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4)
對高校開展網球運動的若干問題探討①
周中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廣西桂林 541004)
近年來,在國、內外網球比賽的帶動下,網球運動逐漸被大眾接受、喜愛。目前,網球運動在高校校園發展趨勢良好,眾多院校積極擴建或者修建網球場地,廣大的高校師生參與其中。文章分析了網球運動的特點;概述了網球運動的重要意義;并結合工作經驗,從基礎設施、活動拓展、師資隊伍、網絡平臺四個方面,淺談對高校開展網球運動的問題思考。拋磚引玉,以期對今后的教學工作開展有所幫助。
高校 網球 問題 對策
作為一種時尚、高雅、動感的體育運動,網球運動具有哪些自身特點?第一,無差別性。網球運動的無差別性,又稱之為適宜的普遍性。在同一塊場地上,只要遵循相同的運動規則,無論參與者的年齡大小、性別差異均可以共同開展。第二,趣味性。網球運動,對陣雙方的參與者,由于受到隔網限制,只能在己方區域擊球。與傳統的足球、籃球運動項目相比,網球運動沒有激烈的身體碰撞,從而確保不會發生由碰撞而產生的身體損傷。雙方發揮的空間相同,參與者可以結合實際,自由地做出各種擊球動作,由此而產生的激情、喜悅,能極大地滿足參與者需求。第三,無限制性。參與網球運動的雙方,倘若實力、體質、水平相當,則需要長時間才能分出勝負(有時候長達幾個小時)。在這漫長的比賽過程中,能良好地鍛煉參與者的身體體能并培養其堅韌、頑強、拼搏的優秀品質。由于網球運動的這些自身特點,因而普遍受到高校師生的喜愛。在具體練習中,網球運動具有哪些重要的顯著意義?
1.1 增強體質
不言而喻,網球運動十分有利于參與者體質的提升,對參與者身體的各項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從外在的表現力來看,熱愛網球運動的參與者,其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更高,心跳強勁而有力。一言以蔽之,網球運動對大學生群體的體質塑造十分重要。
1.2 緩解心理
網球運動大多是戶外有氧運動,參與者能夠呼吸新鮮空氣、沐浴陽光。置身于這種環境之中,能夠促使參與者忘卻生活、工作中的不愉快,釋放內心的壓抑、沉悶、消極因素。從身體的自由感,轉化為內心世界的壓力釋放,提高參與者心理健康水平。
1.3 品德修養
從網球運動的發展歷史分析,網球運動是誕生于西方上層社會的高雅運動。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衍變,網球運動中的行為規范,已經跟人們日常生活中需要恪守的道德品質相互融合、滲透。而在沒有裁判的業余比賽中,更能培養參與者的誠信、公平素質。
1.4 審美情趣
高校教育的主旨之一,即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向上的價值觀念,具備一定的感知及審美能力。網球運動,是力量、速度、技巧、速度的完美詮釋,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引發羨慕、欣賞、對比的心理情緒,并在實踐中獲得美的感性體驗。
1.5 智力水平
網球運動絕非單純的身體素質比拼,而是身體與智慧相互結合的復雜活動。例如:參與者需要揣摩對方的心理,以此調整己方的戰略、戰術。通過準確的觀察能力,發現對方的技術特點、優點缺陷。因此,網球運動十分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
2.1 基礎設施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網球運動,最基礎的物質保障即是網球場地的規劃、建設。現行高校網球場地基礎設施不夠完備,比如說,場地較少。原本是兩個人進行的運動項目,往往有十幾人參與其中。又比如,某些高校實行有償網球運動制度,這無疑阻礙了學生的參與欲望。針對這種現狀,應當從思想意識上重視網球運動的重要性,投入建設資金,加大對網球場地的設施建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方面可以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在空閑、平坦的空地修建網球墻。另一方面,可以在排球、籃球的場地上,合理設計網球場地,以此提高場地的利用效率。此外,可以通過與企業的合作,拓展資金的來源渠道。積極與社會其他單位、部門合作,共同規劃、建設、管理網球場。
2.2 活動拓展
高校網球運動發展的一大弊端,即是網球活動競賽稀少,從而在教學、實踐、管理等方面缺乏借鑒的材料、依據。比如說,高校之間缺乏網球運動競賽,甚至在校園內部,也很少組織網球運動競賽。客觀而言,這種“低調”的模式,不利于網球運動的全面普及。因此,需要以多元化的形式,擴大網球活動的數量比例。其中,以俱樂部、網球協會的形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網球俱樂部,可以有組織、有計劃地挖掘、吸收、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網球運動新生力量。而網球協會,則可以將區域性或者是封閉的校園網球運動,推向社會并與其融合在一起,實現“課內外一體”。此外,網球協會在對高校的決策、認識、普及網球運動等方面,均能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2.3 師資隊伍
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缺乏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既使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科學的運轉理念、高校的管理方法,其工作效率均會大打折扣,難以發揮出應用的生產水平。同理,倘若缺乏專業過硬、技術性強、善于教學的教師隊伍,高校網球運動也難以取得長足進步。現行高校的網球教學,教師的專業技能不夠突出,教學方法也不甚適宜。對練習中出現的意外狀況,如:水泡、抽筋、脫水、肌肉拉傷、扭傷等缺乏防范意識、補救能力。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第一,組織培訓。有計劃地組織網球教師進行培訓,培訓的時間、內容、步驟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安排,但要重視培訓的長期性、持續性。第二,結構比例。體育院校的專業設置,要顧及到大眾健身、學生授課的實際需求,實現合理配置。
2.4 網絡平臺
現行高校網球教學訓練的研究方面存在低水平的重復現象,研究成果多為描述性研究,沒有處理好描述性研究、關系性研究及實驗性研究之間的關系。我國高校數量眾多且分布不均,各所高校所處的地理環境、經濟水平也大相徑庭。某些高校由于專業配置及區域性問題,難以抽調人員外出開展調研工作。在制定網球運動的教學大綱設計、實踐操作等方面缺乏科學性、完整性、系統性。某些高校通過采取各種積極的措施,吸引了一些知名運動員前往參與教學、培訓,其教學現狀較為理想。21世紀是信息大爆炸時代,互聯網技術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針對這種溝通不便的情況,建立網絡共享平臺,能對教學資源進行補充、整理,從而提高了網球教學的高效性。
[1]魏玉琴.高校開展網球運動的可行性和發展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0,26(3):119-120.
[2]謝孟瑤.試論我國高校網球運動開展現狀分析[J].網絡財富, 2010(10):154-155.
[3]林鋒,余貞凱.普通高校網球教學質量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 2010,29(2):214-215.
G8
A
2095-2813(2017)03(a)-0062-02
周中(1990,7—),男,漢,湖南長沙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網球教學與訓練。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