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鳳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甲乳外科,江蘇 蘇州 215006)
綜合護理在改善乳腺癌手術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
孫金鳳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甲乳外科,江蘇 蘇州 215006)
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在改善乳腺癌手術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生活質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選取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和化療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90例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45例/組)。對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對護理的滿意率和護理后其生存質量評分。結果:1)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等維度的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胸部疼痛、失眠、疲倦乏力和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在改善乳腺癌手術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生活質量方面的應用效果顯著。
綜合護理;乳腺癌;術后化療;生活質量
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呈持續上升的趨勢[1]。進行手術治療和化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但臨床研究發現,進行手術治療、化療所引發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為了探討綜合護理在改善乳腺癌手術患者術后化療期間生活質量方面的應用效果,筆者對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和化療的90例乳腺癌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1)病情符合乳腺癌的診斷標準,且經病理檢查被確診患有乳腺癌。2)具有進行乳腺癌根治術和化療的指征。
選取在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手術治療和化療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90例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45例/組)。研究組45例患者均為女性;其年齡為39~69歲,平均年齡(49.15±8.25)歲;其病程為10個月~4年,平均病程(2.35±0.85)年。參照組45例患者均為女性;其年齡為38~70歲,平均年齡(50.36±9.34)歲;其病程為8個月~4年,平均病程(2.46±0.78)年。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參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其病情進行監測、對其進行生活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護理方法是:1)化療前護理。在化療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有關乳腺癌知識的健康教育,向其講解乳腺癌的發病機制、化療的作用、實施方法和化療期間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并向其強調進行化療的必要性,以消除其心中的疑慮,增強其對治療的信心,提高其治療期間的配合度。2)化療期間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每周對患者進行5次心理疏導,每次時長10~15 min。在進行心理疏導期間,護理人員用親切的語氣與患者進行交流,使其感受到關心和溫暖。同時,護理人員應努力取得患者的信任,注意觀察其情緒的變化,并在了解其負面情緒發生的原因之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3)不良反應護理。護理人員密切觀察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對于出現脫發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囑咐其避免頭部遭受陽光直射,告知其使用溫和的洗發劑洗發,以免加重脫發。安慰患者,告知其在停用化療藥物后,頭發會重新自然生長,無須過度擔心。如患者的脫發癥狀較為嚴重,可鼓勵其佩戴假發進行遮蓋。對于出現惡心嘔吐癥狀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積極協助患者家屬對患者的嘔吐物進行清理,并注意保持患者口腔的清潔。同時,應遵醫囑使用止吐藥對患者進行治療,并根據其實際情況適當地對其進行補液,以防止其發生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對于出現血小板或白細胞下降情況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及時遵醫囑使用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類藥物對其進行治療。同時,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這是可控的不良反應,無須過度擔心。4)飲食護理。在化療期間,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多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禁止其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5)康復訓練指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定時進行屈腕、伸指等訓練。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后,指導其進行肩關節訓練,鼓勵其多進行下床活動,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生存質量評分。采用WHO生存質量測定量表(QOD-100)從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等維度評價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越低,說明患者的生存質量越差。2)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記錄兩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胸部疼痛、失眠、疲倦乏力和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3)對護理的滿意度。根據衛生部《臨床護理服務規范及標準》(2012版)中關于護理服務的規范及標準從技術水平、服務態度、服務主動性、健康教育水平及專科技能等維度著手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該問卷的評分為0~100分。評分為81~100分,說明患者對護理感到滿意。評分為61~80分,說明患者對護理感到一般滿意。評分為0~60分,說明患者對護理感到不滿意。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等維度的平均生存質量評分分別為(77.16±13.36) 分、(57.23±12.78) 分、(60.98±11.35)分、(68.51±9.07)分、(63.72±9.87)分、(66.32±8.72)分;參照組患者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等維度的平均生存質量評分分別為(65.35±12.85)分、(40.36±11.14)分、(50.45±9.28)分、(57.23±8.34)分、(52.63±9.27)分、(55.32±7.48)分。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等維度的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生存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各項生存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注:與參照組比較,*P<0.05。
維度 參照組(n=45) 研究組(n=45)生理65.35±12.8577.16±13.36*心理40.36±11.1457.23±12.78*獨立性50.45±9.2860.98±11.35*社會關系57.23±8.3468.51±9.07*環境52.63±9.2763.72±9.87*精神55.32±7.4866.32±8.72*
在治療期間,研究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胸部疼痛、失眠、疲倦乏力和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分別為42.22%、17.78%、24.44%、17.78%、22.22%、6.7%。參照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胸部疼痛、失眠、疲倦乏力和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分別為71.11%、46.67%、55.56%、42.22%、48.89%、22.22%。研究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胸部疼痛、失眠、疲倦乏力和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91.11%,參照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為71.11%。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2014年WHO發布的全球癌癥報告顯示,乳腺癌是女性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乳腺癌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隨著關于乳腺癌的危害和定期進行乳房檢查的重要性等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及時發現了自身的病情并接受了有效的治療。因此,雖然乳腺癌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但致死率卻在逐漸下降[2]。進行手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在進行手術治療后,為了進一步根除微小的病灶,杜絕疾病的復發,臨床上常對乳腺癌手術患者進行化療[3]。但是,接受化療的患者常會出現脫發、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其生活質量和對化療的依從性可受到嚴重的影響[4]。在本次研究中,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采用化療前護理、化療期間心理護理、不良反應護理、飲食護理和康復訓練指導等一系列護理措施對接受手術治療和化療的45例乳腺癌患者進行了護理,旨在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1)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系、環境和精神等維度的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采取綜合護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2)研究組患者惡心嘔吐、腹瀉、胸部疼痛、失眠、疲倦乏力和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采取綜合護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發生化療所致不良反應的幾率。3)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采取 綜合護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接受化療的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生存質量,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陳萬青, 鄭榮壽. 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死亡和生存狀況[J]. 中國腫瘤臨床, 2015(13):668-674.
[2] 董愛萍, 韓良浩. 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測評量表及其應用[J]. 腫瘤, 2017(1):107-116.
[3] Kumar N, Pandey A N, Kumari S, et al. Breast Cancer Associated with Von Recklinghausen’s Disease: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 Indi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014,5(3):1-3.
[4] 李丹, 陳婷, 朱萍釵,等. 個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的效果干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2):130-131.
R473
B
2095-7629-(2017)16-0011-02
孫金鳳,女,1988年1月出生,籍貫為江蘇淮安,本科學歷,護師,單位: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郵箱:9275128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