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修予
【摘要】美術觀念的轉變已經蔓延至更多的領域,而不再拘泥于傳統的繪畫材料與表現手法,而致力于在更多的多元材料上尋找新的突破點。而多元材料的美術活動是一門基于形式審美感受、情感體驗和直覺把握的學科。把多元材料引入到幼兒園的美術活動中,能使幼兒在美術語言研究領域中的思維得到鍛煉,創造潛能得到開發,感覺系統得到培養,更能適應當下的當代文化美術發展的新趨勢、新方向和新潮流,促進我們的美術教學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多元材料幼兒園美術活動創意美術美術活動中的多元材料投放是幼兒動手操作、發揮想象、探索事物的平臺,幼兒美術活動是社會化的再現和延續,表現自己天真語言的、獲得情感體驗的良好方式之一。不同的美術材料蘊含著不同的價值目標,萌發幼兒不同的游戲行為與思維創造。
一、多元材料,更多創意
如今,幼兒美術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已經不局限于簡單地用紙和彩筆作畫,在學習經驗的過程中發現幼兒的美術形式在不斷地拓展。這種簡單而富有創意的美術形式有賴于材料的提供,使得幼兒在美術活動中不會因為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而氣餒。這種材料就是多元材料。
多元材料,一種特殊而又新型的視覺藝術語言,合理的運用這些材料能強化幼兒對作品的理解以及對材料本身的再創作。比如,在主題活動《春天在哪里》中,我在班級開展了多元材料的美術活動,從開始孩子們在紙上用彩筆、蠟筆、水彩來進行表現,到我們把畫紙拓展到紙箱、文化衫、白膠鞋的基礎材料深入;從利用紙杯、手指、蔬菜根的傳統拓印到使用麻布、繩子、拖鞋等生活多元材料的創意美工,幼兒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積極熱情地投入創造。他們把這一過程視為一種享受,不管會不會,只要有想法,就敢于去嘗試,大膽地試驗。
二、巧用材料語言,放飛美術創意
美術的形式和觀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改變了我們的視覺經驗。多元材料的運用突破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以包容萬象的態度進行多維訓練。我們可以體會到幼兒在美術活動中以材料的運用為抓手所注入的生命力和多樣性。
現在許多家長在平時的假期喜歡將孩子送去美術班學習,這說明家長們已經認識到美術對幼兒智力早期開發所占的比重。可有趣的是一般沒有參加過幼兒美術訓練的幼兒,他們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標新立異、別具一格,更具自己的想法。而經過培訓的人,他們對操作的手法拘束于以往學過的,不能很好地將材料利用起來,這也就喪失了材料本身的作用。這種只重技術而不重藝術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教條性的教學方式嚴重摧殘著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判斷力和學習興趣,同時也限制了幼兒未來的發展。幼兒被太多成人模式化的東西束縛了手腳而失去自我個性,沒有自己的觀察思考的方式,只會用學過的手法生搬硬套,將臨摹來的一招兩式重復表現,一旦面對豐富的材料進行創作時就束手無策。而那些不曾專門學過繪畫的幼兒大有可塑性。雖無臨摹之技,但一經啟發指點,茅塞頓開,他們表現美的能力則不可估量。在美術活動“裝飾草帽”中,我請幼兒事先收集多元材料,包括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象,通過剪、貼、折等方法將自己所帶來的材料利用起來。在制作之前我請幼兒欣賞了了各種各樣的草帽,說一說哪些地方可以經過改造,利用自己所帶來的材料進行加工裝飾,設計出自己的草帽。經過幼兒熱烈的交流討論之后,便開始操作,操作過程中部分幼兒的材料比較單一,便告訴他們可以互相交換材料,這樣他們的作品就會更加完美。活動后一個個充滿創意的草帽就制作完成了。我將他們的作品一一地展示出來,給他們成就感,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在以后的活動中幼兒會更積極地動手操作,將多元材料的本身的魅力和孩子們的創意結合起來。
三、收集材料,豐富內容
由于幼兒作畫的材料是由幼兒園提供,要增加美工材料有一定的困難。我們要合理地利用身邊資源,進行再創造,發揮它們的最大價值。幼兒平時生活中所用的很多物品都可進行利用,使之成為操作中的一項材料,如在幼兒吹墨畫的過程中,簡單的吹畫一開始可以引起幼兒暫時的興趣,但幼兒技術有限,他們的作品往往呈現的形式都大致相同,如果利用身邊的飲料吸管,筷子等材料,對吹墨畫進行再加工,一幅幅精美的與眾不同的作品就會再次呈現。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多元化的材料,一支廢棄的牙刷能做什么,在河邊撿來的一塊鵝卵石又可以做什么,怎樣讓這些沒有價值的東西重新產生再生價值。在我們幼兒教師美術教學活動中,除保持傳統工藝紙工、泥工項目外,還可以選擇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木塊、石頭、塑料瓶、包裝袋、廢舊紙盒、一次性餐具等生活中的自然物、廢舊物作為多元材料。目前,介紹手工新材質新技法的書籍可謂種類繁多,我們應不斷學習,將好的資源、好的創意帶人校園中來,提高幼兒的審美創造能力,使傳統的手工教學煥發出勃勃生機。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多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各種各樣的操作材料,請幼兒自主探究出更多的操作方法,比起刻板的繪畫過程更能吸引幼兒的興趣。教師在幼兒操作前也要事先做好引導工作,用循序漸進,舉一反三的方式讓幼兒逐步地利用起各種材料來進行操作。要鼓勵、表揚幼兒,激發他們參與制作的積極性,對美術活動產生強烈的興趣,逐漸把多種操作方式變為自己的能力,將材料運用自如,并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以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創作,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四、不斷探索,創新多元
在運用多元材料的美術活動中,結合現代美術的產生與發展,應當使幼兒認識到現代美術對傳統的“背叛”不僅僅反映在精神意義和審美價值取向上,而且還表現在物質意義上對傳統繪畫語言的強烈變革。
首先,要求將幼兒在傳統美術教學中寫生造型能力的培養和鍛煉拓寬。其次,多元材料運用的核心是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探討各種知識結構的融合和技法表現的可能性。就多元材料的運用與實踐而言,它要求幼兒以開放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美,并具備一定的欣賞和研究能力,同時給予幼兒在創造中充分利用各種材料進行表達和創造的自由。最后,多元材料美術更注重于材料的特性、本質、內在精神及創造性地運用材料。必須依靠并尊重幼兒的個人感受,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并協助幼兒在實現創意中協調好與材料特性間的關系,提高對不同材料特性所具有的某種審美意味或內在精神性的洞察與選擇能力。在諸多材料中尋找適合自己美術發展需要的切入點、結合點。至于具體的活動操作中,我覺得首先要做到教學內容的精簡,因為多而冗雜,達不到好的效果,而且內容需要有針對性,另外要緊跟新材料新美工發展的步伐,教學內容不能過于陳舊。其次是教學手段的靈活,如提問啟發式教育,多媒體多樣性使用(照片、視頻),引進具體設計案例等,總之要用靈活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幼兒的興趣,調動創意思維能力。再次,是實踐環節的注重,讓學生用更多的動手機會,而不是“紙上談兵”。總之,從美術活動以及創作的現狀來看,當前的美術活動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涂涂、畫畫,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取向。在美術多元化的今天,多元材料的教學會越來越普及,也顯得更加的重要。我希望自己能多多學習和探索綜合材料的運用之道,并且這也是我的興趣所在,所以未來我也會繼續深入的研究有關綜合材料的應用和教學方式。我覺得應該怎樣去啟迪學生的思維方式,將是下一個突破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