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中圖分類號】R5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1
眾所周知,急診科是醫院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科室,它承擔著搶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責任。急診護理安全是指在急診搶救治療過程中,不因為護理操作等問題導致患者出現治療延誤、情緒失常、病情惡化導致死亡等安全事故,因此急診護理安全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優質的護理往往能夠減少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1]。一般情況下,急診護理工作的特點有情況緊急、患者病情復雜、工作強度大、護理要求高等,導致急診科護理安全不能有效保證,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2]。本文通過對影響急診護理安全的因素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法,以期提升急診護理質量與安全性,并為以后急診護理工作提供有效參考。現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急診科40名護理人員,年齡范圍為21~46歲,平均年齡為(30.2±3.5)歲,護理工作年限為1~24年,平均(12.8±2.6)年,其中,副主任護師3名,主管護師5名,護師10名,護士22名。本次參與問卷調查的所有人員均同意認真、公正的進行填寫,保證此次調查的有效性。
1.2 方法 由本院研究人員自制關于影響急診護理安全因素的問卷,問卷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問卷內容根據目前護理工作現狀并結合我院急診護理工作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主要包括護理管理因素、護理人員自身因素、護理操作因素、環境設備因素等幾個大項,每個大項中均包含各個有關細分小項,力爭做到問卷內容全面具體。填寫問卷的護理人員應客觀公正,根據自身實際的護理工作情況進行填寫,并提出相應解決意見,答案不唯一,若出現問卷中沒有的選項,可根據自己的理解自行填寫。此次所有問卷發放到回收整理完成在3日內完成。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調查數據使用SPSS17.O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數資料使用n表示,計量資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根據百分比的數值大小確定影響急診護理安全的最大因素。
2 結果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份,回收40份,經整理未發現無效答卷。將問卷進行統計后發現,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護患溝通不佳、護理專業知識及經驗不足、急救能力不足、人員分配不足造成護理壓力增大,次要因素為護理操作不規范、急救設備使用不當等。
對本次調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果如下:①護患溝通不佳 有55%的護理人員選擇因護患之間溝通不佳而導致急診護理存在安全隱患,主要是因為急診患者通常病情較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隨時受到威脅,此時由于需要緊急救治,護理人員與患者在短時間內無法溝通到位,導致在對患者進行急救與護理過程中與醫師配合不協調,產生安全事故。②護理專業知識及經驗不足 35%的護理人員選擇護理專業知識及經驗不足而導致急診護理存在安全隱患,主要是因為有些護理人員參加護理工作時間尚短,在護理知識以及急診護理經驗上有所欠缺且在護理技術上不老練,也因為急診科日常繁重的護理工作而導致對學習與培訓的忽視,在面對急診護理時容易出現慌亂等現象,造成護理安全隱患。③急救能力不足 32.5%的護理人員選擇因自己急救能力不足導致急診護理存在安全隱患,主要原因為部分護理人員護齡短,缺乏足夠的護理經驗,導致面對急診科復雜的病人及病情時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另一方面大多數護士由于未經過系統性的專業知識技能訓練,急救知識不夠全面,導致在面對各種急癥患者時處理方式不當,或與醫師間的配合不協調。另外醫學科學技術發展迅速,醫療器械更新換代的頻率加快,導致護理人員不熟悉新器械的操作,尤其是部分年齡大的護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對較低,也是造成護理人員急救能力不足的原因。④人員分配不均致護理壓力大 30%的護理人員選擇由于管理不當護理工作分配不均致使護理壓力增大而產生急診護理安全隱患,一方面是是由于我國醫院普遍存在護理人員短缺的情況,一個護士同時護理多個病人非常常見,另一方面是因為管理人員的疏忽,造成護理人員不能按需分配,時常出現不能將護理人員安排在其最善長的崗位上,人員的短缺與崗位安排的不合理無形中都會增加急診科護理人員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導致其在護理過程中出現慌亂、護理不到位等情況,從而產生護理安全隱患。上述幾種因素為影響護理安全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還有護理操作不規范、急救設備使用不當等因素也會對急診護理產生安全影響。
通過對影響急診護理安全的因素進行分析后,為提高護理質量,避免護理安全事件的發生,特討論出相應的對策如下。①增強護患溝通效果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性的、針對性的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迅速了解患者基本情況與患者訴求,加強護理人員心理知識的學習,掌握心理護理技巧,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安撫,緩解其緊張、焦慮等情緒,使其能夠積極配合醫生展開急救工作。同時,護理人員在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過程中,要給予患者充分的同情、理解與尊重,做到禮貌、溫和的對待,避免與患者及其家屬產生沖突。②加強護理人員的教育與培訓 對護齡短的護理人員定期進行模擬操作訓練,增加其急診護理經驗,同時通過訓練增加醫生與護士的熟悉度,提高其在急診工作中的默契度;對全體護理人員定期進行系統性的知識技能培訓,聽取護理專家講座,使護理人員的急救知識能得到全面性的提升;當醫院有儀器設備更新換代時,及時對相關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并組織實操訓練,增加醫療器械的操作熟練度;對所有培訓及訓練內容進行考核,與績效工資掛鉤,以提高護理人員學習的積極性。通過以上幾項措施全面提高急診科護理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③改善護理人員的管理與分配 根據我院急診科日常工作情況,向院方提出合理申請,請求適當增加護理人員數量,以分擔護士工作量,緩解護士壓力,降低安全隱患;定期對護理人員的擅長領域進行調查,根據每位護理人員的長處將其安排在最適合的崗位上,避免人員利用不合理及人員浪費現象;根據急診患者的病情輕重與復雜情況,聽取醫師建議,合理調配護理人員,在保證其他患者安全的情況下,對病情較重、復雜的患者給予重點支持,避免因人手不足,護理不到位的情況導致安全事件產生;另外,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培訓,增強其抗壓能力。
3 討論
急診科是醫院配置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室,它的存在保證了人們在突發疾病、意外傷害時,能在最快時間內得到專業、科學的救治[3]。在急診治療中,護理效果也起著重要作用,優質而安全的護理,往往能夠減輕患者痛苦,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在急診護理中,通常也存在著各種影響護理安全的因素,使護理效果不甚理想。影響急診護理安全的因素眾多,但往往與護理人員自身和護理人員管理有著重要關系,所以急診護理工作中應提高護患溝通效果,加強急診護理人員的教育及培訓,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合理分配護理資源,從而提升急診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改善護患關系,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周秀春.急診護理安全影響因素調查與分析[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3,34(6):74-76.
張瑾.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急診護理風險分析及護理安全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227-229.
吳翔燕,郭玉蘭,張鴻蘭,等.急診分診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4):2002-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