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提要] 河南省自貿區得到國家的批準,這不僅為河南省整個經濟體系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和之前不同的許多挑戰。立足于國家政策——“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同時結合目前鄭州市航空港綜試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發展,利用有利條件,把握機遇,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為進一步加快和完善河南省自貿區的有效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河南省自貿區;“一帶一路”;引進人才
本文為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河南深度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問題研究”(SKL-2017-3156)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9月26日
一、河南省自貿區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一)河南省自貿區發展現狀。經過河南省政府多年的努力,河南自貿區終于獲得國家批準。在2016年8月31日,國務院宣布設立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3月31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和《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2017年4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鄭州市鄭州新區正式掛牌成立。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河南自貿區,總體的實施范圍達到119.77平方公里,一共有3個片區,分別位于河南省的鄭州市、開封市和洛陽市境內。河南省政府對這3個片區進行各自產業區域定位、互相補充,共同發展。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當前的整體發展戰略定位是: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將河南自貿區建設成為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
(二)河南省自貿區發展面臨的挑戰
1、缺乏相應高新技術產業支撐。河南省地處中原,最早以農業為經濟的主要支柱。目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政府政策的傾斜,高新技術產業也在快速發展,但是高新技術產業的整體發展相對滯后,沒有產生產業集群效應。以鄭州和洛陽為例,鄭州西邊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洛陽的新興產業區,整體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高新技術大型企業不多,很難對整個經濟體系產生推動作用。同時,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的規模效應尚未形成,許多企業都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很難吸引到相應的資金融入,為進一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帶來了障礙。除了資金之外,高新技術產業園對于內部的區域利用,企業分工和整體的企業文化創建都還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而河南省自貿區的獲批,在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挑戰。需要我們不斷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在中國向外出口產品的同時,由簡單的“中國制造”向更高端的技術產品出口發展,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創建企業自身的品牌。
2、國際營銷渠道相對缺乏。河南省自貿區剛剛成立,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原本可依靠鄭州航空港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知名度和發展狀況,把河南省自貿區整體的知名度提升,但是由于河南省自貿區中的鄭州片區并未把鄭州航空港區和跨境電商綜試區涵蓋在內,因此如何銜接鄭州港區和鄭州自貿區片區顯得尤為重要。要適當利用國家的政策,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渠道,做好河南省自貿區的國際營銷渠道建設,打造河南省自貿區的知名度,吸引外資,擴大進出口的比重,促進整個河南省經濟的發展。
3、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目前,河南省的貨物出口仍然以傳統的加工貿易為主,采用這種形式,整體的科技含量較低,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較弱。雖然貨物貿易可以推動服務貿易的發展,但是由于傳統的加工貿易很難帶動服務的出口,這是河南省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的原因之一。同時,隨著這些年經濟的發展,河南省的廉價勞動力的價格也在逐漸上升,人口紅利正在慢慢減少。與周邊的越南、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相比,勞動力優勢逐漸喪失,對貨物貿易的出口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因此,如何加強服務貿易的發展,統籌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均衡快速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省自貿區發展的機遇
(一)鄭州航空港區的發展和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獲批。鄭州航空港區作為國家近些年來政策大力支持的區域,承接經濟、物流等多方面的發展,不僅為河南省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為推動河南省自貿區的發展承接了國際物流、中轉等相關職能,是推動河南省自貿區發展的有利條件。
同時,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準,不僅使河南省在跨境電子商務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在服務創新、管理體系創新、法治制度創新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為河南省自貿區的快速發展奠定了有利的經濟基礎條件。
在河南省自貿區和國外進行進出口合作時,也可借鑒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經驗,成為促進河南省經濟發展新的動力,推動河南省外貿行業的快速發展,實現“彎道超車”,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河南省的區位優勢。河南省地處中原,同時借助于近些年來“中部崛起”、打造全國物流體系等政策,河南省的區位優勢尤為明顯。目前,河南省的鐵路實現“雙十字”貫穿全境,高鐵的快速發展,使河南省的鐵路網格如“米”字型展開,高速公路里程6,448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同時,鄭州的新鄭國際機場有兩個航站樓,進一步凸顯了交通的優勢條件。
河南省自貿區的鄭州片區,發展定位于打造多式聯運國際性物流中心,服務于“一帶一路”的國家政策,建造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據河南省自貿區統計,截至2017年5月4日,鄭州片區新入區企業達1,753家。河南省自貿區的開封片區定位于建設國際旅游勝地,構建國際文化貿易平臺,進行文化創新和發展,做好服務貿易的建設工作。河南省的洛陽片區,主要定位于打造國際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區,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探索制度,收獲經驗。
三、加快推進河南省自貿區發展的建議
(一)把握機會,提升現代物流業。河南省自貿區的獲批,為進一步提升現代物流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河南省自貿區、鄭州航空港區和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的聯動發展,將帶動河南省外貿企業和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同時使服務貿易、加工貿易和轉口貿易等貿易有了更好的發展平臺,使經濟產業產生集群效應,加速發展。同時,立足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結合河南省的實際情況,打造綜合交通樞紐產業體系,使物流產業成為推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潤滑劑,推動整個經濟體系的發展。以中歐班列為例,在2013年7月,河南省發揮其地理區位優勢,開通了從鄭州至德國漢堡的貨運班列。這條鐵路班列主要經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等國,全程達1萬多公里,實現了貨物的有效轉運。目前,中歐班列(鄭州)逐漸實現了海鐵、空鐵等多種國際聯運方式,主要以德國的漢堡為集散樞紐,形成了遍及歐盟、中亞和俄羅斯等24個國家121個城市的鐵路網格。截至2016年底,中歐班列(鄭州)一共開通了507班次,運送貨物價值累計高達12億美元。在每周四去四回的基礎上,又加開了2次班列,是唯一實現了貨物能夠達到穩定運行的中歐班列。endprint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把商品從生產者手中運送到消費者手中,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和參與度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以中歐班列(鄭州)為契機,借助河南省自貿區和鄭州航空港區的地理優勢,打造現代物流產業,提升河南省物流系統的發展,為進一步推動河南省自貿區和整個經濟體系的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
(二)利用“一帶一路”的政策優勢。“一帶一路”政策的出臺,目的就是加快整個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運用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有良好的地理優勢。河南省自貿區的發展不能僅靠三個片區的微薄之力,必須立足于中部崛起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政策,互相協調,共同發展。要加強同國內其他自貿區的聯系,吸取經驗,實現資源互通、政策相互借鑒。按照“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原則,加快建設自貿區的自評機制,及時發布自貿區的發展戰略,總結梳理河南自貿區創新經驗成果,充分釋放河南省自貿區制度紅利和溢出效應。適度利用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優勢,加快和其他自貿區的聯系,互相學習,共同發展。
(三)借鑒國內外自貿區的成功經驗。河南省自貿區成立不久,相對于國內的其他幾個自貿區明顯存在管理經驗不足,需要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其他自貿區在發展中的有利的經驗,避免不足。首先在管理體制上河南省自貿區采取的是公營公司的管理模式,和我國其他4個自貿區的管理模式基本上相似,因此完全可以借鑒其他幾個自貿區管理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吸取其不足的教訓。目前,國際上經營最成功的自貿區當屬智利伊基克自貿區,我們應該走出去,要去實地調查和學習,結合河南省的實際情況,立足于金融創新、海關監管創新和服務業改造等方面,不斷進行突破和創新。
(四)加強人才儲備,提升人力資源優勢。河南省自貿區目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人才相對比較匱乏。通過制定高端人才的引進辦法,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吸引一批具有高技術、高規格、創新能力強的高端人才。制定相關的吸引和集聚人才政策,完善人才的培育、激勵、評價和提升等多方面的政策,為河南省自貿區的發展提供全方面的人才。同時,由于人才的集聚,也可以吸引大型企業和科研機構的進駐,為進一步發展河南省自貿區的經濟提供有利條件。通過政策加大對“雙創”企業和個人的資金和技術支持,設立投資專項基金、企業創新獎勵、投資收益等獎勵,以此來激發企業和個人的創新創業激情。
主要參考文獻:
[1]董鑫,嚴惟力,李天棟.中國(上海)自貿區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啟示——基于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經驗[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4.3.
[2]饒莉.上海自貿區發展現狀及面臨的挑戰分析[J].山西農經,2015.8.
[3]劉宇翔.“一帶一路”戰略與河南省會展業互動發展研究[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2.
[4]姚雪,尚明瑞.“一帶一路”背景下河南省經濟發展的SWOT分析[J].北方經貿,20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