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瑩
【摘 要】隨著移動無線網絡的快速發展,在線資源的應用使得學習成為了一件隨時隨地的事情。與傳統教學相比,在線資源的優勢明顯,資源共享,改革學習方式,注重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提高學習者的自信。本文闡述了如何在課程中合理有效利用在線資源,最終使工程測量達到優質課程的目的。
【關鍵詞】工程測量;精品資源共享課;微課;微信公眾平臺
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基本測量理論知識、儀器操作、測圖、制圖、讀圖、用圖等的能力。但當前資源配備的情況下無法兼顧到每個學生個體,學生學習的惰性較大,無法保證教學效果。隨著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站、微信公眾平臺、微課程等一系列在線資源的開發,工程測量課程的講解和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上,而是逐漸向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的導向式學習方式轉變。
一、在線資源建設的意義
自2003年教育部頒發《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文件以來,我國大力開展“精品課程建設”等教學質量改革計劃,劃分為國家、省、學校三級體系。精品課程的核心是資源的共享,建設精品課程,最終達到優質教育的目的。但是很多的精品課程重建設輕應用,平臺并不能很好實現教師與使用者的交互,在線資源變成了躺在網絡上的“電子書”,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無法及時反應學生通過網站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困難。而且學科領域更新發展了,網站資源卻很少更新,學生并不能通過精品課程網站學到最新的知識。
2012年開始,國家教育部的建設重點將原國家“精品課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在原有精品課程的基礎上,深化教學質量改革。根據學科的發展,升級創新在線資源,加強資源共享,增加學習過程中互動,轉變教學觀念,改革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將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真正應用于教學過程。
2016年,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現在的學生都成為“低頭族”,如果能夠利用互聯網無線技術的優勢,讓學生一低頭就能看到課程的主要知識點,不懂的可以馬上提問,對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微課的出現,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利用現今便捷的網絡手段,將課程的知識點一一拆解,形成3~10分鐘的短視頻,發布在課程微信公眾平臺上,通過關注人數,文章閱讀次數及留言,可了解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
然而對于一門特定學科而言,在線資源過多過于繁雜,會使得學習者難以理清思路,獲取真正所需的資源,嚴重影響教學改革的成效。如何有效利用豐富的在線教學資源來提高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方式,使得工程測量這門學科真正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有用學科;如何有效地將在線教學資源和課堂教學結合,合理地完成教學安排,有效地培養高素質人才,既是現代教學面臨的挑戰,也是信息化時代的機遇。
二、在線資源在工程測量課程中的設計
我校工程測量采用四節聯排,前兩節教師講解、示范,后兩節布置任務學生進行實踐訓練,課程結束后有兩周課程實習的模式。但往往學生并未完全理解只有視覺印象,實際操作時無從下手,做起實訓一頭霧水,錯誤百出,很多學生需要請教老師,可是老師只有一個,所以往往出現老師疲于奔波在每一組,很多情況回答的是相同的問題,糾正的是相同的錯誤,而學生需要排隊等候老師一一解答,極大地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此,在線資源的應用就顯得非常必要了。
工程測量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網站平臺,發布了課程導向、課程指南、課程錄像、電子教案、電子課件等基本課程資源,也有試卷庫和試題庫、測量比賽、數據處理表格、相關軟件、測量現場等擴展資源。每周上課之前,學生可通過網站上的課程指導,錄像的觀看,預習課程知識點,每一章后通過作業自測檢驗,課程結束后可通過在線考試系統進行考試。但網站錄像時間長,是課堂內容的復制,學生往往不愿意聽第二遍重復內容。單集視頻的緩沖時間長,耗費流量大,實訓時碰到具體問題時,學生不愿意花費長時間從頭觀看視頻。課程網站上課程互動需要導入學生名單,學生才能在上面留言,每一屆學生不同,導致教師重復工作量大,學生不能及時與老師互動。
工程測量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通過微信平臺的推送,群或朋友圈的分享,可以有效傳遞課程信息。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課程知識的講授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老師可以錄制短視頻,測量儀器的構造、儀器操作注意處、計算容易出錯處等通過紅色字體加粗和圖片提示,發布于微信公眾平臺。和在講臺上老師嚴肅的講課不同,老師可以通過輕松的口吻、時下流行語、圖片等編輯文章,讓學生在閱讀時感到親切,提升學習興趣。同時建立微信群或QQ群,隨時隨地對課程內容進行討論,實踐時避免重復問題的講解、相同錯誤的發生。教師可針對性地對個體學生進行指導,提高學習效率。但微課程是獨立松散的學習模塊,并不是教學的全部。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需要教師自己督促統計學生的學習進度,匯總問題,錄制視頻、編寫PPT和推送文章等,工作量太大。
三、結語
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性很強,并不能完全設計成翻轉課程,學生可以通過在線資源獲取相關知識點內容,但要真正掌握這門學科,還需要現場的儀器操作訓練,實際項目的測量及相關數據的處理。在線資源的建設,并不是為了實現網絡大統一,只提供學習資源,更要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討論、交流、思考,優化及豐富資源庫,這樣才能在各院校都共享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成為具有自身教育特點的學科課程。
參考文獻:
[1] 《工程測量技術》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J].山西青年.林凱.2017(02)0200-10.
[2] 微信平臺支持下的高校微課程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閆曉甜;李玉斌.2015(07)0052-06.
[3]基于微信的微課程資源設計[J].高教數字校園.劉純靜;馬燕.2016(01)0039-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