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森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河北 保定 071000)
對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ICU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探析
石 森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分析對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ICU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間在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70例ICU重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35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然后對比兩組患者的體溫、血尿素氮的水平、氧合指數及血肌酐的水平。結果:在進行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體溫、血尿素氮及血肌酐的水平均降低,其氧合指數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ICU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
ICU重癥患者;連續性血液凈化;體溫;血尿素氮;氧合指數;血肌酐
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是臨床上治療中毒、急性胰腺炎、急性腎功能衰竭及重癥肺炎等急危重癥的重要方法[1]。有研究結果顯示,ICU重癥患者在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過程中,可因多種因素出現體外循環故障及血泵暫停等問題,大大地影響其治療的連續性和安全性。因此,對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ICU重癥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對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間在該院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35例ICU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取得了較理想的效果。現將詳情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間在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進行連續性血液透析的70例ICU重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35例患者。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6例;其平均年齡為(51.89±6.42)歲;其中,有7例藥物或食物中毒患者,5例重癥肺炎患者,10例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2例高鉀血癥患者,2例高鈉血癥患者,9例其他重癥患者。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17例;其平均年齡為(50.12±7.01)歲;其中,有8例藥物或食物中毒患者,6例重癥肺炎患者,9例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3例高鉀血癥患者,2例高鈉血癥患者,7例其他重癥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使用費森尤斯透析機(濾器型號:AV600)進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均對其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向其講解相關的注意事項,對其進行病情觀察、感染防護及生理護理等。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進行綜合護理的方法如下。
1.2.1 對血液凈化設備進行維護 護士要熟練掌握血液凈化機的性能、操作程序、各種參數及報警信息。在患者進行治療前,護士應使用肝素鹽水對透析設備的管道和濾器進行沖洗,以排凈其中的空氣。在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護士應嚴密監測透析機的運轉情況。其目的在于:1)預防因體外循環壓力過高而導致的管路連接處崩開和脫落。2)預防因管路破裂、連接處崩開導致的體外循環壓力過低、透析機停止工作,使患者發生失血。
1.2.2 進行血管通路護理 護士應協助患者取適宜的體位,使用無菌透明敷貼或寬膠布將雙腔導管固定在其皮膚上,防止其出現由導管扭曲、折疊、脫落等導致的血液循環不暢。在治療結束后,護士應使用生理鹽水將導管中的血液沖凈,然后用肝素鈉進行封管。護士應每天為患者更換敷貼,觀察其創口是否出現出血、紅腫的現象、是否有分泌物滲出,同時觀察其導管固定是否牢固等。
1.2.3 進行置換液護理 護士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選擇適宜的置換液,并嚴格遵醫囑進行置換液的配制。護士在向置換液中加入鈣、鉀等電解質時,應嚴格遵循“三查七對”制度,并保證液體的現配現用。護士應控制好血流量和脫水的速度,以免使患者出現不適。
1.2.4 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測 在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護士應密切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對于低血壓、低血糖的患者,護士應降低其泵速和超濾量,并遵醫囑為其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對于高熱患者,護士應使用低溫的置換液將其體溫降至正常水平。對于體溫穩定或正常的患者,護士可采取提高透析室內的溫度、為置換液加溫、為患者加蓋棉被等措施為其進行保暖。
1.2.5 對患者進行抗凝護理 護士應熟練掌握肝素預沖技術和抗凝技術,熟知各種抗凝劑的優缺點,以便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選擇適宜的抗凝方法。在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護士應密切觀察其凝血指標,查看其有無出血傾向,其濾器是否發生凝血堵塞。對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護士可使用無肝素法對其進行護理(應保證其血流量的充足)?;颊咭坏┌l生凝血的現象,護士可使用100 ml的生理鹽水對其濾器及透析管路進行沖洗,或調整其肝素的用量。
1.2.6 對患者進行感染防護 護士堅持無菌操作的原則是預防患者發生感染的基礎。具體包括堅持現配現用置換液、及時更換中心靜脈導管穿刺點的敷料、在抽出導管內的血凝塊及肝素鹽水后禁止進行靜脈推注等。
1.2.7 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 ICU重癥患者可因病情危重、疼痛等原因出現焦慮、恐慌、煩躁等不良心理。因此,護士應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在其意識清醒時有針對性地向其講解與其病情相關的知識和治療成功的病例,使其樹立治愈的信心。護士應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盡可能地滿足其需求。另外,護士可遵醫囑為煩躁、不配合治療的患者采取適當的鎮靜措施。
觀察、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者體溫、血尿素氮水平(在進行血液凈化前、后分別采集其尿液標本進行檢測)、氧合指數及血肌酐水平(在進行血液凈化前、后分別采集其血液標本進行檢測)的變化情況[2]。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兩組患者的平均年齡、護理前后其體溫、血尿素氮的水平、氧合指數及血肌酐的水平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進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體溫、血尿素氮及血肌酐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氧合指數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下表。
表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體溫、血尿素氮水平、氧合指數及血肌酐水平的對比 (±s)

表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體溫、血尿素氮水平、氧合指數及血肌酐水平的對比 (±s)
組別 時間 體溫(℃) 血尿素氮(mmol/L) 氧合指數 血肌酐(μmol/L)對照組(n=35) 護理前38.47±1.1222.66±6.04245.33±38.26284.67±44.57護理后37.76±1.1020.85±3.37251.10±36.87230.15±37.75觀察組(n=35) 護理前38.50±1.1522.31±5.94244.19±39.24282.91±45.82護理后36.90±0.4213.04±3.41267.01±37.96128.46±28.97
連續性血液凈化是指在凈化裝置的輔助下,采用體外循環的方式,緩慢、連續地清除患者體內的代謝產物、毒物或蓄積藥物的治療技術[3]。該療法可有效地糾正危重癥患者水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的狀態,促進其生命體征的恢復。保證體外循環的安全性和透析裝置運轉的連續性是完成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必要條件。因此,對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ICU重癥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十分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對在該院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了綜合護理。其中,進行血液凈化設備維護的目的在于保障患者治療的安全性[4];進行血管通路護理的目的在于防止患者發生血液循環不暢及創口感染;進行置換液護理的目的在于保障患者治療過程的舒適性;進行生命體征監測的目的在于及時發現患者的異常情況;進行抗凝護理的目的在于防止患者發生凝血;進行感染防護的目的在于降低患者發生感染的風險;進行心理干預的目的在于緩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狀態,提高其對治療的配合度。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進行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體溫、血尿素氮及血肌酐的水平均降低,其氧合指數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接受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ICU重癥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
[1] 霍晉熠.無肝素抗凝在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膿毒血癥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1):231-232.
[2] 史婷.重癥感染患者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的觀察和護理要點[J].醫療裝備,2016,29(20):182-182.
[3] 秦利.血液凈化在治療急性腎功能衰竭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療養醫學,2015,24(7):749-750.
[4] 鐘艷,湯鋒.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乳酸性酸中毒的護理體會[J].西南國防醫藥,2015,25(12):1404-1406.
R473.5
B
2095-7629-(2017)16-02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