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榮
(北京市平谷區濱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劑科,北京 101200)
淺論他汀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和預防措施
陳愛榮
(北京市平谷區濱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劑科,北京 101200)
目的:探討他汀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和預防措施。方法:對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北京市平谷區濱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的964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統計這964例患者中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數,并對發生不良反應患者的年齡分布情況、他汀類藥物的使用種類、用藥劑量以及不良反應所累及的器官、系統和臨床表現等進行分析,總結他汀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然后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結果:1)在這964例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中,有41例患者發生了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3%。2)在這41例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年齡在70歲以上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最高,為29.3%(21例);年齡≤20歲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最低,為2.4%(1例)。3)導致這41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他汀類藥物主要有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鈣片、普伐他汀鈉片和瑞舒伐他汀鈣片。其中,辛伐他汀片所致的不良反應最多,有23例患者,占56.1%。4)這41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所累及的器官和系統主要有胃腸道、肝膽、神經、皮膚、肌肉骨骼、循環系統和血液系統。其中,不良反應累及胃腸道的患者最多,有16例,占39%;不良反應累及肝膽的患者位居第二,有11例,占26.8%。不良反應累及胃腸道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瀉、腹部不適、便秘等;不良反應累及肝膽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轉氨酶升高、肝功能異常、出現肝細胞性黃疸等。5)在這41例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用藥劑量為10 mg/次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最高,為78%。結論:他汀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主要與藥物種類、患者的年齡、用藥劑量等因素有關,且不良反應主要累及胃腸道和肝膽。臨床上在應用他汀類藥物時要嚴格遵循藥品說明書,明確患者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選擇安全的用藥劑量,并加強用藥監測,從而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特點;預防措施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結構的改變,血脂異常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他汀類藥物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調脂藥。隨著他汀類藥物的廣泛應用,其所致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呈明顯上升的趨勢[1-2]。他汀類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可降低患者治療的效果,給其身體造成損害。因此,臨床上應高度重視他汀類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以確?;颊哂盟幇踩T诒敬窝芯恐?,筆者主要探討他汀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和預防措施。
選擇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北京市平谷區濱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的964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在這964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24例,女性患者440例;其年齡為19~83歲,平均年齡為(58.9±2.5)歲。
統計這964例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中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數,并對發生不良反應患者的年齡分布情況、他汀類藥物的使用種類、用藥劑量以及不良反應所累及的器官、系統和臨床表現等進行分析,總結他汀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的特點,然后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用SPSS13.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964例使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患者中,有41例患者發生了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3%。
在這41例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年齡在70歲以上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最高,為29.3%(21例);年齡≤20歲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最低,為2.4%(1例)。詳見表1。

表1 這41例發生不良反應患者的年齡分布情況
導致這41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他汀類藥物主要有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鈣片、普伐他汀鈉片和瑞舒伐他汀鈣片。其中,辛伐他汀片所致的不良反應最多,有23例患者,占56.1%。詳見表2。

表2 導致這41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他汀類藥物
這41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所累及的器官和系統主要有胃腸道、肝膽、神經、皮膚、肌肉骨骼、循環系統和血液系統。其中,不良反應累及胃腸道的患者最多,有16例,占39%;不良反應累及肝膽的患者位居第二,有11例,占26.8%。不良反應累及胃腸道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瀉、腹部不適、便秘等;不良反應累及肝膽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轉氨酶升高、肝功能異常、出現肝細胞性黃疸等。詳見表3。
在這41例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中,用藥劑量為10 mg/次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最高,為78%。詳見表4。

表4 這41例發生不良反應的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的劑量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上常用的降脂藥。雖然他汀類藥物具有較好的耐受性,但近年來其所致的不良反應也逐漸得到了臨床醫生的重視[3-4]。本研究的結果表明,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在使用他汀類藥物后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較高,且辛伐他汀所致不良反應最多,這與汪衛東[5]等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是他汀類藥物的主要應用人群。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礎疾病,使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因此受藥物相互作用的影響易發生不良反應。另外,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其各器官的功能逐漸衰退,藥代動力學發生改變,對藥物的敏感性增高,導致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辛伐他汀所致的不良反應較多可能與其藥理學特性及藥物代謝途徑有關。辛伐他汀主要通過肝臟細胞色素P450 CYP3A4代謝,患者在用藥后其血漿藥物濃度較高。曾婷婷[6]等研究指出,他汀類藥物所致胃腸道反應最為多見,這與本研究的結果一致。筆者認為,預防他汀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1)嚴格遵循《臨床藥物使用手冊》和要藥品說明書使用他汀類藥物,同時明確患者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避免經驗性用藥。2)臨床醫師在實際用藥的過程中應加強對患者進行監測,密切觀察其是否發生不良反應。一旦發現其發生不良反應立即停藥,并用輔酶Q10對其進行治療。3)對于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應在用藥6~8周內復查其血脂水平,根據其血脂水平及時調整用藥的劑量[7]。4)避免或謹慎將他汀類藥物與異煙酸、貝特類藥物、環孢素A、紅霉素、左旋甲狀腺素和抗真菌類藥物等聯用[8]。5)加強對老年患者等重點人群進行用藥監護,確保其用藥安全。
綜上所述,他汀類藥物所致不良反應主要與藥物種類、患者的年齡、用藥劑量等因素有關,且不良反應主要累及胃腸道和肝膽。臨床上在應用他汀類藥物時要嚴格遵循藥品說明書,明確患者的適應證和禁忌證,選擇安全的用藥劑量,并加強用藥監測,從而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 朱瑞林.他汀類降脂藥應用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0,3(18):70-71.
[2] 姚立楓.他汀類藥物安全性研究進展[J].天津藥學,2010,22(2):72-74.
[3] 杜賀,陳少萍.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及相關因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4,19(6):463-466.
[4] Hannah- Shmouni F,Al- Sarraf A,Frohlich J,et al.Safety of sta ti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itochondrial diseases[J].J Clin Lipidol,2013(7):182-182.
[5] 汪衛東,李煒,劉新平,等.2001-2013年邯鄲市他汀類藥物不良反應分析[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4,29(5):536-540.
[6] 曾婷婷.190例他汀類降脂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3,10(2):96-100.
[7] 趙曉玲,王明.我院他汀類藥物用于降脂治療中的不良反應185例分析[J].中國藥房,2016,27(2):204-206.
[8] 王琛,魏蕾.他汀類降脂藥的不良反應及防治措施[J].社區醫學雜志,2010,8(10):16-17.
R972
B
2095-7629-(2017)16-0130-02
陳愛榮,女,漢族,1973年2月8日出生,本科學歷,主管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