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如今,微信已經在大學生群體中廣泛使用,作為新興網絡傳播工具,微信給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它拓寬了師生交流渠道、活躍了教學氛圍、提高了輔導員的工作效率。但是同時,微信也給輔導員的主體地位、自身素質和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關鍵詞】微信思想政治教育機遇挑戰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自2011年推出以來,用戶數量高速增長,當年裝機數量即達到5000萬。隨著近些年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和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微信逐步成為了即時通訊領域無可爭議的霸主。據企鵝智酷《2016微信影響力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2月底,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6.5億。
與此同時,大學生思維敏銳,敢于嘗試新鮮事物,成為了率先使用微信的主力軍。在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出現了“幾乎人人用微信”的壯舉。一項調查研究的結果表明,在以吉林大學638學生為隨機調查對象進行的《大學生使用微信情況調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樣本微信裝機量為100%。微信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一種新型傳播媒介,正改變著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習慣和思想狀況,同時對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無限的挑戰。
一、微信給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
(一)拓寬溝通渠道,促進師生交流
微信的數字化傳播有以下幾個特點: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限制因素少。微信的這些特點能夠幫助輔導員在第一時間了解大學生思想、心理狀態,增加了輔導員和大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在傳統的教育模式里,教育過程一般都是在教育者的主導下進行的,大學生多數處于被動接受的局面。而微信的匿名化使用,微信用戶可以隱藏自己真實的身份,使輔導員和大學生之間的話語權實現平等,輔導員不再是不可反駁的權威和控制者,使輔導員和大學生在微信的交流中實現無障礙互動。這種互動有助于改善師生關系,拉近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減小對彼此的抵觸和猜疑,提升彼此之間的信任度。此外,輔導員通過微信與大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將打破師生交流間的諸多限制,師生間的交流將不再局限于學校內,日常生活中,節日休息中,學生都可以與老師在微信上進行交流,生活化的交流,能迅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不再受老師“高高在上”思維定勢的限制,充分展示老師的親和力和感召力突破了師生“交流不充分”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豐富教育內容,活躍教育氛圍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互聯網技術應用的不斷深入,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如今大學生求新求奇的現實需求,在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多以課堂教育為主,課堂教師一教多,缺乏教學的針對性。同時,教育內容大多取自于思想政治理論書籍,雖然這些理論嚴謹、邏輯性強,但是形式較為單一,內容枯燥乏味,遠離生活實際,更新相對滯后,很難引起受教育者的學習興趣。然而,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微信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的廣泛使用,微信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在知識的傳授手段、價值塑造形式等方面顯得更加靈活多樣。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可以講難懂、不易理解的教學內容,利用微信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進行“包裝”,然后分眾化、高精準地發送到學生手里。在微信特有功能所帶來的感官刺激下,大學生能夠在愉悅身心的同時,自然地接受教育內容,認知教育目的,以達到更明顯的教育效果,學生也會更加自覺主動地接收教育內容,接受知識教育,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更活躍了教學氛圍。
(三)滿足學生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微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新載體,學生們可以使用微信及時方便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主動地參與到學校的各項活動中來,滿足信息需求。同時,微信給大學生創建了一個表達個性、贏得關注的平臺,他們可以通過“朋友圈”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并獲得好友的“點贊”、轉發和評論等支持,從某種意義上說,獲得這種形式的肯定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們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此外,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繁瑣而又復雜的,輔導員的日常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微信的及時、便捷功能,可以幫助輔導員開展日常管理工作,便于消息的傳達和指令的發布,便于將通知簡明扼要地傳達到每個學生的手機上,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能保證工作開展的及時有效性。
二、微信給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挑戰
(一)對輔導員的主體地位形成挑戰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等級式信息傳遞機制,信息的傳達基本上是在輔導員、學生干部、學生群體這樣的等級模式中進行。在這種傳遞機制下,輔導員會對信息進行嚴格的篩選和適當的調整之后才傳遞給學生,選擇什么樣的信息進行傳遞、如何傳遞,都是由輔導員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安排進行設計的。也就是說,輔導員對信息
具有絕對的可控性,處于信息優勢地位,容易樹立威信,更加強化了輔導員的主體地位。而微信的出現,使大學生們可以通過微信直接接觸到相關信息,甚至不需要輔導員的傳達,從而失去了宣傳、教育、解釋的優先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弱化。
(二)對輔導員的自身素質形成挑戰
輔導員工作不僅考驗的是綜合各種相關事務的能力,更考驗與時俱進的能力,應對新生事物的能力。因此,輔導員除了具備一定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較強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政治理論素質外,還應該具備相關的媒介素質和通訊素質。輔導員要積極主動地對微信的功能、特點及信息通過微信的傳播模式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才能更好地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模式。同時,輔導員還可以通過微信,熟悉學生口中的新鮮事、新名詞、新想法,掌握當代大學生最為關切的熱點事件,始終與學生的步調保持一致,縮小輔導員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輔導員要從育人的角度出發,認識微信、理解微信并能做到應用微信開展符合時代和大學生心理的思政工作。這本身就是對輔導員的一項重要挑戰。
(三)對輔導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挑戰
在傳統的高校教育模式中,大多數高校都是通過課堂或者書面等形式向大學生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政策等教育信息。但是,隨著微信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廣泛使用,學生們可以快速便捷地接觸到各類信息,給他們獲取信息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增加了大學生的知識儲備,擴寬了知識面。但與此同時,學生們也可能接收到一些負面的消息,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產生消極想法,甚至衍生出更為嚴重的心理問題。所以,這就要求輔導員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心理狀態,關注學生動向,減小負面消息的傳播。從某種意義上說,在無形之中就增加了輔導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此外,微信朋友圈對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學生隨時可以用手機刷朋友圈。大學生在課堂上頻繁使用手機,玩微信等現象不僅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破壞了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使課堂教學質量降低,而且這也是對老師的一種不尊重,甚至破壞了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也為輔導員的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挑戰。
參考文獻:
[1]何云亮,張貴云,菜德沖.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中的應用研究[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4,(05):60-62.
[2]田仲金.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4.
[3]騰訊公司.騰訊發布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R/OL].2015-06-01/2016-03-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