課教學的意義,有方向的練習微課的制作,確保微課視頻的整體質量,適當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
三、結語
微課屬于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不能使其占據著主導地位,要求每一位教師格外關注其雙面影響,合理地利用其優勢,正視其弊端,應該在適當的應用時,切忌養成依賴的習慣,實現傳統教學方式和新型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創設出高效的課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采取微課教學,將會讓學生失去新鮮感,影響到他們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師應該合理地把握分寸,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吸收微課教學的優勢之處,有方向地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固守成規的思想,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鼓勵他們的學習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成為新時代背景下對社會發展有貢獻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慧琦.微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7(6):96.
[2] 郝迎英.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3):49-50.
[3] 張軼群.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30):9.
[4] 孫源婕.淺析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6):182.
[ 責任編輯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