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敏輝
摘 要 文章重點分析了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麻煩,基于“互聯網+”的理念,從專業的市場化調整,教學的“云”空間,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學習氛圍,實踐拓展,教學分類,教學評價等方面提出了這一專業教學模式的優化。
關鍵詞 “互聯網+” 高職 計算機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互聯網+”的發展理念已經深入社會的各行各業之中,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重要途徑。隨著“互聯網+”理念的發展,計算機網絡專業開始更加具備發展活力。“互聯網+”對于計算機網絡專業的教育既是一個教學手段,可以實現學生參與專業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也是一種教學內容,是這一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現代化知識,更加具有實用性。
1傳統的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困境
1.1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缺失
計算機網絡專業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很多知識都是具有抽象性,學生接受難度較大,教學課件的演示等現代教學手段的缺失使得這一專業的教學沒有更多的創新手段,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不高,不能滿足現代這一專業的基本需要。
1.2教學方法單一
這一專業教師沒有更多的教學資源,在教學方法上也是難以實現多元化,因為現代化的教學方法都是需要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支撐。例如,我們開展案例式教學,就需要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設備的缺失,使得我們開展現代化的教學方法也是難以開展。
1.3學生基本素養不高
高職教育的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計算機網絡專業的課程內容相對都是比較抽象、難以理解,他們對這些理論知識的理解難度較大,學習的效果不好。少數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更多地沉迷在手機上,不僅影響自己的學習,同時還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因此解決學生學習困境是這一專業教學的難點。
2基于“互聯網+”構建教學新模式的措施
2.1專業培養進行市場化調整
高職教育需要在計算機網絡專業的設置上和人才培養計劃上不斷融入人才市場的需求,因為一個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專業,就需要其畢業生在進入人才市場之后,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校的就業率。例如,現代職業教育學校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就是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是對人才市場需求的科學研判,只有不斷提升實踐能力,學生在今后的就業中才能更快上手,成為企業的技術骨干。另外就是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學生在團隊合作中與同事的協作能力也是現代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重點培養的方向。
2.2構建該專業教學的“云”空間
由于“互聯網+”滲入職業教育領域,微課教育的發展就是基于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各個高職學校的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資源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借助網絡平臺,實現各個學校之間的教育資源共享,可以進一步提高該專業教學的教學水平,同時這種教學“云”空間的拓展也進一步踐行了這一專業的現代化的專業理論,即實現了現代信息化技術的具體應用,給學生做出了一個應用型的教學案例。網絡教學更加具有多元化的教學特點,學生可以在相關知識的學習中更加具有選擇性,由于這些知識點的學習時間較短,學生學習起來更具效果。
2.3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的應用性較強,高職教育更加突出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需要教師進一步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法和手段的不斷更新升級,這種“互聯網+”引發的信息化技術使得網絡下載專業性的教學動畫、短片更加方便,這些都可以成為該專業教師的教學素材,更好地滿足現代教育的基本需要。同時教師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不斷構建這一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例如翻轉式教學,就是實現相關課程的內容前置,首先布置一些教學任務,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相關的問題答案,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開展相關內容的討論,這種教學方式只有學生具備上網查找資料的基本條件,才能實現,因此,隨著學生筆記本、手機等普及,這些教學方法便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2.4延伸學習效率,營造學習氛圍
信息技術平臺,可以進一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實現學生通過自媒體的聯系。該專業的教學可以借助這一平臺,引導學生開展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他們今后崗位的適應性。只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就可以實現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營造,在學生中不斷樹立學習風氣。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被進一步激發。這種信息平臺可以實現匿名的交流,教師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學習,學生也不必擔心老師知道自己是誰,可以放下包袱,與教師交流學習專業知識的心得,不斷提升專業學習水平。
2.5多元化的考證,拓展實習的范圍
由于高職教育都是需要學生不斷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的基本技能,這些掌握程度的主要體現就是國家組織的各類職業資格考試,通過資格考試的學生,就可以拿到相關的證書,這些證書可以進一步體現出學生在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性和專業技能。因此,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學生也需要進一步重視考證學習,不斷武裝自己,增加自己在找工作過程中的籌碼,針對相關專業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練習,最終考取職業資格證書。
3結語
高職教育培養的主要是專業技能型人才,需要學生更加具有動手能力,因此需要學生在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中實現教學的互動性。“互聯網+”技術可以實現高職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進一步更新該專業教學內容,實現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蘭.高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1.
[2] 張巖.“互聯網+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6(02):70-73.
[3] 司曉等.“互聯網+”是什么[J].互聯網經濟,2015(04):36-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