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瀅+廉雪+丁永波
[提要] 制造業服務化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要素。本文基于制造業投入服務化視角,選取吉林省2007年和2012年投入產出數據,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對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水平進行測度。研究表明:吉林省制造業的服務投入比率呈逐年增長態勢,但制造業服務化程度相對較低,需要企業、政府、大學科研院所、中介機構等眾多部門多方采取措施,提升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水平,進而推進吉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吉林;制造業服務化;投入產出法
中圖分類號:F4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9月27日
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這一綱領性文件,其中最為重要的戰略方針就是結構優化,無形要素對產品價值的影響在日益增強,推進制造業服務化對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制造業競爭力至關重要。
一、相關研究回顧
國外有關制造業與服務業關系研究得最早的學者是Vandermerwe(1988),認為制造業服務化是指制造企業從只提供商品或者附加于商品的服務向提供物品加服務轉變。之后,Tellus(1999)闡述說明了在產品責任轉變的角度下,傳統制造業與服務業部門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這是由于新型的以產成品為基礎的服務的出現引發的。國內較為權威的最早關于制造業服務化的研究是郭躍進(1999)提出我國制造業企業的經營活動向服務領域延伸,并不是將本企業轉變為完全的以服務業為目標的多元化經營,而是希望能在現有的企業所能產出的有形產品為基礎的情況下,圍繞著產出品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劉繼國(2007)指明那種不再出售物品本身而轉向出售物品所附加的服務或這一功能,就是產出服務化。孫林巖(2007)提出服務型的制造是基于制造的服務,它是為了服務的制造。周大鵬(2010)提出制造業服務化是讓服務投入逐漸增加,服務產出也逐漸增加。
綜合國內外相關研究,筆者認為,制造業服務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要素。基于此,本文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法,對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水平進行測度,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水平的相應對策,以期對吉林省制造企業和有關政府部門的決策提供參考和支持,同時也能為我國同類地區實現制造業服務化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發展水平測度實證分析
(一)指標選取與方法選擇。制造業服務化由投入服務化和產出服務化兩部分構成,由于產出服務化不易測量,所以本文僅以投入服務化作為制造業服務化的測度指標,進而測度吉林省制造業投入服務化程度。
在測度方法的選擇上,本文運用投入產出法對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水平進行測度。投入產出法就是使用投入產出表以求揭示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關系,并對兩者的關系進行解析,希望通過分析得到服務投入對制造業的貢獻,從而有效地幫助我們解讀吉林省制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緊密結合的程度。
(二)數據來源與樣本選擇。本研究所用數據來源于吉林省投入產出數據,該組數據每五年更新一次,所以最新的數據為2012年,同時為有效分析出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的變化趨勢,本次研究選取2007年和2012年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在樣本的選擇上,通過對吉林省2007年和2012年投入產出表中的行業進行篩選,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0個制造業行業和7個服務業行業進行測度分析。其中,10個制造業行業包括:(1)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2)金屬礦采選業;(3)非金屬礦及其他礦采選業;(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5)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6)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7)廢品廢料;(8)電氣、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9)燃氣生產和供應;(10)水的生產和供應。7個服務業行業包括:A.交通運輸及倉儲業;B.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C.批發和零售業;D.住宿和餐飲業;E.金融業;F.租賃和商務服務業;G.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三)數據分析與結果討論。經過行業篩選后,形成新的投入產出表,并依據該數據計算其直接消耗系數,見表1、表2。直接消耗系數,通常我們用來aij表示,這里我們計算的是服務投入系數,定義為每生產單位j制造業產品要消耗i種服務的數量,計算它是為了表明吉林省制造業的生產技術結構。aij越大,說明這個制造業部門對相應的服務業部門依賴性越強,表中的服務投入比率代表各服務業在制造業中的投入比率。(表1、表2)
從2007年吉林省各服務部門投入到各制造部門的數據上看,所有選取的行業直接消耗系數均低于1%,這說明2007年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程度處于相當低的水平。
從2012年吉林省各服務部門投入到各制造部門的數據上看,以(A,1)這一數據為例,(A,1)代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這一制造業部門對交通運輸及倉儲業這一服務業部門依賴程度,13.3013%這一數值大于標準值1%,代表著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對交通運輸及倉儲業的依賴程度較強,交通運輸及倉儲業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投入比率高。
非金屬礦及其他礦采選業、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所占的比率相對較高,多數服務業部門在這幾個領域的投入比率均超過1%,表明這幾個領域的制造企業實現了較高程度的服務化;交通運輸及倉儲業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非金屬礦及其他礦采選業、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電氣、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的投入比率較高,這是與這幾個制造業行業性質相關的,上述制造業企業大多需要交通運輸與倉儲業對商品進行運輸和存儲;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在金屬礦采選業、廢品廢料等行業的投入比率較高;住宿和餐飲業在所取的幾個制造行業的投入均低于1%,由此可見,住宿和餐飲業對吉林省大部分制造行業的投入程度較低。
總體上來說,吉林省制造業的服務投入比率不高,制造業服務化程度低,但2012年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水平相較于2007年已有巨大提升,吉林省的制造業的服務投入比率大多數有所增長,吉林省的制造業正逐漸向制造業服務化發展。
三、結論及建議
研究表明,吉林省制造業的服務投入比率呈逐年增長態勢,但制造業服務化程度相對較低,某種程度上制約了吉林省經濟的快速增長。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如下提升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水平的相關建議:(1)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服務業的支持,制造業實際上是服務業發展和創新的基本載體,推進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加強制造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使服務業成為制造業發展強而有力的助推器;(2)發揮政府對制造業服務化的引導作用,要以吉林省中心城市為核心樞紐,構建一個體系完備的、為制造業服務的商業服務區,引導制造布局,進一步強化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的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3)應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和科研支持方面對吉林省制造業服務化發展的支撐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劉繼國.制造業服務化帶動新型工業化的機理與對策[J].經濟問題探索,2006.6.
[2]周大鵬.制造業服務化研究——成因、機理與效應[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
[3]孫林巖,李剛,江志斌,鄭力,何哲.21世紀的先進制造模式——服務型制造[J].中國機械工程,2007.19.
[4]郭躍進.論制造業的服務化經營趨勢[J].中國工業經濟,199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