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細英
【摘 要】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新課標”的核心。在寫作過程中,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培養,始終貫穿于文本學習的語言實踐。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從進行練筆尋找最佳的方法,迅速找到挖掘練筆訓練的內容,為習作教學搭建良好的平臺,更好地落實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學;課堂練筆;語用能力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反映客觀事物、紀錄資訊,表達意向或某一觀點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知世界、認識自我和傳遞知識信息,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2011年修訂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有這樣一段話:“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倡學生自主選題。”增加“加強平時練筆指導”這一建議是修訂版課標一個重大實效性建議,也是十年課改教學實踐的必然結晶。
作文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經歷大量的讀寫實踐。因此,要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除了上好單元的作文指導課外,還應該讓學生多練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以課文為憑借,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目的,以發展思想能力為重點,以讀寫結合為突破口的切實有效的訓練方法,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一、精彩篇章仿一仿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典范,必被人追蹤、模仿。模仿是人的一種天性,這是人不同于其他動物的根本;模仿是一種基礎,在模仿中進行反思、創新;模仿是一種方法,通過模仿,可以習得寫作之法,獲得寫作之源。小學生年齡小,模仿性強,所以模仿習作也就成為一種必然。“教科書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學資源。”“文本不僅是閱讀教學的重要憑借,而且是習作訓練的直接資源。”已經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因此,我充分憑借文本這一資源巧妙設計課堂小練筆。
《走遍天下書為侶》一課的前三個自然段就是一個“典范”,它以假設的形式開篇,以自答的方式表明觀點,引人入勝,并為下面內容的展開作鋪墊。上完這三個自然段,我就安排當堂練筆:假如你獨自旅行,你會帶上什么東西呢?模仿1-3段的寫法,寫一寫你自己的想法。學生有例可仿,寫得很精彩。
人教版語文第九冊第六單元的四篇課文,讓學生看到父母之愛的一個個側面,感受到父母之愛的深沉與寬廣,并且從中學習到怎樣通過外貌、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父母之愛。學完本組課文,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練筆:如果讓你選取一個愛的片斷寫下來,你打算怎么寫?這幾篇文章有哪些表達方法是我們能借鑒的呢?體會它們的表達方法,學生動筆寫出自己的故事。
學了說明性文章《鯨》第一自然段后,我就設計這樣的練筆:文章第一自然段運用了列數據,作比較,舉例子等說明方法,請你也用上這些說明方法來模仿著介紹一種事物;學習《落花生》后,我會要求學生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經常安排這樣的仿寫,學生有章可循,有話可說,有物可寫,既克服可習作的隨意性,又提高了習作的規范性,促使語言結構趨于機構化。
二、課文插圖補一補
在語文教材中,除了精彩、準確的語言和寫作方法外,那些色彩鮮艷的插圖也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既好看又能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更能激發學生的想象思維。我在教學中,充分應用插圖進行課堂練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第二段時,我引導學生仔細看插圖,認真讀課文,辨一辨哪個是班長馬寶玉?哪個是副班長葛振林?把理由寫下來,理由越充分越好。學生通過觀察和練筆,對課文內容和寫作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知道了雖然五戰士殲敵時的神態、動作不同,但他們一心消滅敵人的堅定決心以及對敵人的無比仇恨是一樣的。
《橋》這篇課文插圖再現了老支書指揮鄉親們逃生那感人一幕,我讓學生用書中的語句,結合自己的想象,將這一幕描繪下來。寫前我作如下的提示:可以先描繪環境,然后描繪人物,注意人物的神情、動作語言以及老支書與其他人之間的對比。孩子們對插圖凝眸深思,邊寫邊想,從圖中人物的神態、語言、動作和心理等方面,生動地寫出了老支書在危難面前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三、課文結尾續一續
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雖然文字結束了但是意猶未盡,結尾留有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這也是教師安排練筆的好機會。這時我會引導學生按照文章的思路進行合理想象,抓住結尾進行延伸。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怎樣進行續寫。第一,要認真閱讀課文。如教學《晏子使楚》時,要求學生續寫時必須緊緊圍繞晏子能言善辯、有膽有識和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進行想象。這樣,學生就懂得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想象,順著原文的思路創作下去。第二,要確定好文章的中心。如有的學生在續寫《半截蠟燭》時,寫出了蠟燭中的秘密被敵軍發現了,伯諾德夫人、杰克、杰奎琳被殺害了。這樣的續寫偏離了文章的中心,背離了作者要表現伯諾德夫人一家人機智勇敢的中心。第三,要抓住要點,反復推敲。如教學《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點展開想象:第二回合開始了,小嘎子怎么想,怎么做?胖墩見形勢不對怎么做?小嘎子又采取什么方法?比賽的結果怎樣?引導學生圍繞兩個人的動作、心理,合理展開想象,反映出小嘎子頑皮、機敏、爭強好勝、富有心計的個性特點。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巧妙設計課堂練筆,做到讀寫結合,從而扎實有效得逐步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真正使學生達到“揮毫落筆如云煙”的曼妙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