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書華
(阜寧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蘇 阜寧 224400)
有針對性護理在對自然分娩產婦進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高書華
(阜寧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蘇 阜寧 224400)
目的:探討有針對性護理在自然分娩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10月期間在某院婦產科進行自然分娩的64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shù)表法將這些產婦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有32例產婦。兩組產婦在入院后其均接受產科的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試驗組產婦接受有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總產程及護理的優(yōu)良率。結果:進行護理后,試驗組產婦護理的優(yōu)良率高于參照組產婦,其產后的出血量少于參照組產婦,其總產程短于參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實施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有針對性護理;自然分娩;助產質量;產后出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臨床上對自然分娩產婦進行助產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確保對自然分娩產婦進行助產的質量一直是婦產科臨床上研究的重要課題[1]。為了提高婦產科助產的質量,我院將有針對性護理應用于自然分娩產婦的護理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1月至10月期間在我院婦產科進行自然分娩的64例產婦。這些產婦均未患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及重要的臟器疾病。這些產婦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將這些產婦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有32例產婦。在試驗組產婦中,年齡最大的為35歲,年齡最小的為24歲,平均年齡為(27.89±5.23)歲;孕周最長的為41周,孕周最短的為36周,平均孕周為(39.58±1.21)周。在這些產婦中,有經產婦12例,初產婦20例。在參照組產婦中,年齡最大的為36歲,年齡最小的為25歲,平均年齡為(28.36±5.54)歲;孕周最長的為41周,孕周最短的為37周,平均孕周為(38.89±1.34)周。在這些產婦中,有經產婦14例,初產婦18例。使用統(tǒng)計軟件處理兩組產婦的基礎資料發(fā)現(xiàn),組間相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產婦均接受產科的常規(guī)護理。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是:護理人員協(xié)助產婦完成產前的各項常規(guī)檢查,為其講解進行自然分娩的好處,并告知其產后的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試驗組產婦接受有針對性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為了緩解其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將病房布置得干凈、整潔、溫馨,確保病房的溫度和濕度適宜,以增加其舒適感,使其放松心情,進而緩解其負面情緒。護理人員為產婦講解與自然分娩相關的知識,告知其每個產程的特點,鼓勵其利用兩個宮縮的間歇期食用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以補充體力。當產婦的宮縮不強烈、胎膜未破時,護理人員應指導其進行適當?shù)幕顒樱瑫r叮囑其按時排尿,排除影響其宮縮的相關因素。在此期間,護理人員嚴密監(jiān)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對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壓的產婦進行重點監(jiān)護。2)護理人員指導產婦記錄每次宮縮的時間和兩次宮縮的間隔時間,觀察其胎膜是否破裂、胎頭是否下降,并為其監(jiān)測胎心。護理人員對胎心異常的產婦進行吸氧,并及時將此情況報告給主治醫(yī)生。護理人員指導產婦在兩次宮縮的間隔期進行休息,在宮縮時鼓勵、安慰產婦,對其腰部進行按摩,以緩解其不適感。產婦若出現(xiàn)宮縮乏力的情況,護理人員應遵醫(yī)囑為其靜脈滴注縮宮素。3)胎兒娩出后,護理人員指導產婦將胎盤娩出。胎盤娩出后,護理人員評估產婦胎盤的剝離情況、子宮的出血情況及高度,及時告訴產婦新生兒的情況。產婦回到病房后,護理人員按時對其進行查房,叮囑產婦及時排尿,保持外陰的清潔,食用流質食物,若出現(xiàn)發(fā)熱的癥狀應及時通知主治醫(yī)生。4)護理人員為產婦講解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好處,教會其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告知乳頭皸裂的產婦在進行哺乳前要對其皸裂的乳頭進行濕熱敷,并為其按摩乳房,以刺激其排乳反射。然后擠出少量的奶水使乳暈變軟,以利于新生兒吮吸。護理人員告知此類產婦在哺乳時要先讓新生兒吸吮健側乳房,并經常更換哺乳的姿勢,在每次哺乳后擠出一點奶水涂抹在皸裂的乳頭和乳暈上,讓奶水中的蛋白質促進乳頭的破損處進行自我修復。
1)觀察兩組產婦產后的出血量和總產程。2)評估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
將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分為優(yōu)、良、差三個標準。進行護理的優(yōu)良率=(護理效果為優(yōu)的例數(shù)+護理效果為良的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具體的評定標準是:1)優(yōu):產婦未發(fā)生產后出血和產褥感染,其情緒穩(wěn)定,可自行對新生兒進行哺乳。2)良:產婦未發(fā)生產后出血和產褥感染,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緒,需要在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對新生兒進行哺乳。3)差:產婦產后的出血量較大,其存在明顯的不良情緒,無法對新生兒進行哺乳。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產婦護理的優(yōu)良率高于參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護理優(yōu)良率的比較

表2 兩組產婦產后的出血量及總產程的比較
試驗組產婦產后的出血量少于參照組產婦,其總產程短于參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分娩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產婦在進行分娩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諸多問題,主要包括產前的不良情緒、產時的宮縮乏力和產后的并發(fā)癥。上述情況的發(fā)生均會對產婦的分娩結局造成影響。因此,在圍產期對產婦進行有效的護理十分必要[2]。近年來,我院將有針對性護理應用于自然分娩產婦的護理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在試驗組產婦進行自然分娩的不同階段,護理人員從生理、心理、行為等方面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3-4],以降低其產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使其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提高其進行母乳喂養(yǎng)的成功率,促進其產后身體的恢復[5-6]。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實施有針對性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
[1] 汪紅巖.護理干預對助產質量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0):243-244.
[2] 胡惠榮,王迎春.護理干預對助產質量和產后出血的效果評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7): 100-101.
[3] 關鑫,吳艷,王秀媛,等.護理干預對助產質量及產后出血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10(14):247-249.
[4] 柴得林,李雨潤,孫中國,等.WENO 格式權重分析與改進[J].國防科技大學學報,2016,38(4):39-45.
[5] 蔡美玲,徐珍珍,胡小仙,等.淺談進行護理干預對提高助產質量和預防產后出血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4(37):238.
[6] 斯麗平.淺談進行護理干預對提高助產質量和預防產后出血的影響[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32-33.
R473
B
2095-7629-(2017)16-02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