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鈺
【摘要】從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闡述了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表現不佳的原因和根源,對提升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和策略,進行了闡述和分析,為高職英語教學效果提升提供一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高職英語學習自主性策略一、高職英語教學現狀闡述
首先,高職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英語知識掌握程度高低不一。所以,高職學生入學之后的英語能力呈現出高低不一的局面。英語教學中,英語應用和英語表達是重中之重,但是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水平的現狀給英語教學帶來了很多阻礙。
其次,高職院校學生欠缺英語學習動力和目標。很多高職生認為專業學習是必要而且是必須的,英語學習則是可有可無的,高職院校在大眾教育改革背景下招生門檻越來越低,學生基本上沒有英語學習的自主意識。英語教學需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但是缺乏動力和積極性的學習狀態使得學生在配合教師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過程中舉步維艱、困難重重。
再次,高職院校教學方式存在弊端。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大多采取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師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英語學習,機械地接受英語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和方法使得高職英語教學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后,高職院校畢業生缺乏明確的就業方向。受到高考失利的影響,高職院校從入校的時候就缺乏學習自信心,他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迷茫的情緒,認為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則意味著未來的職業發展和人生方向都晦暗無比,高職英語教學受到學生這種狀態的影響難以有效開展。
二、高職英語教學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1.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筆者認為,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增加一些實用因素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說帶領學生去一些外企工廠進行參觀考察,拓寬學生的就業視野,使其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從根本上轉變高職學生不重視英語學習的現狀,增強其自主學習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去省市的人才招聘會去感受就業壓力,了解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意識到技多不壓身在今后提高崗位競爭力上的促進作用。另外,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對教師有著強的依賴感,他們習慣了老師在講臺上講、自己在講臺下聽的教學模式,在整個課堂之中教師負責輸出,學生只只負責輸入,他們將學習的重點放在知識的記憶上。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轉變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上,注重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轉變自己的理念和角色,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
2.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高職學生在經歷了高考的打擊之后進入學校學習,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已經湮滅,但是依然希望在現有的能力和水平下找到一份相對理想的工作,所以他們在高職院校中機械地、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而英語學習對其就業和擇業來說作用較小,學習興趣自然大大減少。上述因素使得高職英語教學還沒有展開就面臨著一堵高高的墻,使得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變得困難重重。筆者在對大量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之后發現,在英語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等輔助教學手段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可以引入一些電影片段賞析、英語原聲歌唱比賽、英語演講競賽和英語廣角等學習形式來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調動,他們才能從根本上接受教師的指導,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和專業學習之間的聯系,調查研究發現很多高職學生不了解英語學習的目的和要求,教師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也使其難以體會到英語學習融合到專業學習的途徑和方式。所以教師應該增強目的性教育,讓學生了解到專業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并成功地轉化為自己的學習目的。
3.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鑒于高職院校本身的辦學宗旨和辦學目的,其在英語教學中更為重視學生的應用技能的培養。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枯燥的理論知識傳授使得原本對學習失去興趣和方向的學生更加沒有積極性,這一點在英語教學中體現得更為明顯。高職學生就業之后使用英語的機會并不多,這使得英語教學在高職院校失去了教與學原本的本質含義。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升教學的科學性,使得教學過程中滿創新元素,調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創設一些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課下思考。這樣,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就能帶著問題聽講,自動自覺地參與到教的過程中,將學的效果真正地體現出來。比如說,教師可以綜合分析學生的愛好和身心發展狀況,為學生播放當前盛行的英語原版電影,使得學生感受到英語語言的魅力,啟發學生英語學習精神動力。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確定英語學習目標,進行英語學習計劃的制定。很多高職學生反映在英語學習中只是按照教師的指令行事,只是被動地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而自己沒有機會制定學習計劃,學習計劃的調整更是無從談起。高職學生普遍不能調整自己的學習時間,難以從長遠角度協調和統籌英語學習計劃,每天只能不假思索地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業。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創新,使得學生有機會自行選擇學習方法,并獲得自主學習決定的機會。同時,教師要監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總結自己的學習感受。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長短期英語學習目標,使得學習計劃能夠涵蓋每天的英語學習活動、粗略的學期或者學年計劃。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提升高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高職院校教師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生才能以更加輕松和愉快的心態參與到英語學習之中來,不再覺得英語學習是負擔和約束,也才能自動地去搜尋英語學習的相關知識和掌握英語學習技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寫英語日記,在日記中詳盡地記錄所學到的英語知識,即便只是一個單詞的發音或者釋義,在點滴的積累中高職學生漸漸地形成了記錄英語學習情況的習慣,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去學習英語和把握英語。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教學方法的灌輸,培養學生怎樣學的學習策略。孔子曰: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策略,摒棄那些效率低下的學習策略。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主題資料的收集,相互討論英語學習技巧和內容,互相批作業。
此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注入情感引導,通過情感溝通增進師生關系,以此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我國在幾經教育制度改革,根據最新的課改新課標規定:英語教學需要從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基本應用技能作為教學基礎,由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課程本來就少,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高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就需要英語教學教師做好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這樣可以在隨意的聊天過程中隨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心態變化,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自學能力。
參考文獻:
[1]何曉紅,騰木藝.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08,(06):17-18.
[2]李蕾.高職英語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構建[J].教法學法,2007,(14):33-34.
[3]孫雪梅.高職公共英語的定位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4):117-119.
[4]王麗明.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J].教育廣角,2003,(07):45-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