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艷茹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醫院,河北 盧龍 066400)
健康教育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鄂艷茹
(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醫院,河北 盧龍 066400)
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醫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隨機將這90例患者分為甲組(45例)和乙組(45例)。對甲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乙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然后比較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以及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的比率。結果:乙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以及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的比率均高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提高其對健康知識的知曉率和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改善其血糖水平。
健康教育;糖尿??;常規護理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近幾年,隨著我國居民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有所升高。目前,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為7.9%,且以1‰的速率逐年遞增[1]。糖尿病屬于終身性疾病,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血糖的控制效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長期控制不理想,就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從而嚴重影響其身體健康[2]。從近幾年我國接診的糖尿病患者來看,部分患者對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了解不深,存在對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差的問題。因此,臨床上應加強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選擇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醫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其中,排除病歷資料缺失、存在認知功能障礙以及患有嚴重并發癥的患者。隨機將這90例患者分為甲組(45例)和乙組(45例)。在甲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齡在43~79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8.98±10.54)歲;其病程在1~14年之間,病程均值為(5.9±1.5)年。在乙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齡在41~78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8.87±10.81)歲;其病程在1~15年之間,病程均值為(5.6±1.8)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甲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對其進行血糖監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環境護理和出院指導等。對乙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的方法是:1)制定進行健康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向患者詳細介紹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提高其識別引發糖尿病危險因素的能力。通過進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對糖尿病的認知水平,改善其肥胖體質,改變其飲食不合理等行為,從而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2)樹立健康信念:多數糖尿病患者均存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對自己持有否定與懷疑的態度。部分患者甚至存在恐懼心理,對治療缺乏信心,消極對待治療。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緩解其負面情緒,提高其戰勝疾病的信心。3)對個別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個別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治療的順利進行。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采取一對一交流的方式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其正確認識糖尿病的病因、治療方法等,告知其只要堅持進行治療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其血糖水平就會得到較好的控制,從而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4)飲食指導:第一,合理配餐。嚴格限制糖分的攝入量,囑患者忌食含有蔗糖和葡萄糖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肉類、油膩等食物的攝入量,同時避免過多地攝入食鹽。第二,定時與定量進餐。根據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動情況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囑其要少食多餐,并養成定時、定量進餐的好習慣。第三,嚴格戒煙戒酒。詳細向患者講解戒煙戒酒對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告知其煙草中的一些有害成分會引發微血管收縮,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同時告知其酒精所含的熱量明顯高于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所含的熱量,飲酒容易使血糖發生波動,從而可加速各種并發癥的進程。5)加強運動干預: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如騎自行車、步行、慢跑和打太極拳等。但要告知其不能空腹進行運動,一般可在餐后1~2 h進行運動。每次運動的時間應持續0.5~1 h,每周至少運動3次。另外,告知患者在外出運動時需帶上糖果等食品,在發生低血糖時要立即停止運動并及時進食。⑤用藥指導:教會患者及其家屬使用便攜式血糖儀及注射胰島素的方法,囑患者要有計劃地輪換注射部位,以免出現脂肪萎縮與組織硬化的情況。
1)用自行設計的糖尿病健康知識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此調查問卷將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分為知曉、基本知曉和不知曉三個等級。總知曉率=(知曉例數+基本知曉例數)/總例數×100%。2)采用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此調查問卷將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的比率??崭寡堑乃剑?.1 mmol/l且餐后2 h血糖<7.8 mmol/l即表示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以及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的比率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乙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以及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的比率分別為95.56%、95.56%和97.78%,甲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以及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的比率分別為73.33%、71.11%和73.33%。乙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以及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的比率均高于甲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以及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比率的比較
近年來,糖尿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增加,且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致殘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4,5]。臨床研究表明,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血糖的控制效果。因此,臨床上應加強對該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改善其血糖水平。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對45例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對護理的總滿意率以及血糖水平恢復至正常的比率分別達到了95.56%、65.56%和97.78%。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提高其對健康知識的總知曉率和對護理的總滿意率,改善其血糖水平。
[1] 馬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3):2169-2171.
[2] 孫娟,張會敏,朱麗麗,等.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7):4194-4196.
[3] 張振宇,宋振蘭,遲俊濤,等.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22):1733-1737.
[4] 黃海玲,陳小敏,曹結芳,等.社區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1):20-23.
[5] 黃麗芬.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1):80-83.
R473
B
2095-7629-(2017)16-0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