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 艷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廣播電視臺,安徽亳州 233500
現代信息技術下新聞記者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工作
郁 艷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廣播電視臺,安徽亳州 233500
當前,隨著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已經逐漸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媒體正面臨著諸如手機ATT、門戶網站等新興媒體的沖擊。對新聞記者來說,現代信息技術給他們帶來的巨大挑戰,新聞傳播途徑、方式及媒介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新聞記者在當前背景下如何實現轉型,如何才能順應時代發展形勢做好新聞采訪工作,這已經成了現階段新聞記者急需解決的課題。鑒于此,本文在此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形式,對該背景下新聞記者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工作提出幾點意見。
信息技術;新聞記者;采訪;新媒體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媒體傳播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媒介融合已經成為新聞傳播事業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處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媒體傳播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傳統媒體所生產制作的信息產品已經不能僅限于滿足單一媒介的本體需求。與此同時,對于廣大記者來說,媒介融合不僅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如何從容應對挑戰、抓住機遇就成為廣大記者未來研究的重要內容。因此,深入探討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記者采訪工作的提升,對記者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提問是新聞采訪的基礎也是采訪的關鍵,因此新聞記者提問質量將直接對整個采訪質量產生重要影響。雖說在采訪中提出的問題大都是事前精心準備的,但在實際采訪工作中依舊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對此記者要做到臨危不亂、隨機應變,根據現場動態變化及時對采訪方案進行調整。并且由于采訪對象、采訪目的、采訪任務等不同,采訪要點也有所差異,因此記者提問方式也要有所變化,也要求記者能根據具體情況需求隨機應變,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和問題,確保采訪工作的有序進行。
同時,新聞記者在采訪提問時還要確保提出的問題具有較強針對性。在采訪中新聞記者會各種形式多樣的人群,不同人對待采訪的態度也各有差異,因而不管任何新聞事件都會存在不同的觀點。這便需要新聞記者在采訪中要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而不是泛泛而談、敷衍了事。抓住關鍵問題往往能挖掘出具有更大價值的新聞資訊,同時掌握更多的新聞素材。例如,若在采訪中新聞記者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訪當事人和當事人的領導,那么電視臺記者需要先通過當事人具體了解實際情況。針對專業性比較強的新聞還應該采訪相關專家,之后再采訪當事人的領導。針對3位不同的采訪對象,新聞記者應設定3種不同的采訪風格,以此確保全面、具體地完成新聞采訪。
當前互聯網新時代下,信息化技術與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再加上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國手機終端用戶超6.2億,從傳統媒體獲取信息的僅占20%,由此可見傳統媒體當前所面臨的嚴峻形式[1]。因此對記者來說,更應當主動做好相應的準備去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爭取第一時間參與到各種新聞報道的內容當中來。
要想保障第一時間參與到報道中來,廣大記者就必須要進行采訪形式的轉型。特別是面臨突發時間的情況下,記者不僅需要扮演受眾的角色,同時也需要負責新聞稿件方面的采訪及互聯網發布,這就需要記者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新聞敏感度,同時主動利用互聯網,積極做好相應的采訪準備。比如,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廣大記者可經常到互聯網中進行信息的檢索,重視互聯網留言板塊當中的各種反饋,并借此來假象自己處在當時情況下遭遇的各種問題,嘗試進行采訪方面的模擬。通過主動利用互聯網進行訪前準備,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記者采訪過程中的效率與質量,同時也為記者在各個網絡平臺進行信息的傳播創造了時間方面的優勢。
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形勢下,廣大記者應注重自身采訪方式的轉型,積極利用各種新型的交流、傳播媒介工具來開展采訪工作[2]。具體來說,廣大記者應當嚴格遵循先移動(兩微一端)、后網屏(廊坊傳媒網、廊坊云報屏)、再報紙的梯次發布循環傳播,實現了新聞產品前端采集一體、終端發布多元、傳播全天候進行的“一、多、全”全新模式的相關要求,主動利用各種信息化設備,日常生活中應當隨身攜帶輕便有效的采訪工具和記錄工具,當遭遇突發情況的時候,可以主動利用自身手頭的各種設備、資源,積極開展微博直播,針對突發事件進行持續性的報道。
另外,記者要避免固守傳統采訪及檢索新聞模式,掌握各種新媒體設備[3]。比如手機、VR、H5、攝像、攝影以及無人機拍攝等,同時還應當熟練掌握各種受眾群體廣泛使用的App,比如微博、微信、空間,并且還應當適當掌握一些國際上的社交軟件,比如Twitter、Facebook,以便提升媒體的覆蓋面,進一步提升節目的影響力。
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新聞記者要想更好順應時代變化,重新定位自己,不斷充電,掌握新媒體新技術,嘗試不一樣的報道方式,除了強調基本的新聞傳播的技能、專業素質外,更要倡導創新,開拓記者工作新方式,媒介產品新樣式,信息呈現別具一格、獨樹一幟,以適應不同受眾的差別信息需求,從而有效吸引廣大受眾的眼球,爭取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現代信息技術下,新聞記者不僅僅要能采訪、能寫作,而且還要能拍、能錄,能靈活熟練地使用各種采集信息和發布信息的設備,要掌握運作盡可能多的傳輸設備,熟悉熟識圖像視頻網絡傳輸技巧,掌握信息新技術[4]。除了熟悉各種技術外,新聞記者還要能思考,能審時度勢,能準確辨明新聞事件的輕重緩急,能從最合適的角度切入解析新聞并把新聞說清楚、透徹、完整,知曉各種媒體的特點,并能準確選用,確保取得最佳的采訪傳播質量。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廣大新聞記者采訪工作正在面臨著巨大考驗,而新聞記者采訪工作的提升和創新是一項系統、漫長、復雜的工程,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改變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廣大記者意識到信息新時代帶來的改變,積極參與到新興媒體、信息技術學習當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始終讓自身的知識能力保持與時俱進,更加自由、更加人性化以及更加方便快捷、有效地進行信息傳播,真正抓住媒介融合的機遇,進而全面提升自身采訪工作質量,為廣播電視事業的更好發展夯實基礎。
[1]田東里.新媒體時代電視記者如何做好新聞采訪工作[J].西部廣播電視,2016(16):187,189.
[2]仝品杰.網絡環境下電視臺記者的角色定位及新聞采訪對策[J].科技傳播,2016(16):33-34.
[3]趙敏.電視臺新聞記者應如何做好新聞采訪與編輯[J].新聞研究導刊,2016(5):186.
[4]姚紅松.記者在新聞采訪中的采訪策略方法分析[J].科技傳播,2015(1):78-79.
G2
A
1674-6708(2017)192-0017-02
郁艷,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廣播電視臺。