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花+趙彤彤
摘 要 創新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核心要素,出版創新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社會對出版編輯行業提出的客觀要求。文章基于出版創新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結合筆者從事的出版編輯工作,認識和理解出版創新豐富的時代內涵,剖析表現出版技術和手段創新的數字出版存在的問題,并對數字出版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進行深入的探索。
關鍵詞 出版創新;數字出版;問題;可持續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7)20-0053-02
出版創新是出版業的變革過程,伴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而興起的數字出版是出版創新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廣大出版編輯工作者要深化對出版創新內涵的認識和理解,分析當前數字出版存在的問題,探索數字出版可持續發展路徑。筆者就此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展開論述,以期為新時期數字出版工作提出可供參考借鑒的意見和建議。
1 對出版創新內涵的認識和理解
創新是一種人的創造性實踐行為,是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以增加利益總量為目標,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探索性過程。出版行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積累和傳播人類社會文化知識財富的歷史使命。全面分析出版行業的相關要素,我們自然能夠認識出版創新的內涵所體現的幾個方面。一是出版理念創新,只有勇于摒棄傳統、落后的出版思想和出版觀念,樹立起市場、競爭、開放、合作、責任等現代出版理念,才能不斷開拓進取,奉獻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精品。二是出版體制創新,出版管理部門要順應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規范和要求,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出版管理體制。三是出版技術創新,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手段,推動著出版業向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轉變。四是出版人才創新,既要吸引越來越多的專業出版人才進入到數字出版領域,更要培養一大批具備現代出版思想、掌握現代出版技術、富有較強個性和獨立價值觀念的創新型出版人才,這是促進數字出版產業進一步成熟、決定出版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所在。
2 數字出版存在的問題
從技術和手段的角度講:數字出版是出版創新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但數字出版并不局限于技術和手段,還與出版觀念、出版內容和出版人才密切相關。要切實推動出版事業的健康發展,數字出版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不容忽視。
1)出版人對數字出版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研究。盡管數字出版異軍突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傳統出版業的地位和作用,對以提供內容為主的傳統出版業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一些出版人缺乏對數字出版的研究和了解,具體表現在:第一,在思想和觀念上尚未跨越傳統出版的鴻溝,習慣于舊的出版發展業態,認識不到數字出版對于出版行業長足發展的重要性。第二,對數字出版的概念和內涵不明確、不清晰,應用數字化的技術意識和技術手段相對落后,對數字出版持觀望和等待的態度。第三,對市場關于數字出版的客觀發展需要反應遲緩,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體制運作和市場運作沒有得到有效的融合。
2)與數字出版相關的法律法規明顯滯后。盡管我國已經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條例》《電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規定》等與數字出版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相對于日新月異的數字出版發展現狀,法律法規的滯后性明顯,特別是在稿費標準、版權保護、侵權處理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規范,使得數字出版領域由于原創者權益被侵犯引發的版權糾紛屢屢發生,且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比如在去年炒得沸沸揚揚的數十位網絡作家狀告熱播電視劇《錦繡未央》及其相關出版物涉嫌抄襲的事件,就因為缺少可依據的法律法規而無法確認事實的真偽,最后只是不了了之。
3)數字出版的行業技術標準不夠規范統一。在知識經濟時代,一個行業要培育市場、擴大經營規模、形成有效的產業鏈,沒有規范統一的技術標準是不可想象的。目前,我國數字出版的技術系統和裝備系統來源紛雜,研發的主體眾多,各自為政,不能互聯互通,比如萬方數據的PDF、方正的CEB、知網的CAJ,這種數字出版一個單位一個制式,一個地區一個標準的情況,造成元數據和信息交換的人為障礙,浪費了相關的研發經費和研發資源。況且,數字出版沒有行業通用標準和格式,用戶在閱讀不同數字出版物時不得不使用不同的閱讀器,不僅增加了用戶閱讀的成本,也不利于各出版主體出版內容的交換和整合。
4)數字出版的管理和技術人才短缺。目前出版機構的大多數專業人員都畢業于與新聞出版相關的文科類專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掌握僅限于簡單的word文本處理和編輯層次,一旦遇到技術性稍強的工作就難以順利操作;計算機網絡技術嫻熟的理工科專業人才對出版編輯業務則相對生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數字產品的選題立意、技術研發及發行銷售,相當多的內容資源無法真正實現數字化,困擾著數字出版的進程。
3 數字出版發展路徑
針對當前數字出版存在的問題,我們應充分認識數字出版在出版創新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對出版創新的重要推動作用,并以此為基點,探索出版創新理念指導下的數字出版可持續發展路徑。
1)深化對數字出版的認識和研究。數字出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出版人對數字出版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通過不懈的研究,出版單位和出版工作者首先要領會數字出版的概念和內涵,認清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傳統出版面臨的挑戰和出版創新的必要性,明確數字出版在出版創新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建立符合時代趨勢的出版意識和出版思想,推動數字手段在選題策劃、組稿撰寫、編輯加工和出版發行等環節的廣泛應用,形成一個合理的數字出版分工鏈條。再次要敏銳地察覺市場對數字出版需求的細微變化,靈活地運用和分享先進的數字出版技術,尋求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協調發展的優秀解決方案。
2)健全與數字出版相關的法律法規。我國的數字出版在政府層面表現的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共同管制,相關的法律法規由不同的主體制定。這些法規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為基礎,形成了包括《互聯網出版管理暫行條例》《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在內的一系列數字出版指導規范。鑒于這些法規制定的時間較早,很多內容已經滯后于網絡出版的發展步伐。亟須在網絡出版的稿酬給付、網絡出版的授權條件和權利有效期、網絡侵權行為的跟蹤和監控、對破解版權保護等違法行為的處罰等方面,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特別是在出版授權方式上開拓自助版權協議、中介管理、集體管理等渠道,以杜絕數字作品的不正當使用,營造數字出版良好的法律環境。endprint
3)規范統一數字出版的行業技術標準。數字出版依托的是現代信息技術與開放經濟,開放經濟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行業標準的國際化。我國的數字出版必須將目光投向國際化市場,在國家標準委的統一領導下,相關標準化研究機構和數字出版企業密切合作,以推廣國際化的數字出版技術規范和標準為目標,以“全媒體、全流程、全業務”為宗旨,加強數字出版行業的規范化意識建設,培育安全信用機制,在版權保護、閱讀格式和行業規劃等方面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規范統一的數字出版行業技術標準。同時注重既有不同制式和標準數字出版物的內容數據交換整合,促進各類數字資源向規范標準的平穩過渡。
4)強化數字出版管理和技術人才的培養。培養數字出版管理和技術人才是繁榮數字出版事業的關鍵,也是出版創新的先決條件。首先,要通過業務培訓、脫產進修和崗位練兵等方式,有針對性地補齊員工在數字出版方面的短板,提高出版編輯工作者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和數字出版業務能力。其次,在相關高校中開設數字出版專業課程,建立高校數字出版產學研基地,重點培養既掌握數字出版技術又熟悉傳統出版流程的復合型人才,為出版行業不斷輸送高質量的后備人才。再次,打破行業壁壘,推動出版行業與互聯網行業的業務聯合,以雙方在數字出版領域的互補和共享促進數字出版市場的繁榮。
4 結束語
應該說,數字出版既是出版創新的需要,也是計算機網絡技術條件下出版行業不可回避的發展趨勢。廣大出版編輯工作者應深刻認識數字出版給整個出版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出版創新理念的引導性,積極解決與數字出版有關的各種問題,潛心探索推動數字出版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為社會奉獻出高品質的數字出版產品,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數字閱讀和精神需求。
參考文獻
[1]周利榮.傳統出版業向數字出版轉型的三個關鍵問題[J].出版發行研究,2011(6):49-52.
[2]惠天靈.數字出版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出版參考,2012(9):14-15.
[3]王東霞,趙龍祥.數字出版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雞西大學學報,2013(10):10-11.
[4]張瑩.我國數字出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傳播,2015(19):114-115.
[5]吳江文.我國數字出版可持續發展實現路徑探索[J].出版發行研究,2017(3):33-36.
[6]張曉輝.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鏈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的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5):164-1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