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云
[提要] 軍民融合發展是國防建設的戰略需要,軍轉民打破既有封閉的體制,但傳統軍工企業在戰略轉型過程中面臨一些困難。本文在基于傳統軍工與民品企業差異性基礎上,分析軍工企業轉型存在的產品、體制以及知識障礙,并提出軍工企業轉型實現路徑。
關鍵詞:軍工企業;民品企業;戰略轉型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9月30日
一、軍工企業戰略轉型障礙與束縛
在推進軍民融合過程中,“軍轉民”相對于“民參軍”而言,企業主體需要做出更多改變,存在著更多難以克服的障礙。民參軍障礙主要來自于既往頂層設計,在體制機制障礙破除后,民用企業整合自己資源,利用自身優勢參與軍品生產的步伐將會大大加快。而“軍轉民”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將會面臨更多困難,形勢更復雜。這一過程中軍工企業需挖掘自身潛力,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整合企業資源,滿足民品市場需求,開拓民品市場,使企業由單純為國防建設服務,轉向同時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成為寓軍于民、軍民結合的新型科技型市場競爭主體。
其一,產品開發障礙。軍工企業在民品開發上具有一些基礎條件,很多軍品和民品生產加工在資源、技術、工藝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通用性。但是由于市場特征的不同,導致兩類產品在開發程序與目標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這些異質性因素是企業戰略轉移的重要制約性因素,也是企業業務轉移的重要參考變量,隨著這些變量增大,業務轉移風險也會變大。
其二,體制機制障礙。經過20多年的發展,軍轉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大量軍工企業以及科研機構在從事民品的開發、生產及銷售,但軍工科研單位在參與民品市場競爭過程中,其市場營銷及主體經營能力與民用企業相比存在明顯差距。軍轉民企業由于軍工管理體制機制的長期制約和束縛,其計劃經濟觀念較重,對市場營銷工作缺乏足夠重視,對市場營銷的基本規律并未深入研究,對新產品開發、市場開拓以及營銷組合運用缺乏足夠經驗。
其三,知識障礙。軍工企業轉型需要克服知識障礙,長期從事軍品生產,對民用品市場的軍工企業進行業務轉型,需要擴展知識學習。要積極把握民品研發成本與經濟效益,市場戰略選擇、市場環境以及上下游產業等關鍵問題。需要對產品開發與推廣、分銷和服務、市場競爭優勢獲取進行認真研究。此外,還要對自身的技術開發與專業的潛在能力有準確的認知和判斷,識別現有技術的轉移潛力。
二、軍工企業轉型路徑
為適應軍品合同減少的情況,軍工企業需要將企業擁有的資源逐步轉向,由保障軍事轉到軍事與非軍事業務并舉。轉型企業要重點分析其既有產品的定位與技術專用性特征,在此基礎上對公司未來戰略以及資源配置方向進行決策。為滿足轉型的需要,企業需要瞄準未來方向對現有設備和設施進行優化利用,對員工進行再培訓。在企業轉型過程中,要重點把握如下環節,提升企業戰略執行以及資源配置與整合能力,確保企業轉型的順利完成。
(一)優化組織結構與相關制度安排,提升企業戰略執行力。軍工企業要以軍民融合為著力點,以轉型升級為目標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然后由高層管理者實施。企業高管團隊要有戰略定力,要堅定不移地進入民品市場,即使在軍品合同能夠支撐企業得到順利發展的情況下,也不要有任何動搖,利用既有的技術積累,不斷提高市場競爭能力。
戰略方向決定組織結構,為適應產品結構調整,軍工企業要實現由從組織架構到運行機制的調整轉換。與軍民融合所配套的各種體制機制融合是實現軍工企業進行軍民技術轉化與持續創新的制度保障,是軍工企業內部有效運作的制度基礎。因此,要建立軍民統一的管理組織,改革有關運行機制,推進管理制度以及業務流程的軍民一體化。按照軍民一體化要求,持續變革企業內部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規則,加強軍民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溝通,提高行政運行效率。保證企業按照轉型升級的既定方向和目標進行運作,減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軍工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所做的決策達成共識是有效執行的關鍵,共識性決策將減少員工執行過程中的梗阻情況,確保員工能積極有效地貫徹執行。為提升員工的執行力,管理團隊需要根據新的戰略和業務,選取關鍵考核指標,對員工工作進行科學、客觀、相對準確的評價,以達到實現有效激勵的目的。
(二)強化信息分析,提升企業資源配置效率。企業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搜集與管理分析系統,強化對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信息獲取和分析評估。重點開展市場信息監控與評估,把握市場導向與顧客需求變化方向,識別企業開拓民品市場的機會與潛在威脅,作為企業戰略方向調整的依據。
要成立專門機構對企業內部資源進行分析,著力開展技術資源評估評價。強化對軍用技術成果解密風險進行評估,著力對軍民兩用技術的深入分析,評估其軍用前景和民用潛力以及軍民兩用兼容問題。企業要結合自身的資產負債情況、技術創新能力和軍民品貢獻率等核心指標,對各類資源進行識別與選擇,并根據資源相互匹配、互為補充及互相增強的原則,將企業內外部資源進行有機融合,在軍與民兩個方面進行合理分配,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三)加強外部聯系與合作,構建資源整合網絡,提升資源整合能力。良好的外部合作關系是其企業有效獲取外部資源的重要保障,也因此成為影響其生產運營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為加快企業轉型,軍工企業需要打破既有的封閉格局,積極參與外部合作,提升整合利用外部資源的能力,達到多方共同發展的目標。首先,軍工企業要積極參與企業合作,與上下游民用企業或產品領域近似的企業結成戰略伙伴,或者進行彼此參股等形式的深度資本合作,整合雙方優勢。軍工企業可以利用合作關系,通過多種方式學習合作伙伴生產技術和經營經驗,借助合作伙伴的銷售網絡,推動軍工企業內部發展;其次,軍工企業還應該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共同研發、委托開發、技術購買等多種形式,形成密切的合作網絡,解決產品研發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戰略支持。endprint
軍工企業通過建立廣泛的網絡關系,可以低成本獲取有價值的資源,提升企業信譽,拓展融資渠道,增加客戶來源,樹立積極形象,使企業獲得長期優勢。
(四)持續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創新的過程是從市場需求出發,它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對企業獨特的資源、知識和技能等生產要素進行創新性集成,最終將其轉化為市場化產品和服務,并為企業創造豐厚的價值回報。
軍工企業實現成功轉型需要持續創新,在滿足國防需求的同時,實現創新成果產業化,使創新活動與市場緊密連接,讓創新活動更具價值,實現創新鏈與價值鏈的有機結合。軍工企業一方面要做到面向市場,根據用戶需求進行產品創新,也需要依托現有的技術和資源的通過顛覆式創新,引領市場需求。在實施創新過程中,企業要堅持自主創新、集成創新與開放創新相結合。軍工企業要依據市場和技術變化趨勢,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作用,不斷加大科技研發費用的投入力度,通過持續研發活動,逐漸形成企業自身技術優勢和競爭優勢。為提升創新效率,要高度重視外部資源整合利用,與上下游企業或科研院所結成合作創新命運體,通過開放式創新獲取外部先進技術及信息,進行持續的開發,以達到贏得或引領市場需求的目標。軍工企業只有融入創新體系中,進行持續創新,才能成功轉型升級,獲得持續發展。
軍工企業要實現持續創新,還必須高度重視軍民兩用技術的轉移轉化。軍民兩用技術是指既能滿足軍事需求,又具有商業應用前景,可以形成一定市場規模的技術。軍民技術轉化是指發展軍民兩用技術,實現軍民兩用技術商業化和產業化。“軍民結合”是促進軍工企業打破軍民界限的關鍵舉措,軍工企業內部體制與制度的有機融合能為軍品與民品實現共生共榮發展提供充分保證,使各項資源得到合理配置,最終解決 “重軍輕民”的問題,為企業持續創新提供動力。
主要參考文獻:
[1]陳勝勝,李燁.軍工企業轉型升級能力理論模型構建[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10.
[2]雷延軍.兩用技術轉移的技術——市場二維矩陣模型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7.12.
[3]胡紅安,楊萌.西部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存在問題的制度分析——以陜西為例[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4]姚廣寧,吳輝凡.國有軍工企業軍民融合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5]褚倩倩.我國軍工企業集團資本結構優化與最優策略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