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憲芳
(太鋼總醫院產科,山西 太原 030008)
淺論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徐憲芳
(太鋼總醫院產科,山西 太原 030008)
目的:探討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方法:對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太鋼總醫院收治的1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與同期在該院進行定期體檢的176例健康孕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將1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設為糖尿病組,將176例健康孕婦設為健康組。對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然后總結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結果:兩組孕婦在年齡、體質指數、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孕次、孕前月經紊亂、不良孕產史及妊娠期感染等方面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年齡偏大、體質指數偏高、有高血壓病史、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次>1次、孕前月經紊亂、有不良孕產史及存在妊娠期感染是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孕婦;妊娠期糖尿病;危險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婦在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的糖耐量減退,在妊娠期才出現或被確診的糖尿病[1]。有調查數據顯示,該病在我國孕婦中的發病率為1%~5%,且近年來有明顯增高的趨勢。妊娠期糖尿病不僅可引發胎兒窘迫、早產等不良事件,還可增加孕婦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2]。臨床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為多源性疾病,主要是由遺傳、環境等因素引起的[3]。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選擇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太鋼總醫院收治的1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與同期在該院進行定期體檢的176例健康孕婦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這1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納入標準是:1)空腹血糖≥5.1 mmol/L,或進行葡萄糖負荷試驗的結果存在異常。2)自愿參與本研究。3)未合并其他嚴重的妊娠期疾病。其排除標準是:1)孕前存在酮癥酸中毒的情況。2)孕前的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3)孕周不足20周。將15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設為糖尿病組,將176例健康孕婦設為健康組。糖尿病組孕婦的孕周為21~37周,平均孕周為(29.35±3.1)周。健康組孕婦的孕周為20~36周,平均孕周為(28.84±2.7)周。兩組孕婦在孕周等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孕婦的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然后總結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孕婦的一般資料和臨床資料主要包括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居住地、體質指數、是否有高血壓病史、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次、孕前是否存在月經紊亂的情況、孕前是否痛經、是否有不良孕產史、是否有流產史以及是否存在妊娠期感染等。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孕婦在年齡、體質指數、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孕次、孕前月經紊亂、不良孕產史及妊娠期感染等方面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孕婦一般資料的比較
在妊娠中、晚期,孕婦體內的抗胰島素樣物質(如胎盤生乳素、孕酮、雌激素、皮質醇和胎盤胰島素酶等)會明顯增加,使其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從而易使其罹患妊娠期糖尿病[4]。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也在不斷地改變。因此,臨床上對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有助于對該病進行預防和治療。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孕婦在年齡、體質指數、高血壓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孕次、孕前月經紊亂、不良孕產史及妊娠期感染等方面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齡孕婦的生理機能下降,為了適應胎兒生長的需要,其生理系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從而易使其罹患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體質指數偏高,即表示其體重增加,從而易使其發生胰島素抵抗,進而可導致其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減緩,血糖水平升高。高血壓病史誘發妊娠期糖尿病可能與胰島素抵抗及高胰島素血癥有關。糖尿病家族史誘發妊娠期糖尿病可能與孕婦的糖尿病遺傳基因有關。妊娠期感染誘發妊娠期糖尿病的機制是孕婦體內白細胞的吞噬功能下降,從而導致其機體抗感染的能力降低,進而易使其罹患妊娠期糖尿病[5]。孕前月經紊亂即表示孕婦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異常,這會增加其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
綜上所述,年齡偏大、體質指數偏高、有高血壓病史、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次>1次、孕前月經紊亂、有不良孕產史及存在妊娠期感染是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
[1] 孫偉杰,劉海華,吳紅花,等.妊娠期糖尿病新診斷標準實施后新增患者產后糖代謝轉歸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5,18(9):678-682.
[2] 黃三喚,童世廬,陶芳標.妊娠期糖尿病對子代認知功能的影響及其潛在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5,18(3):238-240.
[3] 杜玉,張建鳳,陳娟,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護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5,55(46):56-57.
[4] 徐菁.妊娠期糖尿病危險因素分析及患者血清RBP4、leptin、Ne sfatin-1水平變化[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3):448-451.
[5] 姜明霞.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6,36(4):490-491.
R714.25
B
2095-7629-(2017)16-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