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冰(旅俄華僑) 研究方向:俄羅斯西伯利亞藝術史 □Sosnovskaya N.(莫斯科師范大學) 研究方向:俄羅斯藝術史
西伯利亞木刻版畫流派的傳承者
——記俄羅斯西伯利亞著名版畫藝術家季莫霍夫·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
□楊嘉冰(旅俄華僑) 研究方向:俄羅斯西伯利亞藝術史 □Sosnovskaya N.(莫斯科師范大學) 研究方向:俄羅斯藝術史
西伯利亞木刻版畫流派是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的第一個十年里俄羅斯藝術領域里的一個顯著現象。該流派在導師俄羅斯人民藝術家帕什托夫的引領下,多達數十位成員參加、組織和舉辦了幾乎俄羅斯所有層次的版畫展覽,他們展出在各地的作品都表現出高超的技能、巨大的藝術優勢,每位成員的突出個性都賦予了該流派不可或缺的價值。季莫霍夫就是其中的一員。
西伯利亞;木刻版畫;流派;代理校長
季莫霍夫·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以下簡稱季莫霍夫)1967年生于白俄羅斯戈梅利州的卡琳科維奇市,1984年就讀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蘇里科夫美術專科學校,從此開始了他與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藝術的淵源。1987年季莫霍夫順利畢業。1993年季莫霍夫又考入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美術學院版畫專業。在這里,年輕的畫家遇到了自己的恩師帕什托夫,這次會面大概是確定季莫霍夫今后藝術道路的最主要的一個轉折點。從1995年開始,還是學生的季莫霍夫開始積極參加各種小型青年藝術展覽,在展覽上他不只展出了版畫作品,還有水彩畫作品。

季莫霍夫·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洗禮》
季莫霍夫的畢業作品選擇了為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中篇小說《一個死囚的末日》畫系列插圖。該組作品幾乎沒有主題,要根據主人公死亡日期臨近時戲劇性沖突不斷升級的心理變化刻畫畫面,選這樣復雜的主題作為畢業作品,對一個年輕藝術家來說是需要很大勇氣的:這篇小說是作家對死刑、對剝奪他人生命的強權行為的強烈抗議,而用插圖語言來表達一個偉大作家充滿激情的獨白是非常難把握的——所有的畫面都帶有警示和緊張的色彩。他跳出了以往同類題材的傳統表現手法,而是另辟蹊徑,選擇了展露絕望和痛苦的表現手法,以參差不齊、不規則的線條,以大量黑色及空間的隔離幽閉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去貫穿該系列的所有作品。每幅構圖的豎向版式沉重、壓抑的頂部設計更強調了這種幽閉:作品邊緣延伸的監獄高墻、高懸在苦囚頭上的沉重石拱。即使在使用更加開放的空間來呈現的篇幅中,依然沒有出口——樓宇在更遠的鏡頭中。這里有垂懸的天空,重如監獄的拱頂,使該畫面顯得更加封閉,令人感覺這里沒有任何希望。畢業作品展示出了這位年輕藝術家的敬業精神和創造力,該系列版畫在許多展覽中展出。他也因該系列作品在2003年全俄藝術院校畢業作品展上獲得了獎勵。
1998年,季莫霍夫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美術學院畢業了。同年,在烏法舉辦的第二屆烏拉爾黑白版畫國際造型藝術展上,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木刻版畫家們完成了第一次驚艷亮相,14位版畫家,都是帕什托夫的學生,參加了此次展覽。他們的作品在該著名展覽的一眾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而季莫霍夫也是這次烏法國際造型藝術展的參賽者之一。1998年也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因為這一年也是在帕什托夫的領導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木刻版畫工作室創建了。從創建之初季莫霍夫就是俄羅斯這一獨特協會的積極參與者之一。
2000年,季莫霍夫取材于阿斯塔菲耶夫中篇小說《牧童和牧女》而設計的插圖,參加了第一次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木刻版畫工作室作品展覽。他的插圖具有鮮明的敘述性,讓文字更加通俗易懂。阿斯塔菲耶夫中篇小說中悲傷的開頭被季莫霍夫的插圖展現得淋漓盡致。從此,他開始嶄露頭角。
2001年季莫霍夫成為位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俄羅斯藝術科學院烏拉爾、西伯利亞、遠東分院版畫工作室的進修生,并于2004年結束了藝術科學院的進修。在傳統大型畢業匯報展覽上,油畫、雕塑和版畫三個工作室的畢業生展示出了大量的優秀作品。而季莫霍夫透過其作品展現出的才華尤為突出,用實力證明了他是一位有能力的藝術家,能熟練運用各種手法(木刻、水彩等)展現大自然的美、小城市老街巷的寂靜、崇高的精神、基督教圣像、童年夢想的浪漫和對生命的喜悅、絕望以及內心世界的慌張等諸多內容。
在結束了藝術科學院的三年進修后,憑借自身修養和對藝術的獨到觀點,季莫霍夫一直富有創造性地勤奮工作著,創作了不少饒有趣味的系列插畫、架上版畫、水彩畫以及色粉畫等。他的版畫作品參加了邊疆區乃至全俄的各種展覽。他在這些木版畫作品中顯露出了大師級的構圖水平和出眾的線條運用能力,可以說,從2000年開始創作的系列架上版畫《狩獵故事》,2002—2003年創作的《河邊的童年》已初具個人風格特征。此時,創作的主題也初見端倪——森林、河流,作者將創作重點轉移到了表達自己欣賞無憂無慮的童年及小城生活上。
由三聯版畫組成的小系列《狩獵故事》充滿了獵人短篇小說中的奇妙。黑白色版面因創意的構圖而美麗別致,因基調的鋪陳更具表現力。比如,在《烏塔卡》中作者巧妙地著眼于敘述者及其同伴,在全暗的木板銀白背景中刻畫了他們的形象。他在光斑中雕刻了美麗鳥兒展翅飛翔的瞬間,突出的對角線給冷靜的構圖平衡增加了力度。

季莫霍夫·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兇手》
《河邊的童年》系列作品,泛著銀光、像被雨水浸透的畫面完全是另一種方式的詮釋。這一系列浸透著多愁善感的心緒,作品被浪漫的童年回憶所籠罩。在這些作品里,作者逐漸擺脫前期作品所特有的敘述性。整個系列充滿著陽光、溫暖的夏雨、對僅在童年時方有的幸福的愉悅的追思。所有畫作的主要角色都是寬廣的、流向未知遠方的河流。駕著木筏的小男孩們、透過傾斜的雨絲閃耀著的彩虹、碼頭邊上的一艘艘小船、夏季的雷雨——所有人、所有事物都與自由平靜的河面聯系起來。

季莫霍夫·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小公牛》

季莫霍夫·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 《小綿羊》
而2003年創作的《祈禱前的鐘聲》系列是奠定了他藝術成就的真正開始。這一系列中的每一幅畫作都飽含崇高的精神、對《圣經》中永恒圣像理解的深度。許多作家都傾向于選擇基督教情節的題材,從中汲取了全人類對信仰、愛情、悲傷、苦難、智慧的理解。季莫霍夫對永恒圣像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在畫幅中勾勒出許多閃耀的光芒,使之彌漫在作品整體架構中:這些光芒籠罩著耶穌,與逝者分隔開來,四周天使圍繞;天使的外貌勉強可以辨認,他們與云彩融合,形象均偉岸、強壯、有力,在《洗禮》和《耶穌升天》中體現出無肉體的結構。
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俄羅斯藝術研究院工作室任職的那些年,他還創作了另一個有意思的系列——《日子》。這完全是另一類作品:它們講述畫家的日常生活、快樂和煩惱,以及創作狀態。作品帶有幽默、輕微的憂傷調子。作品不只是記述畫家生活的某些瞬間,它們讓欣賞者與畫家感同身受。
要特別指出的是,季莫霍夫有一個系列的創作彰顯出了其善于獨立思考、才思廣泛的特質:《威尼斯狂歡》(2010年,木版畫)。著名的威尼斯狂歡起源于11世紀,18世紀是它節日慶祝的巔峰期。這個世紀滿是假面,人與人之間關系極度自由,感情輕佻、虛偽,這些都成為了這一系列木版畫的創作情景。畫面并沒有帶給人們這個“歡樂節日”應有的歡樂感受。相反地,一張張有著鉤嘴的面具掩蓋住了人們真實的臉孔和感受,我們只看到了可怕和不祥;唯獨系列中的作品《兇手》里出現的人物沒有戴面具,暴露了自己的真實面目,這面目后卻隱藏著最卑劣欲望的興奮。
近幾年,他在展覽上出現得更多的畫作,滿是自然的美景和普通人們的憂慮與歡愉,代表作有《小綿羊》《小公牛》《馬》等,均創作于2012年。相較畫家過去幾年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畫家對黑、白的對比應用發生了變化,這些作品更加清楚、柔和。畫家似乎就駐足而視,置身于俄羅斯鄉村那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當中,遠離城市的喧囂,這里的一切是那么地寧靜和諧,給人一種心靈的憧憬和洗滌。
2014年,季莫霍夫成為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藝術學院版畫教研室教授。2011年起,他被任命為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美術學院副校長。2016年,被任命為代理校長。季莫霍夫極好地協調了他所有的創作、教學和組織工作,證明了他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版畫藝術家。
[1] 洛馬諾娃.20世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藝術史[T].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國立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