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留平
摘 要:在中職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中,多元化教學體系構成部分主要包含多元化教學與實踐兩大體系,將與課程相關的多元化技術信息進行有效整合,依賴紙質教材,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網絡與實踐等現代教學技術,從不同角度為學生呈現液壓與氣壓傳動相關技術。基于此,本文主要論述了該課程多元化教學體系相關知識,希望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幫助。
關鍵詞:氣壓傳動;多元化教學;體系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3.217
0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加劇,就業形勢更具嚴峻,中職院校怎樣在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又具備社會實踐技能,這一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所以,中職院校為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構建相應的多元化教學體系,加強課程建設,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教學現狀分析
(1)課程教材內容落后,編排不合理。在實際教學中,現有教材內容仍以流體力學理論、液氣壓傳動元件及回路等內容為主,各章節內容編排缺乏關聯性,且很多內容落后,與實際應用結合的內容非常少,因而在學習時,學生無法掌握學習重點,不能從整體上正確認識課程內容,削弱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就不言而喻。比如,在傳動力學理論章節中,很多傳統教材內容都是介紹流體三大方程,引入“液動力”內涵及計算方法。列舉實例時,所選實例比較抽象,與實際應用沒有太大關聯,同時在后期元件章節內容介紹中,并未詳細介紹此部分知識內容,使得學生學習此部分知識時,感到壓力很大,不能很好的理解。另外,此部分內容與液壓、氣壓傳送課程缺乏相關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消失。
(2)教學手段單一化。課堂教學中,受教材與資源限制,傳統教學模式中,輔助教學手段為多媒體演示方式,也就是以圖片或動畫形式為學生展示教學內容,結合老師講解,學生獲得直觀的專業原理知識。但該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學習缺乏自主與主動性,學生學習比較被動,且系統原理展示與實際應用聯系不大,所以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比如,各類液壓泵工作原理介紹中,傳統教學材料通過簡化動畫為學生展示,其能夠將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直觀,但無法體現元件的實際特征,齒輪泵困油現象介紹中,問題所在位置及原因得不到清晰展示。
(3)學生實驗學習缺乏積極性。專業實踐實驗教學中,當前實驗平臺仍以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構建的平臺為主,比如液壓傳動系統,受配置硬件影響,回路搭接有限,此外接口拆裝費耗費時間與人力多,使得實驗環節過程中,大部分時間用于系統元件的連接上,系統設計與整體認識不足,使得學生不能清楚的認識到實驗所學內容,因而實驗學習缺乏積極性。
2 液壓與氣壓傳統多元化教學體系具體內容
在中職院校教學中,液壓與氣壓傳動多元化教學體系,有效整合了與專業相關的多元化技術信息,以紙質教材為主,結合實踐、多媒體及網絡等現代教學技術,為學生專業課程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能夠更好的掌握所學重點內容。
(1)依靠優秀紙質教材。在《液壓與氣壓傳動》專業學習中,紙質教材依然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精華的一種繼承,課堂學習主要參考資料采用國家普高“十一五”規劃教材,為學生直觀呈現了該專業課程的整體知識結構。另外,依賴教材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有序的引入了多元化信息內容。
(2)現進多媒體教學課件。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很多中職院校都設立了多媒體教室,這就使得液壓與氣壓傳動專業教學體系建設,有了硬件支撐。多媒體教學課件,是老師不斷總結實踐教學經驗,引入先進教學方法及多元化教學信息,由此制成教學課件,其主要包含內容講解、元件圖片及動畫演示等,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設計,知識由抽象轉為形象生動,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也隨之提高。
(3)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作為一門網絡課程,《液壓與氣壓傳動》已全面上網,依托校園網,為了更好的實現精品課程建設目標,利用網絡平臺,學生可獲得多媒體課件、教學與實驗、考試等大綱、習題庫以及教學錄像等教學資源。網頁鏈接提供一些專業網站,供學生查詢資料,獲得更多的知識。利用班級QQ群等,解答學生疑問,增強師生交流。在確保網絡課程資源正常使用的基礎上,與教學實踐、最新成果及發展動向等相結合,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與完善。
(4)實物教學。對于液壓系統而言,液壓元件是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其工作原理與結構也是液壓技術學習的重難點部分。教材平面圖不夠具體與直觀,對學生學習液壓元件有很大的影響。而多元化教學體系,為學生搜集整理了液壓元件常用的彩色立體結構圖,學生可以直觀了解元件結構組成,深入了解理論知識。課程專業實驗室配有元件展示柜,展示的實物模型主要包含常見液壓泵、馬達及氣體液壓閥等,因這些元件結構是透明的,便于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知識,更好的掌握其結構。
(5)工程實踐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要將液壓與氣壓傳動多元化教學體系,靈活的與工廠實踐生產相結合,到企業拍攝相關技術具體實例照片,在課堂理論教學中穿插引用,引導學生明白專業課程學習目的,掌握液壓、氣壓傳動技術特點及其實際應用,在此基礎上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自主性。
(6)搭建習題庫。利用習題,有效檢驗課堂教學效果。多元化教學體系中,為液壓、氣壓傳動技術精心編制了相應的習題庫,在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資源共享,輔導答疑過程中與學生探討重難點知識,學生提出、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校教學工作中,液壓氣壓傳動課程屬于一門基礎性課程,對其進行教學改革,對教學效果的提高非常重要。中職院校要將課程教學與企業實際緊密相連,校企合作深入開展課程改革,確保專業課程教學目標能夠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同時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實現高素質、技術應用型優秀人才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上學生畢業后,才能更好的適應崗位工作要求,為企業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程錦鋒.基于工作的液壓與氣壓傳動課程改革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1):51-52.
[2]張國慶,劉保軍,盧滿懷.“液壓與氣壓傳動”教學策略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04):6-8.
[3]胡萬強.液壓與氣壓傳動實驗改革探索與實踐[J].許昌學院學報,2017,36(02):136-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