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摘 要 目前中職烹飪專業的人才培養跟不上餐飲業發展的步伐,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滯后的主要因素,對中職烹飪專業操作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從更新教學理念、借鑒先進的教學模式、合理設置課程、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嘗試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是教改的重要突破口。
關鍵詞 中職 烹飪專業 微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1微課的認識
關于微課,其最早由美國設計師David Penrose提出,主要指根據課堂教學要求,利用5-10分的視頻使教學中的知識點展示出來,是符合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重要網絡教學資源。從微課的特征看,主要表現在:第一,短小精悍。微課的運用對時間控制較為嚴格,涉及的視頻內容需在十分鐘以內展示完畢。盡管展示時間較短,但其卻將課堂內容中的重點、難點等突顯出來,使學生對學習目標更加明確。第二,微課的制作較為簡單。由于微課內容微小,且課程研發目的比較明確,僅需根據課程需要將教學內容融入視頻中并在課堂中展示,便可達到教學的目標,整個制作過程極為簡單。第三,微課資源的利用較為靈活。大部分微課視頻在容量上保持為幾十兆,可直接將其存儲于終端設備中,這樣學生在業余時間學習時,也可對微課視頻反復播放。
2目前中職烹飪教育現狀
2.1師資隊伍
許多烹飪專業教師,特別是年齡比較大的教師,教育理念落后,能力結構不完整,年輕教師實踐經驗少,實踐能力落后于理論知識,由于長期在學校從事教學,與社會餐飲行業的新知識、新工藝、新原料、新設備等脫節,教學品種不能滿足社會需要,不能主動接受新知識、新技能,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已發展到相當的水平,日漸改變著教育教學理念。
2.2課程設置
傳統的烹飪專業的課程設置大多為統一課程、統一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的課程模式,缺乏溝通和融合,中職烹飪專業教材編寫也存在使用時間周期長,知識性和趣味性不足,理論和實踐脫節,不能真正做到理實一體化,真正實現“講、演、練、評、鞏”的要求。
2.3教學方法
中職烹飪專業教學方法過于陳舊,雖然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滲透到個專業教學中,但由于多種因素,大多學校的教學方法仍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教師被動的教,學生被動的學,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不能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教學效果不明顯,效率低下。說明課程和教學方法不能有效吸引學生,更談不上主動學習習慣的培養。
2.4能力培養
學生的能力培養缺乏創新性,由于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不全,學生學到的知識局限在教師教的范圍中,對知識的更新和技能的創新能力缺乏,在加上缺乏學校與企業的協作和溝通,因而形成了比較呆板、單一的學生能力落后的被動局面。
3微課在中餐烹飪專業課堂的應用策略
建立互動型微課資源平臺是烹飪專業建設的有效途徑。通過多學科分工與配合,開發系列專業微課程,微課時間控制在10分鐘以內,要求知識點集中而凝練,講解透徹。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增強課堂效果,微課在烹飪專業課堂的運用如下:
3.1微課在課前預習環節中的運用
在課前預習環節中,教師需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進行教學視頻的制作,上傳到教學資源平臺,由學生通過對微課視頻進行分析,自主完成單元學習預習和復習鞏固的過程。這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講授時間可得以縮短,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也較為容易。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行完成視頻資源的下載,做好課前預習工作。
3.2微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課堂中微課的運用并非指為單純播放視頻,許多教學方法如情境創設或小組討論等都可作為微課的輔助性教學手段。以小組討論活動為例,不同小組可根據課前預習中的問題,進行相關結論的討論,并由小組代表進行發言。該過程完成后教師便需進行課程的導入,將具有吸引力的微課視頻進行播放,確保所有學生被帶人課堂中。所以在觀看視頻中容易產生一定的心理共鳴,進而對課堂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3.3微課在課堂總結與拓展中的運用
課堂總結與拓展的目的在于使學生知識體系得以構建。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可將具有總結性、反思性的視頻向學生展示,嘗試解決專業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理論課缺乏新意、枯燥難懂、內容單調乏味;現場示范課不夠直觀,學生看不清,教學成本高、教學內容不易掌握等實際問題。
4微課在中餐烹飪專業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通過微課學習和制作過程,我校完成了中式烹調工藝、食品雕刻與拼擺、烹飪營養等微課程12個,開發后即投入到實際教學當中,并上傳到學校資源庫平臺,教學上取得良好的師生好評。
(1)提高教師在專業教學中運用教育技術的能力,特別是微課制作中屏幕錄像軟件和視頻處理軟件方面的能力,培養一批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現代微課制作技術的教研人員。
(2)建立微課資源庫平臺,利用網絡建立學生學習和鞏固知識的新通道,可實現學生利用手機等終端設備24小時在線課堂內容學習(即翻轉課堂形式),提高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完善的能力。通過微課資源推廣到其它專業群教學,也使教師和學生可借助平臺資源參與學習得到提高,實現資源共享最大化。
(3)從認識、學習微課的含義、意義及發展趨勢著手,通過專家講座、小組討論、網絡學習、組內交流等方式了解微課,使專業教師產生興趣,創新理念,拓寬視野,引發思考;分析、研究微課在烹飪專業應用內容,可從微課應用范圍(必修教材、學法指導)、微課應用原則、微課應用類型、微課應用要求等方面預先確定好微課應用的相關素材,為下一步的具體應用策略與實踐過程提供研究方向上的指導和準備,最終形成以烹飪專業為主打方向的微課研究和創新體系,提高烹飪專業群整體的教學質量,形成專業鮮明、特色教學,不斷創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鄭小軍,張霞.微課的六點質疑及回應[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