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之健 編輯/一帆
卷首語
“健康中國2030”與上海健康城市建設
文/國之健 編輯/一帆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是全面提升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是積極參與全球健康促進、履行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際承諾的重大舉措。
在此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將為維護人民健康奠定堅實基礎,消費結構升級將為發展人民健康服務創造廣闊空間,科技創新將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撐,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將為健康領域可持續發展構建強大保障。到2030年,中國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上海作為在全國最早提出健康城市建設的城市,通過了2003年以來連續開展的五輪健康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市民的主要健康指標已連續十多年處于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但是,上海也面臨人口深度老齡化和高度國際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的挑戰,仍然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
與2400多萬市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密切相關的“健康上海2030”建設定位,必須繼續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進社區衛生綜合改革、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強化公共衛生服務、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加快健康服務業發展,形成比較完善的促進全民健康的服務體系、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打造把人民健康融入“醫、食、住、行”等各個領域的健康之城。
上海將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形成醫療資源配置更加優化、市民就醫更加便捷高效的,成熟定型的分級診療制度,建立統一的基本醫保制度。到2030年,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降至20%。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癌癥、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實現健康管理全覆蓋。
上海一方面將建立健全居民營養監測制度,同時將完善食品安全現代治理體系,實施食品安全全過程、全覆蓋的監管,建設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等實現智能監管。
上海將持續推進包括無煙環境在內的“小環境”建設,并將青少年作為吸煙預防干預的重點人群。在“大環境”方面,上海將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實行環境質量目標考核,到2030年,上海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
讓全民“行”動起來,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上海將實現市、區、街鎮和居村4級健身場地全覆蓋。到2030年,上海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將達46%,市民體質監測達標率將達96.5%。上海還將引導居民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到2030年,參與健康管理小組人數達到120萬人。
展望2030年,那時上海必將成為全球健康城市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