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杰
【摘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中要通過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來實現培養綜合素養的目的。師生之間合作得越密切,課堂的互動性越強,學生的參與度也就會越高。要通過互動教學,讓學生敢于說英語,運用英語相互交流,建立起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關鍵詞】小學英語互動教學實效性一、通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實現充分的互動教學
互動教學的實現離不開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傳統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早已經不適應現在的教學要求,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之間密切合作才能滿足當下的教學思想的要求,教師要明確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為學生設計出互動性強,啟發性強的教學活動,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英語的學習在于多讀多說多練習,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這些活動都要讓他們感覺更輕松一些,通過角色扮演,對話練習等讓學生多一些開口交流說英語的機會,充分實現互動教學的多元化開展。
英語屬于人文學科,英語課程中包含了很多教育的元素,例如,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借助課文,老師要適時的將各種教育元素滲透進去,做一個有心的老師,密切觀察學生們的反應,捕捉他們的心理活動,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多了解他們的困惑和畏懼,從細節之處去關愛學生,讓學生自然的親近老師,從而形成師生親密友好的互動氛圍。教師要尊重學生,真誠的對待學生,不要以為學生還小,什么都不懂,其實他們的世界老師可能都不懂,真正的走近學生,關注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二、精煉教學語言,促進英語互動教學的實效性
教學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一定要簡單明確,因為這讓學生在理解方面不會出現障礙。其次,教師要精心打磨自己的語言,避免廢話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對于小學生來說,詞匯量的薄弱是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他們能夠熟練應用和表達的句子也并不多。假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味地應用高等詞匯和復雜句子,只會讓學生不明所以,一整節課也聽不懂幾句話。
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課堂教學中簡單的詞組和句子就非常合適了,同時要搭配上老師的表情和動作,這樣的溝通方式小學生最容易理解,例如,在講解人的各個部分的名稱時,老師就可以邊說簡單的句子和單詞,邊做動作,還可以拉學生們一起邊說邊做。老師要根據教學的進度,不斷的豐富教學的語言,幫助學生盡快熟悉英語的溝通思維。
三、打造愉快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暢所欲言
課堂教學的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會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過于嚴厲刻板僵化的課堂教學氛圍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消極的作用,而相反,自由寬松民主的氛圍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無論是課堂互動還是學生的書面作業,都設定了所謂的參考答案,這些參考內容經過教師的變相改變,無形中轉變成標準答案,教師常常對與答案一致的學生給予支持,而對與答案不一致的學生予以全面否定,這種方式造成學生課堂發言的謹慎,學生不敢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不敢將自己的疑問說出來,這樣的課堂氣氛不利于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良好的情感氛圍首先需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和積極的班級文化。師生關系是自教育和課程開展以來就提出的問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師生關系的理念發生巨大的變化,尤其是新課程實施后,雙主體的理念不斷滲透在小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關系,在知識上是授受關系,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圍繞知識內容展開的討論,是思想和智慧的碰撞。這種現象在信息化時代更是如此,課堂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學生通過互聯網獲得的知識更豐富,教師也可以從學生那里學到東西。在班級文化上,以合作互助、團結友善、敢于質疑、職務輪流為主題,為學生塑造積極地學習環境。
四、教師要鼓勵學生,耐心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小學生學習英語需要有個入門的過程,因此,教師不能用成人的思維和能力去衡量學生的能力表現。學習英語需要方法,而這方法完全不同于語文的方法,因為這本身是兩門語言。所以,老師要耐心引導,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鼓勵他們多加練習,慢慢積累信心。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與學生談心時,一定要有耐心,不能三言二語完事。即使談心不順利,產生了一些誤會,甚至碰到釘子,也不要灰心,或聽之任之、撒手不問,更不能計較和報怨學生。任何事物都有個轉變的過程,學生的認識也是如此。更何況,這些都是小學生,他們本身在認識事物方面就不夠完善,存在很多的偏差。老師更是要耐心的與他們交流,引導他們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學習。
總之,在小學英語的教學活動中,老師要通過營造師生親密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的主體性很好的發揮出來,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曾科峰.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探究[J].英語教師,2016,(17):84-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