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岱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北京 100074)
對進行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進行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的臨床效果
代 岱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北京 100074)
目的:探討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在對患者進行無痛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80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40例/組)。在這兩組患者接受無痛腸鏡檢查期間,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對試驗組患者實施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比較兩組患者丙泊酚的總用量、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術后蘇醒的時間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其丙泊酚的總用量更少,其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和術后蘇醒的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腸鏡麻醉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減少患者丙泊酚的用量,縮短其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和術后蘇醒的時間,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地佐辛;丙泊酚;無痛腸鏡麻醉
與進行常規的腸鏡檢查相比,進行無痛腸鏡檢查可有效地減少患者的痛苦,且鏡下影像的質量較高。丙泊酚因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常被應用于無痛腸鏡麻醉中。但臨床研究發現,單用大劑量的丙泊酚對患者進行麻醉可導致其發生呼吸抑制。臨床上常采用復合麻醉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1]。相關的文獻報道指出,對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實施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的臨床效果較好。為了進一步探討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腸鏡麻醉中的應用效果。筆者對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從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中隨機選取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80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40例/組)。試驗組40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2例,女患者18例;其年齡在25~63歲之間,平均年齡(43.7±6.8)歲。對照組40例患者中有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其年齡在26~62歲之間,平均年齡(43.4±6.5)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研究。
在這兩組患者接受無痛腸鏡檢查期間,對對照組患者實施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對試驗組患者實施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具體的麻醉方法是:1)為兩組患者開放靜脈通道,使用5 mg的山良菪堿對其進行靜脈滴注,然后對其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SpO2(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進行監測。2)為試驗組患者靜脈注射地佐辛5 mg,為對照組患者靜脈注射芬太尼0.5 μg/kg。在10 min后,為兩組患者均靜脈注射1.5~2.0 mg/kg的丙泊酚。3)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的麻醉誘導。在患者睫毛反射與意識消失后對其進行腸鏡檢查。檢查過程中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追加0.5 g/kg的丙泊酚。
1)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包括頭暈、躁動、嘔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2)觀察兩組患者丙泊酚的總用量、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和術后蘇醒的時間。
本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丙泊酚的總用量、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和術后蘇醒的時間用(±s)表示,采用t檢驗,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丙泊酚的總用量更少,其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和術后蘇醒的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s)
注:*表示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n=40)丙泊酚的總用量(mg)術后蘇醒的時間(min)試驗組139.2±17.6*42.6±6.4*3.6±1.5*對照組172.9±19.547.8±6.16.5±1.4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s)
無痛腸鏡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進行此檢查對麻醉效果的要求相當高,除了需要麻醉藥物的作用時間短、起效迅速,還需要防止患者發生呼吸抑制[2]。丙泊酚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麻醉藥物。此藥因安全性高、作用時間短、起效快、麻醉效果好,常被應用于無痛腸鏡麻醉中。但臨床研究發現,單用大劑量的丙泊酚對患者進行麻醉可導致其發生呼吸抑制。臨床上常采用復合麻醉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芬太尼是一種短效阿片類麻醉藥,其鎮痛效果相當于嗎啡的80倍。以往臨床上常應用芬太尼復合丙泊酚對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實施麻醉,但效果一般。地佐辛屬于混合型阿片類拮抗劑,可作用于腦干、大腦與脊髓K受體,具有輕度鎮靜及鎮痛的作用,且能夠有效地預防呼吸抑制[3]。近年來,對接受無痛腸鏡檢查的患者實施地佐辛復合丙泊酚麻醉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其丙泊酚的總用量更少,其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和術后蘇醒的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腸鏡麻醉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減少患者丙泊酚的用量,縮短其用藥后意識消失的時間和術后蘇醒的時間,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 張錫迎,張寶庭,蘇亞海.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用于無痛腸鏡麻醉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3,6(28):173-174.
[2] 孫興兵.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腸鏡麻醉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5,8(35):124-125,128.
[3] 邱宇,李卉馬,傳亮.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用于無痛腸鏡麻醉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J].醫療裝備,2015,10(4):74-75.
R614
B
2095-7629-(2017)16-0108-02
代岱,男,1972年出生,漢族,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七三一醫院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