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富明
【中圖分類號】R7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2
在臨床上,食管癌屬于常見惡性腫瘤,一般發生于食管黏膜上皮,該病癥在我國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居世界第一位,發病率約13/10萬[1]。食管癌患者早期缺乏明顯的癥狀,但其一旦發病,病情發展十分迅速,且預后效果非常差。大多數臨床就診患者已經到了食管癌中晚期,因而已喪失最佳的手術治療機會[2]。而針對一些具有放療化療禁忌癥,且具有重度食管狹窄的患者,為了改善其生存質量,則必須采用支架植入術進行治療[3]。因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為對象進行研究,從而對晚期食管癌采用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為對象進行研究,將其隨機分組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齡為40-75歲,平均年齡為(54.12±3.18)歲。觀察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41-76歲,平均年齡為(55.23±4.27)歲。兩組患者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化療,即第1d靜脈滴注135mg/m2紫杉醇(PTX),第2-4d靜脈滴注25mg/m2順鉑(DDP),持續治療21d為1個周期,連續治療2個周期。觀察組采用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具體方法為:采用直徑為2cm的國產鎳鈦記憶合金網狀內支架,兩端或者一端呈喇叭口狀,有穿孔前或者食管氣管征象。采用一層硅膠膜覆蓋支架表面。術前2-3dd,指導所有患者采用慶大霉素針劑口服,8mg/次,3次/d,術前采用54-210mg慶大霉素肌肉注射,然后對患者進行食管擴張術。對食管狹窄長度采用食管碘油X造影進行檢查。對長度適宜的支架進行合理選擇。然后將支架在X線電視監視下,沿導絲從口腔引導向下,然后釋放至狹窄處。
1.3 觀察指標。觀察比較兩組臨床效果。(1)吞咽困難分級:吞咽無困難為0級;可食用半流質食物為1級;可食用全流質食物為2級;灌食困難和吞咽唾沫困難為3級。(2)測量兩組肺功能指標、氣促指數。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t值檢驗,計數資料卡方檢驗,組間差異經P值判定,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吞咽困難改善情況對比
經治療,觀察組吞咽改善情況與對照組相比顯著較好,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肺功能指標、氣促指數對比
經治療,觀察組肺功能指標(FEV1、FVC)、氣促指數等,與對照組相比改善顯著,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大多數食管癌患者發病較為隱匿,且缺乏顯著的早期癥狀,一些患者會出現食物通過時輕微哽咽感或者輕微食管內異物感,而還有一些患者在吞咽時會出現輕微胸骨后灼燒感、牽拉樣疼痛、針刺樣疼痛等。而患者處于進展期時,則會發生吞咽困難以及無法進食。到了食管癌晚期,則大部分患者最佳手術時機已經喪失[4]。而通過采用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此類患者,其主要利用金屬內支架植入術以及球囊導管、穿刺導管等擴張形成術,對狹窄的血管、腔道以閉塞的官腔等實現擴張、再通,從而起到改善患者官腔狹窄的目的。采用此種手術方式治療晚期食管患者時,其能有效避免傳統手術存在的盲區,同時還具有較高的療效以及安全性,且不會對患者造成較大損傷,因而術后并發癥少[5]。
本文的研究中,經治療,觀察組吞咽改善情況與對照組相比顯著較好,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肺功能指標(FEV1、FVC)、氣促指數等,與對照組相比改善顯著,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可以看出,晚期食管癌采用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晚期食管癌采用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且能顯著改善患者吞咽困難情況,同時還能有效緩解患者肺功能以及氣促等癥狀,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林麗立,樊林.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8):74-75.
崔巖.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5):163-164.
范位沛.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8):28-29.
王珍.食管支架植入術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療效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A2):92.
張玉軍,李寧,李曉景,宋軍偉.帶膜支架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3):82-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