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鵬
【摘 要】 連帶責任制度是我國民事立法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民事責任制度,連帶責任制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對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的維護。雖然,我國目前的民商法中涉及到了連帶責任制,但是,總體上來講,還是缺乏系統(tǒng)性的指導。基于此,文章先描述了民商法中典型的連帶責任,然后對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 民商法 連帶責任 問題 對策
引言
眾所周知,連帶責任制度在我國民商法領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國民商法中對連帶責任制的具體概念還缺乏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說明,所以,相關部門應該對此進行充分的研究,完善民商法連帶責任制度,進而更好地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將連帶責任制度在民商法領域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
1 民商法中典型的連帶責任
1.1 委托代理。通常來講,進行委托代理時主要包括口頭形式以及書面形式兩種,但是,如果書面形式中委托不明,代理人就要承擔被代理人向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時的連帶責任;如果被代理人的合法權益由于代理人和第三人之間的惡意串通而受到損害,那么代理人和第三人需要共同承擔連帶責任;如果第三人指導行為人在代理權上的不足、超越以及過時等情況后仍然進行民事行為的實施,當他人的權益受到損害時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如果代理人明確被代理項目中存在著違法項目之后還是進行了代理行為,或被代理人明確代理人在代理過程中有違法的行為,但是沒有進行制止,這種情況代理人與被代理人都要承擔連帶責任。
1.2 承擔擔保。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擔保過程中應該確定保證人與債權人進行的約定,約定的內容就是債權人如果無法履行債務時,需要保證人對債務人的債務行為進行承擔。如果保證人償還債務人的債務之后是有權向債權人進行債務的追償?shù)模@就是承擔擔保中的連帶責任制度,這樣可以保證擔保力度,保護債權人的權益,但是會使保證人的負擔增加。
1.3 共同侵權。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進行共同的侵權行為,并損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受害人就可以向共同侵權人中的一個或者多個提出賠償?shù)囊螅鴮那謾嗳诵枰r償受害人的損失,這就是共同侵權行為中的連帶責任。
2 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出現(xiàn)的問題
2.1 民商法和程序法聯(lián)系不夠密切。民商法則被應用到現(xiàn)實過程中,其標準的變化將會對其連帶責任具有一定的影響。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民商法則還沒有和程序法則構成一種密切的關系,如若只使用民商法則這一種法律,那么將直接導致連帶責任的判斷和實施只是走個形式而已,相關部門要采取階層在前的選取模式,并且實際的法則要在程序法則施行前實行,這樣一來,就能夠為實體法則的詳細方案提供一定的保障。
2.2 責任人的相關確認不詳細。針對這種共同侵犯的行為來說,如果還沒有經(jīng)過法院的審查和管理,那么有債務權利的人就不能對被告人追尋相應的責任,然而沒有被告上法庭的相關人員就更不會受到法律的追尋。法院在對這種案子進行審查和管理的時候,法院的負責人一定要按照債權人交上來的相關信息來對被保人進行判決的追尋法律責任,但是不會追尋被告人和原告人之間的責任分置情況。
2.3 對于選擇權的運用不夠嚴格。我國法院在對民商法案子進行審訓和管理時,法院為了提升這個案子工作效率,就會需要起訴人對全部一起侵犯他權力的人一同告上法庭,但是這個權利只有起訴人才可以行使,我國法院并不可以自己就將這個權利實行。在我國的民商法則中關于起訴人權利的說明有兩種,一種是在進行民事訴訟的情況下所提出的一種訴訟權利,另外一種是為實體法的出現(xiàn)提供一種民事實體的權利。
3 民商法連帶責任問題的應對措施
3.1 從制度方面完善連帶責任。對于連帶責任而言,即使它已經(jīng)滲透到了民商法的多項條例中,但是還是有許多地方不夠完善,應該盡快地從制度上完善連帶責任的各項規(guī)定,使得在后續(xù)的使用中,能夠準確的應用,不會再出現(xiàn)界定過于模糊,不利于連帶責任的各項判定的情況。因此,國家應該盡快在制度、程序等各方面對于連帶責任的認定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這樣在實際案例中,相關工作人員才能對連帶責任進行合理的判定。
3.2 保障各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相關部門在進行連帶責任判定時,應該依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認定債務人后,應當最大限度地保證各個當事者的合法權益,不僅僅是需要保證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還應該保證負有連帶責任的各個債務人之間的合法權益。在進行連帶責任認定的時候,不能死板地按照條例進行判別,要根據(jù)案例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判定。
3.3 對訴訟程序設計予以重視。在計劃訴訟環(huán)節(jié)中,工作人員在關注當事人執(zhí)行的法律法規(guī)權利的同時,還要將其選擇的權利留有一定的法律空間。第一就是,一定要把訴訟的效率和利益的規(guī)則與所有協(xié)調訴訟工作規(guī)則當成訴訟環(huán)節(jié)計劃的時候的最基本要求;第二就是,我們在定制一些環(huán)節(jié)的立法與相關的一些規(guī)定的時候,我們還要選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對當事人的所有實體權進行一定保障;并且,相關工作人員在計劃訴訟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其實體法則的原則以及相關環(huán)節(jié)的具體要求。
3.4 改善連帶責任在訴訟環(huán)節(jié)中的權利分布。在分布連帶責任在訴訟環(huán)節(jié)中的權利時,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從多個方面出發(fā):第一,一定要將程序法則有關實體權利層面的保證法則當作其分布的前提條件,表明侵權人和相關責任人的合法性權利以及債務人在進行訴訟是所擁有的權利,進而才能頒布一些可以更好的保證相關權利的科學規(guī)范。第二,一定要參照對應的法律條文定制相應的法則,從而強化這種連帶責任的起訴方法以及起訴內涵的詳細內容。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雖然對連帶責任制度予以了重視,但是還缺乏對連帶責任制詳細、全面、準確的界定,對此相關部門應該不斷對連帶責任制度進行完善,最大程度保護權利人和連帶責任人的權益,進而健全、完善我國的法律制度,促進社會公平,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 林花.現(xiàn)代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法制博覽,2016,(01):2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