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摘要】電工電子實訓作為一門重要的實訓課程,其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極為重要。針對我校現狀,提出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電工電子實訓 OBE 改革
一、電工電子實訓重要性
工程訓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英美等國提出的“教育回歸工程”得到各國教育機構的熱烈響應,這也是我國工程訓練產生的契機。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工程訓練的重要性也越發明顯,各高校逐步認識到對于工科類學生而言,了解典型產品的結構、設計及制造過程不僅僅是一次完整的體驗更是學生將來從事技術工作的基礎。但由于我國高中教育的局限性,這一體驗無法在高中獲得,只能寄希望于高等教育。在大一、大二階段,由于學生理論知識儲備不齊全,企業考慮到經濟效益等原因,很難接收在校生進廠實習。這些限制條件決定了高校工程訓練的必要性與必然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與《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將“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作為改革項目,這同樣體現了工程訓練的重要性,通過基本訓練掌握操作技能、激發創新精神,培養一批高質量的工程技術人才,為我國工業轉型升級服務。
我校工程訓練中心以“認知工程、體會制作、項目驅動、探究創新”的過程教學理念,構建了具有理工特色的多層次、模塊化、開放型工程訓練教學體系。在工程訓練教學體系中,電工電子實訓是不可或缺的工程教育資源。通過電工電子實訓,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更能讓學生學到工藝知識,對電工電子工藝過程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同時學生通過電工電子實訓可提高工程實踐能力、激發創新意識、提高綜合素質。
二、OBE內涵
OBE是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的簡稱。該理念在1981年提出,現已成為美英等國的主流教育理念。不同于傳統的以內容為主的教育模式,OBE中真正的做到了“以學生為本”,教師根據專業培養目標中學生應獲得的知識,將課本知識點分割碎化后再重組,以滿足學生的預期學習產出。在OBE中教師以學生預期產出為目標,反向設計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使每節課都能為目標的實現做出貢獻。在對預期產出進行評估時,可從多層次進行,每節課的課堂評估、期末的綜合評估以及專業貢獻上的評估都可作為預期產出的衡量標準。由于OBE模式只對預期定制目標,并對目標進行評估,對于中間過程并未有明確規定,這就使得教師對教學改革有了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
三、關于電工電子實訓改革的思考
電工電子實訓作為工程訓練中最有效、最貼近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針對我校電工電子實訓中存在的問題,課程的改革思考如下:
1.以培養學生工程素養、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為目標,在模塊化教學的基礎上優化教學能容;
2.優化層次化課程結構,突出學生的專業背景;
3.建立開放性平臺,推行開放式實訓模式;
4.發揮網絡優勢,優化教學形式;
5.完善考核方式。
四、電工電子實訓改革內容
1.優化教學內容
電工電子實訓是一個綜合了工程實訓及創新實訓的課程,其教學內容的構建是電工電子實訓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我校已構建了以項目為驅動,分模塊進行模塊教學的工程訓練教學體系。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電工電子實訓也應與社會生產接軌,更新或替換掉部分模塊,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接觸電工電子科技前沿,進一步開拓學生思維。根據我校電工電子實訓現況,可在電工基礎訓練模塊中加入PLC控制實訓及單片機控制實訓優化該模塊,而在電子基礎訓練模塊中則可加入制版貼片(PCB-SMT)技術,從而達到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科技重要性以及進一步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讓學生畢業后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生產需求。
2.優化層次化課程體系結構
目前我校電工電子實訓主要包括電工訓練Ⅰ和電工訓練Ⅱ兩個層次,電工訓練Ⅰ時長為1周主要針對非理工類專業,電工訓練Ⅱ時長為2周主要針對理工類專業。但這一分類的考慮仍不夠周全,在電工訓練Ⅱ中應考慮電類專業和非電類專業基礎和需求的不同進行改革。對于同為2周的電工訓練Ⅱ,可將課程再次進行劃分采用不同模塊進行組合,電氣機電類的學生應側重于工業現場控制,信息計算機類的學生應側重于電子系統的設計與開發,非電專業的學生則應該側重于生產生活實踐。優化層次課程體系結構能更好的切合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同時也能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更有興趣進一步發揮科研積極性。
3.推行開放式實訓模式
開放式實訓模式是指教學時間、教學內容、教學設備的開放。對于學有余力并且有興趣的學生,可采取開放性實訓課的方式,將不同的模塊進行重新組合,在保證正常教學的前提下,讓學生進行預約,為學生提供設計和創新的平臺,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功能,讓學生工程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4.優化教學形式
利用現代教育手段,課前教師可將自己制作的微課傳至校內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安排時間,對不同模塊進行預習,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及該方法的助學性。在課堂中,教師可采用課件、視頻等形式將具體操作從靜態文字描述變為動態描述,由此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操作熱情。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采用理論講解、演示操作、分組巡回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對于安全用電等理論知識,可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集中授課,讓學生對安全用電、觸電急救方法等基本常識有所了解。對于基本操作方法,如常用電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導線連接方法、電烙鐵使用方法等,教師可進行現場演示,這不僅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更可以使學生掌握正確操作方法、養成良好操作習慣。在進行具體項目實訓時,教師可采用分組巡回指導的方法,將學生分組以任務進行驅動,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問題原因,找出解決方法,使學生從被動的接收變為主動的探索,實現從知識積累向能力培養的轉換。
5.完善考核方式
實習考核是對實習的總體評價,它是對學生在該次實習中所掌握的知識、所達到能力的一次評價。教師應打破僅僅以學生的出勤率、實習報告質量進行考核的傳統模式,對學生整個實習過程都進行考核,包括實習態度、實習相關規程的遵守、實習安全意識、實習操作規范程度、實習作品完成質量、實習作品完成情況、實習項目考核情況、實習報告完成情況、實習總結及知識發揮部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將考核融入了實習的整個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每個動態都進行了考核,能夠及時的發現學生問題,并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問題。
五、結語
通過電工電子實訓培養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應對電工電子訓練進行不斷探索和改革,以培養更多適應市場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梁延德.我國高校工程訓練中心的建設與發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6):6-8.
[2]李雙壽.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發展展望[A].工程實踐和創新教學探索與研究[C].李雙壽.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3-9.
[3]寇志偉,郭連考,李文軍,陳杰,徐明娜.電工電子實習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J].內蒙古工業大學學報,2016,(01):104-108.
[4]孫勁.電工實習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03):108-109.
[5]查建中.面向經濟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1):2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