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燕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0)
對50例進行鼻飼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實施預防誤吸護理的效果
程 燕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0)
目的:探討對進行鼻飼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實施預防誤吸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100例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進行鼻飼。根據這些患者就診的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和預防誤吸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誤吸的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誤吸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鼻飼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實施預防誤吸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誤吸的發生率。
神經外科;重癥;鼻飼;誤吸;預防
誤吸意為吸入異物,是指食管分泌物、食物、胃反流物及唾液等進入聲門以下氣道的情況。誤吸是臨床上常見的鼻飼并發癥之一。在對神經外科的重癥患者進行治療期間,主要通過鼻飼的方法來滿足其日常進食需求。進行鼻飼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可因賁門括約肌松弛、胃排空延遲、咳嗽反射減退等原因發生誤吸。誤吸可引發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情況,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探討對進行鼻飼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實施預防誤吸護理的效果,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對近期神經外科收治的50例重癥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預防誤吸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的100例重癥患者。這些患者均進行鼻飼。根據這些患者就診的時間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其年齡為33~66歲,平均年齡為(51.8±7.2)歲;其住院時間為8~90 d;其平均鼻飼時間為(31.1±19.9)d;其中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7例,有腦外傷患者43例。觀察組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齡為32~70歲,平均年齡為(52.0±7.1)歲;其住院時間為9~89 d;其平均鼻飼時間為(30.0±20.0)d;其中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6例,有腦外傷患者4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在為患者翻身時注意其導管的位置,避免其導管受壓、扭曲。定時為患者吸痰,在進行吸痰操作時動作輕柔,避免過度刺激其氣管和支氣管。協助患者取舒適的體位。若患者有一定的意識,可通過語言交流和做肢體動作與其進行溝通,了解其是否感到不適。禁止患者在接受鼻飼的過程中亂動,可適當使用工具約束其肢體。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預防誤吸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保持鼻飼管的位置正確。進行鼻飼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通常處于昏迷的狀態。在為患者插入鼻飼管后,應立即使用X線技術確認鼻飼管在其胃內。2)確保插入鼻飼管的長度合理。一般來說,為患者插入鼻飼管的長度為45~55 cm。但一次性硅膠鼻飼管末端孔距末端約8 cm。若按常規插入45~55 cm的鼻飼管,則管孔會處在賁門以上的食管內,易引發誤吸。因此,應將鼻飼管的插入長度延長8~10 cm。3)協助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進行鼻飼。在為患者進行鼻飼時,將其床頭抬高15°~30°,防止其發生嘔吐、嗆咳的情況。若患者出現持續性打嗝的癥狀,按壓其人中穴、合谷穴。若上述方法未能使患者停止打嗝,則在其兩側的合谷穴注射25 mg的鹽酸氯丙嗪。4)合理調節鼻飼的速度和鼻飼量。在患者剛開始進行鼻飼時,遵循少量多次的方法對其進行鼻飼。待患者適應后,每2個小時為其鼻飼一次,每次鼻飼量≤200 ml。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及具體病情為其選擇鼻飼食物,避免其因胃部不能適應不常食用的食物而發生嘔吐。為患者進行鼻飼的速度要緩慢。及時為患者清理口咽部的分泌物。5)鍛煉患者的吞咽功能。在患者的病情穩定后,用棉棒蘸取涼開水或冰鹽水,將涼開水或冰鹽水滴在其雙唇之間,每次滴1~2滴,每日滴3~5次。6)遵醫囑為患者用藥。盡量避免為患者使用鎮痛藥物,以免其因使用鎮痛藥物而發生咽部反射遲鈍、咳嗽反射消失、吞咽困難的情況,進而無法吞咽反流的液體。盡量避免為患者使用抑酸藥物,以免抑制其胃酸的分泌,延緩其胃排空,導致其胃內滯留過多的食物,引發食物反流。
觀察兩組患者誤吸的發生情況。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誤吸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誤吸的發生情況
神經外科的重癥患者主要是腦出血患者和顱腦損傷患者。這些患者通常存在意識障礙、吞咽困難等癥狀,不能正常進食,需要進行鼻飼。誤吸是進行鼻飼的患者最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誤吸可引發吸入性肺炎,影響患者的正常呼吸,威脅其健康和生命安全,延長其住院的時間,增加其經濟負擔,浪費醫療資源。因此,護理人員必須了解導致進行鼻飼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發生誤吸的風險,良好地把握進行鼻飼的速度、時間、鼻飼量及鼻飼管的位置,并協助其取合適的體位,從而降低其誤吸的發生率,促進其快速康復。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常規護理和預防誤吸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誤吸的發生率低于僅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
綜上所述,對進行鼻飼的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實施預防誤吸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誤吸的發生率和吸入性肺炎的發生率,為其身體快速康復提供保障。
[1] 任麗華,李曉麗,王剛.神經外科重癥鼻飼患者胃腸道并發癥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神經內、外科護理學.2009,2(10):146-147.
[2] 施曉紅,宋燕.書面宣教在神經外科昏迷患者鼻飼患者伴反流誤吸中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4,6(20):222-223.
[3] 付娟,金瑾,買文潔.分析神經外科昏迷患者鼻飼反流誤吸的原因以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3,3(21):312-313.
[4] 孫曉芳.神經外科昏迷患者鼻飼反流誤吸的原因以及護理對策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4,9(14):165-166.
[5] 張晶,金玉紅,周晶.神經外科ICU危重患者防誤吸標準化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5,8(22):110-111.
[6] 王水琴.急性重型顱腦損傷鼻飼誤吸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護理[J].中國中醫藥資訊.2016,32(12):99-100.
R473.6
B
2095-7629-(2017)16-0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