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燕
【中圖分類號】R39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1
老年認知障礙是指發生在老年期由于大腦退行性病變、腦血管性病變、感染、外傷、腫瘤、營養代謝障礙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認知功能缺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征[1]。老年認知障礙已成為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僅次于心腦血管病和而惡性腫瘤,目前還沒有特異治療手段。安全護理能夠使患者病程得以延緩,同時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56名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在在我院老年科接受治療的老年認知障礙患者,其中男性37,女性19,平均年齡為(81.3士5.6)歲,通過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HDS(癡呆量表)評分結果,有32名患者為輕度老年認知障礙、16名為中度老年認知障礙、8名患者為重度老年認知障礙。
1.2 護理方法
1.2.1 加強患者管理,預防患者迷路走失入院后所有患者佩戴腕帶,上面有患者各項信息。對于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具體表現為定向力障礙與記憶力衰退。為此,護理人員必須限制患者單獨外出,若患者必須要外出,則在其口袋中裝寫有聯系方式與疾病的卡片,便于聯系。對于中、重度老年認知障礙的患者將陪護卡發給患者家屬,做好健康宣教,讓其了解患者必須要由專人陪護。
1.2.2 防跌倒、墜床等意外患者因步態不穩、肢體協調減弱、感覺功能衰退等都易導致跌倒,環境危險因素也是導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每位住院患者均給與防跌倒宣教。有中、重度老年認知障礙的患者,在床尾掛黃色警示標識,以引起醫護人員及家屬的足夠重視。病區內設跌倒溫馨提示,患者活動區域地面要保持干燥平坦,并于衛生間設置防滑墊,在走廊與浴室設扶手。行動不便的患者指導其穿合身舒適衣褲,避免太多紐扣,鞋子大小合適、平底、防滑,對于尿頻與反應遲鈍的患者,在其入睡前,為其將夜間需要使用的便器與物品準備好[2],置于患者能隨手拿到的地方。體位改變時動作宜緩慢,外出活動有陪護人員跟隨,防止患者發生跌倒、摔傷等意外?;鸩瘛⒌?、剪等危險物品由陪護人員保管,情緒不穩、煩躁不安與家屬溝通同意后用約束帶暫時約束,并使用床欄保護,必要時給鎮定劑,以防墜床、燙傷、自傷、他傷等意外事件發生。
1.2.3 全程陪伴,保證安全用藥老年認知障礙患者常忘記吃藥、吃錯藥,或過量服用,所以對中重度認知障礙患者,護士應嚴格執行給藥查對制度,發藥到口,一定要看著患者把藥服下,避免患者漏服或者誤服藥物,對于吞咽困難的患者可將藥片磨碎溶解后再服用,避免哽噎。
1.2.4 飲食安全護理,避免患者出現誤吸、嗆噎給于每位認知障礙患者進食情況進行SSA(標準吞咽功能障礙評估),提醒對于輕度認知障礙但吞咽功能正常的患者提醒其細嚼慢咽,防止液體與固體食物同時吞食,避免患者出現窒息情況;指導中度認知障礙患者進食糊狀食物,不能進食干硬或者湯類流質性食物[3]。在患者進食的過程中不要和患者講話,避免分散患者注意力,不要催促患者,給與患者足夠的進食時間。對于吞咽比較困難的患者,實施鼻飼流質,對患者給予鼻飼流質前,需要搖高床頭30-45°。
1.2.5 加強皮膚護理 在重度老年認知障礙患者中,經常會發生皮膚受損的情況,因為患者感覺比較遲緩,而且無法對自身受壓多導致的不適進行正確表達,所以極易出現擦傷或者壓瘡情況,所以在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對其作相應的壓瘡風險評估,針對風險程度的差異性,制定有效的壓瘡預防措施。定時對長期臥床患者翻身拍背,使用氣墊床,確?;颊咚鶖z入營養充足,以加強患者機體抵抗力。
2 結果
對患者實施安全護理措施后,發生意外的機率大大下降,收到滿意的效果。
3 討論
老年認知障礙屬于一種精神衰退、認知功能障礙以及行為異常的進行性慢性疾病,如不悉心護理,就會縮短患者的生命期限,只有聯合患者家屬積極做好老年認知障礙患者安全護理,才能夠有效延緩患者病情發展,使患者殘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提高患者的日常社會適應能力,確?;颊吣軌蛟谧晕艺疹欀懈惺艿阶约旱膬r值。
參考文獻想
老年護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3版第五章第二節老年期常見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75
吳寶勤.42例老年癡呆病人住院安全的護理體會.貴州醫藥,2011(07):152-153.
孟桂芹.老年癡呆病人住院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措施.全科護理,2009,7(11):3030-30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