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國剛
摘 要:本文首先對群眾文化做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最后詳細闡述了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群眾文化;管理機制;活動形式;基礎設施;文化交流
1 群眾文化概述
群眾文化活動作為人們生活當中的主要娛樂方式,通常是以自娛自樂為目的,人民群眾在其中占據主要的地位,通過相應的活動方式,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其主要具有兩個特點,首先,人民為其中的主體,活動只是作為客體而存在的;其次,內容較為廣泛,其中包括了很多內容,如舞蹈、表演、歌唱等,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以娛樂為目的。合理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拉近社會當中居民之間的距離,創建出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從而使我國社會向著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并且群眾文化開展的過程中,可以宣傳相應的文化,從而對群眾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使群眾在教育中受到相應的啟發,群眾文化活動長久開展之后,不斷對群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了我國群眾的總體素質,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精神文明的建設。
2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單調
近年來雖然群眾文化建設事業取得了明顯進步,但是在內容選擇方面仍然比較單調,不夠豐富,導致參與的人群數量有限,影響了群眾文化的發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單一化,滯后于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與社會的發展也不相匹配。由于群眾文化活動比較單調,導致部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不夠高,也影響了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無法滿足群眾精神文化建設的要求。內容的單一性,
影響了我國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從而導致打麻將、賭博等活動盛行,給我國的群眾文化建設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同時內容的單調性,也導致了部分群眾難以參與,從而使文化建設工作難以順利地進行,難以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二)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
部分文化管理單位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缺少規劃,缺少明確的發展目標,在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比較混亂,也影響了群眾文化的發展。一些文化管理部門在制定群眾文化發展目標的過程中,沒有認真做好相關的調查研究,導致文化活動得不到群眾的認可,得不到群眾的響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參與文化建設活動的熱情。因此在開展群眾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結合當地的實際開展具體的文化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精神文化素養的目的。
3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對策
(一)加強對群眾文化建設的思想認識,完善管理機制
特別是在基層活動中,文化活動的建設更加困難,而且由于經費的制約,導致基層文化活動無法開展,或者開展的質量和水平不高,并且長期得不到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人民群眾的個性化和多元化對文化形式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化,審美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簡單的文化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文化需求。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更渴望參與更多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而且群眾文化的建設對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能夠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從思想上加強領導干部對群眾文化建設的認識。各級文化宣傳和建設部門對文化建設要有足夠的重視,完善相應的管理體制。群眾文化應該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以確保各級文化部門的文化建設的任務和措施能夠落到實處,提供更多的文化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把群眾文化建設列入各級文化部門的考核機制內,將文化建設作為各級文化部門發展的重要的考核指標,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基層群眾參與文化活動建設中去,增加文化建設的活力。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活動,為群眾文化建設注入發展的活力,也為群眾文化建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以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群眾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二)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所增加,所以,在新形勢下,城市群眾文化建設應該豐富活動形式,比如,組織太極拳表演、秧歌大賽、足球賽、籃球聯賽以及廣場舞等特色活動,以滿足各類群眾需求,吸引更多的群眾積極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針對一些老年人較多的社區,可成立“老年之家”,開展一些適合老年人的活動,比如報刊閱覽、棋牌、乒乓球、臺球、踢毽子、書法繪畫等,并定期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比賽活動,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三)加強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現今,在我國的很多城市小區中,由于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欠缺,很多老化或損壞的文化設施得不到及時的更換維修,阻礙了城市群眾文化建設的步伐。所以,作為社區管理部門,需要積極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外來資金,鼓勵社會公益性活動捐贈,同時還可以依靠政府部門的投入及社會資金籌集等方式來加快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除了加快場館建設之外,還需要做好場館內部設備的采購工作,所采購的設備要安排相應的責任人進行管理,定期完成設備的維護保養,以增加其使用壽命,嚴禁群眾私自占用文化設施,盡可能地提升各個場館的開放性,對于一些特殊性場館設施可以適當進行收費,來增加其后期維護和設備采購成本。
(四)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
群眾文化隊伍的匱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群眾文化的發展。目前由于待遇等問題,缺少專門的文化建設隊伍和人才,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表現為缺少有效的組織人才;群眾文化建設比較混亂等。因此,在新時期下,應當將群眾文化建設隊伍建設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強培訓,堅持以人為本,從群眾的利益出發,做好文化隊伍建設工作。要加強對群眾文化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吸引專門的文化建設人才,對于熟悉群眾文化活動的人才應當采取補貼等方式,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其中。
通過積極地培養文化隊伍,塑造良好的文化建設氛圍,從而使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到群眾文化建設活動中,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從而提高文化建設的活力,提高文化建設的吸引力,促進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五)融合不同的文化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文化在群眾文化中有多種體現方式。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中,要針對不同文化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更要注重在文化交流過程中的文化融合問題。首先,要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異,在差異中找到文化交流融合創新點,調動參與積極性,從而促進群眾文化的交流。其次,在群眾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注重新舊文化的融合,即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問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文化改革的要點,既不能放棄傳統,也不能武斷創新。最后,要注重不同文化融合的形式,不同的文化在進行交流時,有些適合文字融合,有些適合影視傳播交流,有些則適合在口頭語言上交融,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文化融合,能夠使傳統文化更好發展。
4 結語
綜上,要發展和諧社會就要重視群眾文化的建設,在新形勢下,發展群眾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是順應時代的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提高群眾文化發展的水平,不斷發展,不斷創新,跟上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才能讓群眾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建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社會主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晰雯.試論如何在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J].鴨綠江(下半月版). 2014(04)
[2]張璐艷.加強文化館建設,做好群眾文化工作——論新形勢下的文化館建設與職能發揮[J].大眾文藝. 2012(14)
[3]于曉梅.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工作[J].黑龍江史志. 2008(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