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
摘 要:我國經濟的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人們開始對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對環境工程的建設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即從生態環境的基本概念入手,對生態文明背景下環境工程與科技發展的基本原則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生態文明 環境工程 科技發展
中圖分類號:X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a)-0121-02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開始不斷覺醒。因此在當代社會,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以及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成為生態文明創新工程中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生態環境的基本概念入手,對生態文明背景下環境工程與科技發展的基本原則進行詳細闡述,并對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進行深刻探討。
1 生態環境的基本內涵
生態文明是指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核心的人類社會文明形態,其涵蓋范圍很廣,包括:高度發達的生態經濟、綠色節約的消費模式、健康安全的自然生態等。生態文明需要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上,對社會形態進行根本性的變革,從而體現出人類文明觀念和模式的重要進步。生態文明的本質是在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關系的全新調整和重構[1]。
2 生態文明背景下環境工程與科技發展的基本原則
2.1 戰略性原則
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是兩個矛盾的元素,但是兩者之間又可以相互依存。當兩者達到平衡狀態的時候,可以使兩者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體現。但是對兩者的發展應該注重宏觀方面,不應該被兩者本身之間的發展所局限,并且要對兩者的發展進行戰略化的設計,對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的發展規律進行準確掌握,還要根據兩者在經濟環境中所處的態勢,來對當前階段沒有表現出來的環境問題進行密切關注。
2.2 系統性原則
生態環境中產生的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其表面顯現出來的那么簡單和單一,并且其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對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發展模式進行構建時,需要重點關注系統性的建設,并且從生命周期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使復雜的問題可以得到系統化的解決[2]。
2.3 自主性原則
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發展模式在進行建設時,需要使其自主性可以得到有效的發揮。并且采用原始創新、集成創新等方式,來建設全新的科技創新發展模式。該模式的核心是以自主知識產權為主,通過科技的發展和創新來促進環境工程的發展,從而使生態環境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并且可以使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在生態文明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
2.4 針對性原則
為了適應全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需要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為工作的重心,并且優先發展共性技術的研發以及生態環境的建設工程,從而使生態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使重點區域和城鄉的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的提高。
2.5 協同性原則
生態環境問題是社會經濟發展和自然相互作用之后產生的結果,其產生的原因和產品的生產、消費、再利用等因素都有關。因此需要對協同性原則進行嚴格的遵守。即對每個環節的污染防治技術都進行密切的關注,并將其整合優化成一個整體的工程技術系統,從整個生命周期過程對污染物進行控制,避免相互抵消和污染轉移的問題出現。綠色技術體系的形成需要依靠完善的綠色技術市場,環境的問題也需要應用技術、市場、經濟等多種手段來對其進行解決。
2.6 工程性原則
環境科技創新的工程性原則是強調環境問題解決途徑的工程化,所有防治污染的理念都有可取之處,因此對已經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需要采取頗有成效的環境污染治理工程措施,才能對其進行必要的解決。所以,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的過程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將其創新成果轉化成能夠防止污染和治理污染的能力。
3 環境工程與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和諧社會發展的目標,但是需要在保證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的前提下進行。在對環境保護進行探索的時候,需要合理地利用科技創新技術,從而有效地促進環境工程的建設,并且隨著環境工程的不斷完善,同時也對科技領域的創新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從而使其可以和諧地發展。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3.1 綠色經濟
以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都是利用犧牲生態環境換來的,但是生態環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目前階段,我國在經濟發展的時候,采用的是綠色經濟的構建。綠色經濟以市場為主導,在傳統經濟的基礎上,使經濟和環境可以達到和諧發展的目標,從而為人類的健康環境構建創造出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3.2 地球系統工程
地球系統工程是從地球系統科學中產生的一個分支,其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利用現有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技術,對環境問題進行有效的改善。從研究數據匯總可以知道,地球系統科學已經是解決全球變化挑戰、改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的重要學科之一。在我國面臨日趨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的背景下,地球系統科學給環境科學研究和管理帶來一定的啟示作用,并且其將成為環境工程和創新技術的研究重點[3]。
3.3 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的健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并且其還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過去的經濟發展已經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一定的破壞,主要體現在土地沙漠化、污染嚴重、自然資源被過度開采等。產生這樣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人類的生產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續性,因此犧牲環境來換取經濟的有效發展。所以需要建立合作開發減緩氣候變暖、阻止新物種的入侵等技術體系為生物多樣性提供保障。
3.4 全球氣候變化
目前,全球氣候變化的嚴峻性對人們產生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同時其也是人們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因此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是該領域發展的重中之重,利用科技創新的方式來對環境中的污染進行有效減少,并且可以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有效控制,同時積極找尋最適合氣候發展變化的科技發展方式,從而為環境工程的建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3.5 環境風險控制和管理
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構建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和諧相處的模式,已經是當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需要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對相關的環境風險預測要做好準備,并且還要做好環境風險控制和管理。這樣當發生可能會造成財產損失和環境災害的災難時,可以及時地采取措施對其進行有效控制,所以,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在這方面的發展需要對環境特點進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并且還要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及時的預測,還要積極地思考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使環境工程構建的可靠性得到保障。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環境工程和科技創新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必要保障。在自然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對生態文明的科技觀念要進行堅持,對經濟發展的速度進行適當的減緩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本文的探討希望可以為其起到正向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孟偉,傅澤強.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模式[J].環境工程技術學報,2011,1(1):1-6.
[2] 高瑩.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模式[J].化工管理,2016,9(32):306.
[3] 王歡,聞靜.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的科技發展趨勢探索[J].科技與創新,2016,10(2):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