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海波 林純靜
推進創新鏈與知識產權服務耦合發展
——以濱江區為例
□包海波 林純靜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濱江區是促進高新產業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轉換增長動力的重要載體。濱江區創新活動活躍,對知識產權服務需求旺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是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提升自主創新水平的主要產業支撐。本文從創新鏈與知識產權服務業相互融合、互動發展的角度研究濱江區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對高新區創新發展和知識產權服務體系構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杭州高新區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2017年濱江區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躍居全國第三位。近五年GDP平均增長12.1%,2016年GDP達到901.4億元,增長率高達14%。
濱江區基于網絡安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高技術產業,已逐步構建起一條全產業鏈(如圖1所示),產業鏈圍繞從“人”(移動終端)與信息網絡的連接到現實世界的“物體”同網絡連接(物聯網系統)構建。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使用,促進信息軟件行業向服務化轉變,購物、支付、娛樂、傳媒等服務軟件的大量使用帶動了電子信息和網絡運營服務的發展。傳感器能將物體的特征傳遞至網絡形成數據信息,終端設備制造產業成了物聯網系統集成的關鍵;其次,給物體裝上身份標簽的芯片是傳遞物體數據信息的另一種方式,如產品從原料至成品的整個生產過程貼上含關鍵信息的身份標簽、給共享單車安裝定位芯片等,這些都離不開關鍵控制芯片的設計和研發。此外,網絡通信設備的研發是保持物聯網暢通的關鍵要素。濱江區初步形成了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視、華三通信等“領軍型”企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鏈和創新鏈。

圖1 濱江區網絡信息技術產業鏈
在創新活動方面,濱江區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支撐創新驅動發展,近年來創新投入高且創新成果顯著(如圖2所示),2014-2016年,Ramp;D投入增長迅速,Ramp;D投入占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13%以上(近三年分別為13.34%、13.96%、13.9%)。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6年專利申請量增長了40.2%,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87.27%,位列全省第一。濱江區創新活動活躍,形成了從科技創新到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的創新產業鏈。
濱江區初步形成了網絡信息技術產業鏈,并圍繞產業鏈打造多要素集聚、多主體協同的創新鏈,并構建完整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促進高新產業發展(見圖3)。
知識產權信息服務提高企業的研發效率。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大量的研發投入是持續創新能力的推動力。2016年濱江區Ramp;D支出占GDP的比重始終保持在13%以上,企業設立研發機構數達355家,設立研發機構的高新技術企業占全部高新技術企業的50%。專業化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能夠提高企業的研發效率。浙江省知識產權研究與服務中心設立了信息服務部門,負責“國家知識產權局浙江省專利信息服務中心”等平臺的運行,利用專利數據庫和專利信息檢索軟件為企業提供檢索分析服務。此外,濱江區建立了數字安防產業專利導航數據庫,對區內數字安防企業免費開放,為企業提供更加專業便利的信息檢索和分析平臺,以幫助企業定位技術研發方向、把握產業發展動態、提高研發創新能力。

圖2 2014年、2015年、2016年濱江區專利申請、授權數量情況

圖3 濱江區網絡信息技術創新鏈與知識產權服務業的耦合發展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集聚服務企業知識產權需求。濱江區企業知識產權密集、知識產權申請量快速增長。隨著企業創新成果的增多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濱江區企業對專業的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需求增加。截至2017年10月,濱江區共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46家。隨著濱江區網絡信息技術產業鏈的形成、知識產權申請數量的增長,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競爭力的濱江區企業將集聚更便捷、更優質的知識產權代理服務機構。
產學研合作創新促進知識產權交易。濱江區擁有研發中心333個、技術中心139個,依托浙江大學以及長三角多所一流高校,推進產學研合作創新。產學研合作創新的關鍵是通過知識產權交易,由企業生產新型產品,實現經濟效益。杭州市政府積極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以促進知識產權向企業轉移,舉行“知識產權拍賣推介會”“杭州市知識市場高校院所專利技術發布”等活動。濱江區依托浙江省科技大市場,集聚了35家從事技術轉移、咨詢評估等方面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形成一站式的創新服務鏈,促進學校、科研院所的無形資產向濱江區企業的有形財富轉化。在物聯網領域,濱江區基于自愿、平等、互利、合作的原則,以知識產權協同運用為基礎,聯合濱江區物聯網產業的優勢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所有物聯網領域內創新型企業形成物聯網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整合創新資源,為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提供專業化知識產權服務。
知識產權融資解決科創型小微企業資金難題。目前知識產權融資方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擔保融資和政府幫扶性擔保融資,擔保融資能否實現的關鍵是知識產權的產權界定和法律保護。杭州市建立了集知識產權界定、無形資產未來收益評估、知識產權質押、政府擔保、商業銀行融資對接等功能的“杭州創新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實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提供全方位服務。截至2016年,濱江區科技局已與杭州銀行科技支行、中國銀行濱江支行、建設銀行濱江支行、中信銀行濱江支行、中國光大銀行濱江支行等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濱江區各合作銀行已累計為區內50余家企業發放超過2億元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銀行、企業、中介機構參與的市場化運作”模式,為眾多科創型小微企業發展解決資金難題。此外,在濱江區,中央、地方財政共同出資引導發起設立物聯網產業運營基金,計劃募集社會資本1.2億元,形成2億元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引導物聯網產業發展。物聯網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由基金管理公司杭州東翰派富投資管理公司進行市場化運作,主要投資于物聯網產業中擁有核心專利和高價值專利組合、市場前景良好、高成長性的科創企業或知識產權運營公司。
政府和市場提供多維度知識產權管理咨詢服務。知識產權管理、咨詢服務主要由兩個層面提供,一個是政府非盈利性層面,另一個是市場層面。初創公司、小微企業大多不愿購買知識產權管理、咨詢服務,濱江科技局為減輕企業負擔,提供了公益性的服務平臺向區內所有企業免費開放,幫助企業隨時了解企業自身的專利現狀、實現對自有專利的管理。同時,杭州市面向科創小微型企業,集中引進了多家具有知識產權信息咨詢服務功能的孵化公司和眾創空間。據浙江省科技廳統計,截至2016年底杭州市共有科技孵化型企業44家,濱江區內有8家,其中6家為規模較大的國家級重點扶持創新創業園區。濱江區具有知識產權咨詢、托管等服務功能的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戰略咨詢、管理咨詢、預警分析等服務,幫助初創企業快速成長。
知識產權法律服務提高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效率。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知識產權訴訟案件管轄實現權利下放,授予濱江區基層法院知識產權案件“一審審判權”和“劃片集中管轄權”。2016年杭州中院公布全市涉知識產權一審案件結案數為4390件,其中僅1067件為市中院審結,其余為基層法院審結,各區基層法院在知識產權案件審判、調解上發揮的重要作用,對濱江區專利侵權糾紛、高科技外包服務中的商業泄密、信息密集產業中的個人信息安全泄密、企業間專利合作違約等大多數典型案件具有直接的法律裁判權。基層審理、分片集中管轄,提高了對知識產權密集區域的保護效率,減少企業知識產權糾紛案的訴訟成本。此外,科創型小微企業大多不具備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在知識產權轉化、侵權訴訟及惡性競爭等方面欠缺經驗,中國(浙江)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濱江區分中心為有維權需求的企業提供公益性服務。
知識產權培訓服務提升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水平。知識產權人才是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能力的保證。浙江省知識產權局與中國計量大學共同建立了“浙江省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為企業知識產權人才提供培訓,培訓人數超過3000人次,從基本的專利申請、數據庫使用、貫標、管理實務到高端的戰略規劃、專利布局、海外訴訟維權等,開展多層次培訓工作,提升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與保護水平。

圖/國自
當前,濱江區已初步形成了網絡信息技術全產業鏈,創新鏈圍繞產業鏈延伸。濱江區基于創新要素集聚和創新發展需要,構建了知識產權服務體系,重點發展專利導航、知識產權聯盟、知識產權運營等高端服務,促進了濱江區創新鏈與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深度耦合。為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向專業化、高端化、規模化、多元化發展,濱江區應結合高新產業創新鏈特點,注重提高研發和創新成果保護效率,重點發展商用、咨詢等高端服務,提高知識產權利用率和企業綜合競爭力;完善公益性的信息咨詢、維權援助和人才培訓等服務,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降低知識產權風險。其次,濱江區高新產業集聚,創新鏈與產業鏈聯系緊密,濱江區應探索制定稅收、租金等相關優惠政策,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在濱江區集聚發展;引導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有序競爭、錯位發展,完善知識產權聯盟機制,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在濱江區良性發展。
本文系浙江省科技計劃軟科學重點項目(2016C2505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濱江區基于創新要素集聚和創新發展需要,構建了知識產權服務體系,重點發展專利導航、知識產權聯盟、知識產權運營等高端服務,促進了濱江區創新鏈與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深度耦合
作者單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