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冰
【摘 要】 經濟法可以對市場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的調節,對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從經濟法和經濟法功能的含義出發,分析了我國經濟法現存的主要問題,最后對新時期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了相應的探討,希望大有裨益。
【關鍵詞】 經濟法 社會經濟功能 含義 問題
引言
經濟法的頒布與實施主要是為了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管理與協調,以維護社會市場的經濟秩序。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的轉型時期,在這一過程中引發了一系列的民生問題,而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對當前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具有直接的意義。要想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就應該從理論上對經濟法的功能以及社會經濟功能進行研究。所以,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經濟法和經濟法功能的含義
經濟法是國家從整體經濟發展的角度,對具有社會公共性的經濟活動進行干預、管理和調控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概念是經濟法學研究的首要問題,也是經濟法立法、司法等活動的基礎問題。經濟法是對市場經濟、商品經濟的匯總性規定,在一定范圍內對社會生產、經濟發展、社會經營起著協調作用。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作用下,我國經濟市場出現社會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大等問題。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本質上就是經濟法對社會中的人、財、物的影響,經濟法的頒布與實施直接影響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再加上經濟全球化的興起,使得我國經濟逐漸邁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將我國的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結合起來,對整體經濟關系進行調整,并要利用法律的強制性來調整市場經濟,從而實現社會公平。
2 我國經濟法現存的主要問題
2.1 沒有形成系統的經濟法體系。目前,我國現存的經濟法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為沒有形成系統的經濟法體系,具體表現為:第一,在經濟法的立法環節存在問題,對于一些有爭議的經濟行為沒有確切的定義;第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部分法律法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并逐漸被社會所淘汰;第三,一些法律法規獨立性強,相互之間銜接性差,造成現實經濟生活中各種不協調的問題。
2.2 我國現有經濟法可操作性差。一般來說,立法主要包括實體立法與程序立法兩方面的內容。從目前我國的經濟法立法情況來看,其程序立法不但十分簡單,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就會加大實體立法實施的難度,導致現有經濟法的可操作性較差。
2.3 地方保護主義現象的屢屢發生。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一些執法機構和執法人員為了保障其管轄區域的經濟利益不受影響,經常在執法過程中實施地方保護主義,這就使得地方保護主義現象的屢屢發生,從而影響經濟法的有效實施。除此之外,由于法律權限的問題,部分監督機構對上述問題不夠重視,任由其發展,使得經濟法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揮。
3 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
3.1 社會經濟信息傳輸功能。經濟法都是依據社會經濟特征、社會環境來進行制定的,因此經濟法具有的第一個功能便是能夠傳輸社會經濟信息。宏觀層面來講,首先,經濟法能夠傳遞出社會經濟制度信息,從經濟法對待市場與計劃的態度中我們能夠分析經濟法所使用的社會環境中的具體經濟制度;其次,濟法體現了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經濟體,其所配套的經濟法也要更為細化與完善。從微觀的角度來看,經濟法可以向經濟參與者傳達自身經濟權利與經濟義務信息。具體來說,就是經濟參與者可以享受哪些權利以及承擔哪些義務,法律允許框架之內的經濟行為有哪些,法律禁止的經濟行為有哪些等。
3.2 指導經濟行為的功能。商品經濟中經濟行為所涉及的幾個基本環節就是商品生產、商品交換和利益分配。在自發的市場環境之中,社會經濟行為單純由市場進行自發性調節。雖然市場調節具有一些好處,但是市場調節卻具有明顯的自發性和盲目性,生產資料會自覺向利潤高處集中,而不會顧及造成的社會成本和社會實際收益。例如,在特殊時期,一些商人存在囤積居奇行為,雖然這種行為可以實現個人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此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無法估量的。因此,經濟法的一個重要的社會經濟功能就是代表最高理性對經濟行為進行指導,雖然最高理性與個體經濟參與者的短期利益相悖,但是卻可以實現全體利益的最大化。
3.3 刺激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經濟法所具有的刺激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應該說是經濟法的各個社會功能的綜合作用。首先,經濟法對于經濟主體行為的規范可以使經濟運行更加高效有序,從而創造出有利于經濟運行發展的最佳經濟環境;其次,經濟法可以有效保障各個經濟主體的正當權益,增強經濟主體依靠正當途徑發展自我的信心;最后,經濟法對社會生產資料的調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社會生產資料投向社會公共福利領域,并能夠讓部分經濟產品傾斜于社會弱勢群體與危急情況,以便維持社會經濟框架的穩定性。
3.4 降低經濟運行成本的功能。經濟運行的成本除生產成本之外,還有商品流通交換成本、利益分配成本等。對于經濟運行成本來說,其大多數是由經濟運行的無序化造成的。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可以利用經濟法將節省出來的部分投入到再生產中。例如,為了避免生產力的浪費,我國有相應的物權法對其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這樣就可以讓生產力在物權保護領域得到有效的利用。
結束語
總的來說,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是經濟法的本質與價值體現,在維持社會經濟穩定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經濟主體經濟活動的開展。然而,目前我國現存經濟法還存在諸多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研究,將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 沈顯武.論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6,(05):196.
[2] 石云.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23):284.
[3] 黃秀甜.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5,(06):220.
[4] 張潔.關于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的幾點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7,(04):197-1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