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寶珍(閔行區老年協會柔力球指導老師) 編輯/易可
新興健身項目柔力球
文/梅寶珍(閔行區老年協會柔力球指導老師) 編輯/易可



柔力球運動是一項新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它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具有傳統運動方式與現代競技的雙重特征,是一項集健身性、娛樂性、趣味性、競技性、表演性、適應性和活動方式多樣性于一身,易于推廣和普及,具有良好發展前途的優秀體育項目,也是適合老年人鍛煉的一項運動項目。柔力球運動是由運動者手持一種特制的拍子,它可以自己鍛煉,也可二人對拋接、幾個人互傳或進行團體練習表演,以達到健身、娛樂的目的。
拍子是由一個拍柄和一個拍框組成,拍框內有一個能起緩沖作用、帶風孔的橡膠軟面。球像網球大小,外層是塑膠,里面空心且稍稍充氣,成柔軟狀。
柔力球運動是一種全身性的運動,它可以使頸、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鍛煉。特別是由于圓形動作的變化比較復雜,隨機多樣,對訓練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和發展多向思維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正確的弧形引化動作要求以肩為軸,肩、肘、腕保持一個弧形,因此整個上肢都不是緊張的,這有助于靜脈血的回流,有益于增強心臟功能。柔力球運動剛柔相濟、技巧性強、需要多關節活動以及大小肌肉的協調配合等,可以促進全身的協調和肌肉控制能力。柔力球運動給老年學員帶來特有的歡快。隨著飄、飛動作,運用“迎、納、引、拋”的技術,會使人各個關節都活動起來,隨著重心先沉后移,感覺到精神上的自由放松,猶如藍天上朵朵云彩那樣輕柔、快活。有的學員完成一個靈活、巧妙的接球動作就感覺這是一個勝利,在喜悅中帶有自豪感。
柔力球運還是一種可以靈活調節運動量的運動,初學者可以從高接低拋等最簡單的動作開始,逐漸向復雜的動作過渡;嫻熟者可以進行翻轉等難度高的練習。體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勞,可在小范圍運動場地上鍛煉;體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變幻。運動量完全由鍛煉者自我掌握。

柔力球打法的顯著特點,其一是柔,它是柔力球的靈魂和精髓,柔使鍛煉者動作形體優美,給人以賞心悅目的享受;其二是圓,圓是化解力量和凝聚力量的結合,圓引化來球,而后順著慣性在圓周切線上順勢將來球送回對方;其三是退,每一個動作都以退為前提,引球后退,使方向、力量恰到好處,為下一個動作做好準備,其四是整,即將迎球、引球、拋球三大要素完整連貫起來,使運動過程中人球協調、上下相隨、渾圓一體。練習者可伴隨著悠揚婉轉的音樂,手握球拍,時而揮拍迎球,時而納球入拍,球似弧形上下翻飛,人隨球起舞,充分展示人的柔和與力度的完美結合。
柔力球的接拋球方法與羽毛球和網球完全不同,它的特點是:球拍與球接觸的瞬間是切線角度,進入球拍并帶球做完整的弧形引化后順勢將球切線拋出。柔力球運動有四個基本要素。
1.迎
迎是前提。球來時提前做好觀察和判斷,用拍子的則面對著來球的方向,與球成切線的角度伸拍前迎。
2.納
納是基礎。納是球拍與球成切線角度,將來球緊緊地納入拍面。它是對來球慣性緩沖控制的開始,是弧形引化的開始階段。
3.引
引是核心。以肩為軸揮拍,球拍應在圓弧曲線上運動,以拍框邊緣為先導,攜球進行弧形引化,此動作有速度、力量、方向的變化,也是由防御轉為進攻的變化。
4.拋
拋是結果。拋是弧形引化過程的出球階段。球拍運行沿引化圓弧的切線方向,順勢而拋。“引”與 “拋” 是緊密連接,一氣呵成的。球拋出時拍子的邊框應對著出球方向。
以上四要素在接拋球過程中,既要反映各環節的不同特點,又要連為一體,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