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建設能夠大力弘揚社會主義現代化。本文對國內外各高校的圖書館工作的定位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在黨中央大力倡導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今天,圖書館作為高校貫徹落實黨中央重要部署的主要陣地,其作用日漸突出,定位越來越科學。
關鍵詞:圖書館;高校;互聯網;定位
1 互聯網時期高等院校圖書館的變革
1.圖書館的設備、設施越發具有可組合、伸縮、以及交互式體驗。在未來的高校圖書館中,藏閱空間的比例將發生逆轉,給讀者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空間進行使用,以便進行私人的或者合作的研究學習或者進修。
2.服務功能前移,館員發揮助理的職能。高校圖書館將信息服務向知識服務進行遷移,其領域包含重點學科、新興學科,甚至在專業課堂中也能通過互聯網享受到圖書館高效的服務。
3.監控科研數據,提高項目參與度,增強對學科科研的支撐力度。許多海外大學圖書館在本校和其他高校的科研項目上積極介入,在科學研究中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對相關數據采集監護工作進行全程跟蹤,以期希望更好的發揮圖書館的作用[1]。
4.提高各類現代技術在圖書館工作中的應用比例。高等院校圖書館應該與時俱進,積極將現代科技技術引入到日常服務中來,幫助提升圖書館工作效率和服務態度,更好的發揮服務功能。
5.大力提倡“自服務”。高等院校圖書館在未來發展中,應注重建設有關的體制機制,提高讀者“自服務”的積極性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讓讀者即成為資源的“利用者”,也成為自愿的“建設者”。
6.建設智慧型圖書館。高等院校圖書館應加強在“信息技術”、“移動終端技術”、“數字新媒體技術”、“虛擬現實化技術”、“個體感應技術”等多方面的綜合利用,確保一流的智慧型圖書館在校園中拔地而起。
2 目前仍然存在的問題
在資源建設方面,高等院校的商業數字資源所占比例仍然較高,根據權威部門統計,部分高校的數字資源占比超過80%,自建資源欠缺且質量不是很高。
在服務方面,高等院校圖書館服務滯后。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用戶不局限于在校生和高校教職員工,還有許多社會上的用戶。鑒于不同類型的資源、各種資源來源不一、數據庫異構等問題使得各類資源難以統一展現給用戶。為用戶提供的資源檢索服務往往需要通過多個平臺入口才得以實現檢索[2]。
此外,導航系統的不完善、個性化服務、主動服務和推送服務的不深入等也增加了普通用戶的使用難度。
3 高等院校圖書館的發展契機
廣泛、系統、完整性以及專業性是高等院校圖書館在保證完成日常教學任務和科研時所需要收集的文獻的重要特點。與公共圖書館不同的是各高等院校圖書館針對館藏資源進行二次開發的條件明顯要強。發揮好這個優勢,可以“一舉兩得”,既能實現社會效益,也能完成經濟效益。
圖書館自身也有必要不斷成長。將服務對象進行分類,不同的類別提供不同程度的檢索服務??梢允箞D書館的信息服務越發的完善。所提供的信息和社會越發的貼近。也可以對大學生的素質有一個顯著的提高作用。因為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出的個人和企業的需求。很強的專業性是高等院校圖書館館藏資源所具有的先天優勢,可以將其補充到社會文獻中去。
4 西方高等院校圖書館工作現狀
在西方,向公眾開放的高校圖書館多如牛毛。各個高等院校圖書館憑借自己完善的功能,齊全的設備,海量的館藏資源,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的目光,成為他們生活學習科研的幫手。
美國耶魯大學作為美國知名學府,在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該大學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為全部開架,不論讀者是否本校,本學院,本系內部人員,亦或是社會上的人士,也無論身處耶魯大學圖書館總館,還是各個專業圖書館,亦或是研究中心,研究生或者學院的圖書館,都享有同等的權利,包括可以免費上網,使用學校的wifi,將圖書館辦成“開放”圖書館。甚至成了游人來校參觀的景點。圖書館內部莘莘學子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者每一位來訪者。
德國情況則有些不同,高定價的德文書籍讓一些人望而卻步。所以,德國各個大學的圖書館會購置大量的新版教科書來滿足學生的節約需求。各個高校每年都會購置包括法律學專業的論文或者專著在內的各種新書,專業領域涵蓋各個方面。“大學圖書館的城鄉差距”并不是非常明顯的顯現出來。
而各個圖書館對借閱者并沒有太多的限制,在借閱者能力范圍內,可以盡可能的多拿自己需要的書籍而不會限制借閱數量。所以,在德國各個圖書館的還書處經常可以看到的是提著行李箱或者背著登山包來還書的人們。
同美國相同的是,市民也是德國圖書館歡迎的服務對象。市民可以在德國翻閱舊報紙,舊書籍以及期刊雜志而不用抵押任何證件,或者花錢辦理校友證等。
圖書館的細節方面則是英國人重點關注的對象。用“上課的教室”來形容英國各個高校的圖書館則更為貼切,圖書館為借閱者提供復印服務,方便同學們更好的搜集資料,同學們在圖書館的時間是在課堂上時間的4倍。為了保證同學們在圖書館更有效的利用館藏資源,館方盡可能在細節上做到精益求精。例如:在圖書查閱處每隔幾步就會發現有鉛筆和紙,目的是為了方便學生記錄正確的書號;圖書館的書庫都是開架式的,上面印有書號編目以方便查找;書桌上裝有自動開關的照明燈具;如果某本書沒有看完,只要在書中夾上一張預定的卡片,就可以連續使用三天。
5 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
探索高校圖書館模式下的學科館員制度,是創新服務模式的新趨向。創新服務作為學科館員制度的本質,它從服務的理念、服務的內容、服務的方式和服務的模式等方面對學科館員提出了新要求[3]。
各種社會媒介的融合是新時代的大勢所趨,實時簡訊的發展,電子郵件的高效,即時通訊工具如QQ,微信等工具的興起,成為圖書館的非顯性知識交流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作為新時期高校文化工作的主要陣地,圖書館應當充分利用,合理吸收,細化專題,通過“搜集知識”→“組織知識”→“傳遞知識”→“應用知識”最終達到知識創新的目的。作為服務者,應該以用戶為核心,“用戶目標”驅動圖書館服務,評價標準不僅是“是否解決問題”,幫助對象解決其他知識力所不能及的問題。同時也不應忽略知識的增值屬性,借助圖書館獨特的優勢,加工完善現有的文獻,形成獨具特色的信息產品,而非單純通過對資源進行占有來體現價值
作為各個高等院校教學水平以及所具有地位的具體體現,圖書館對本校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的幫助越來越大,這也是各個高等院校在建設圖書館方面所遵循的趨勢。因此,在定位高校圖書館的作用時,第一,應該堅持“以人為本”,以“全心全意服務讀者”為導向;第二,要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要有,二者不能偏廢;第三,要堅持“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并舉,二者都要兼顧。做到短期和長期相結合。
總之,在高等院校中,圖書館的作用日益重要,與所在高校的專業以及學科契合程度越來越高,因此,淺析高等院校圖書館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對服務模式以及觀念進行改革,樹立現代圖書館的服務體系更好的為讀者進行服務勢在必行。同時也為當前形勢下的高校改革和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朱強.國外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及其啟示[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24(05):12-15.
[2]蘇新寧.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5,41(06):4-12.
[3]龔雪竹.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微博的比較分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32(06):78-82.
作者簡介
張永華(1964-),男,漢族,福州市人,講師,大學??疲綎|聊城大學圖書館,研究方向:農業經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